丁安華(招商證券(香港)首席經濟學家):昨天與美國大型大型基金公司CEO吃飯,談到美國國債違約問題,他認為是偽命題,起碼短期如此。而中國概念股迷倒很多人,不少基金經理布局大舉進軍,但我認為“溫柔鄉是英雄冢”。君不見歐洲股神Anthony Bolton英名毀于香港,美國對沖基金Paulson兵敗中國會計丑聞,巴菲特在年會上將比亞迪歸罪于芒格!(http://weibo.com/2249556604)
馬光遠(并購專家):【金融危機三部曲】從一個完整的金融危機的過程和邏輯看,有三個繞不開的階段:第一是股市崩盤,金融機構倒閉;其二政府開始救市,實體經濟快速下滑;第三經濟在服藥之后回升,但在藥效過了之后又回落,政府因為救市財政虧空,出現政府信用危機;過了這個階段,經濟才開始真正的復蘇。目前是第三階段。(http://weibo.com/lawma)
康曉陽(天馬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每當股市暴跌,總有人想著要抄底。因為大師教導我們:當市場恐慌的時候要貪婪。然而我們是否想過,作為市場的一份子,為什么大家恐慌的時候,我們卻有貪婪的資本?或許,你抄的根本不是底!正真的恐慌,要等到你也斬倉或沒錢的時候。在下跌的市場中,即便你能抄底100次,也只有一次是對的。(http://weibo.com/2055428635)
陶永誼(經濟學家):美債危機暴露的是這樣一個問題:由美國印錢,買其他國家的商品;其他國家拿著美元買美國的國債,再由美國印錢來還債的游戲,已經玩不下去了。隨著美元信譽的崩潰,以美元為中心世界經濟體系會來一個徹底的改變。本來中國有機會做老大的,可惜決策者傻乎乎的找不到北,只好看熱鬧了。(http://weibo.com/taoyongyi6678)
闞治東(深圳東方匯富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市場誰說了算?標普對美國的評級下降引發的全球市場大海嘯,就算巴菲特和奧巴馬“聯合行動”都不給力,也不管穆迪如何重申AAA評級,市場有自己的選擇,昨天的表現說到底是信心的缺失,至于最后美國到底該不該降級已經意義不大,正如昨微博中王永慶的告誡,美國的“清譽”已毀。(http://weibo.com/kanzhidong)
易鵬(財經評論員):連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都沒有的中國,這幾天趁著美國評級下調,開始大面積給奧巴馬和美聯儲上課了,說這也不是,那也不是。但我看來,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美聯儲的應對基本上是合格的,美聯儲首先考慮美國的利益肯定沒有錯。即使有些負面后果,也要放在一個長時間格局來看,否則容易盲人摸象。(http://weibo.com/csljyp)
陳志民(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首席投資官):2008年是全球金融去桿杠化導致了股市暴跌,而后各國通過財政加杠桿暫時挽救經濟衰退。而2011年全球的財政去桿杠會有多大影響不得而知。財政被逼去桿杠的路徑不同,中國是以地方融資平臺風險裸露的形式,美國是以國債被降級形式。的確,天下沒有免費午餐,出來混都是要還的。(http://weibo.com/1993466211)
裘韜(鵬華基金基金經理):REITs最大的屬性是股息分紅,一般情況下REITs的分紅比例超過90%,目前美國REITs能獲得的股息率為6%-8%,這樣的定期分紅收益是能夠戰勝通脹的;另外,投資REITs還能獲得資本利得即REITs持有不動產物業的長期資本增值,這取決于GDP增長、就業率、利率水平等宏觀經濟情況以及物業所處地段、物業管理水平。(http://weibo.com/2294350393)
張憶東(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師):1月27號早晨我曾發短信“今天就是底部”,開始春季攻勢,現在機會再來。是經濟危機再來?還是只是08年危機之后的次震?我認為經濟回落但非崩盤,政策適當改善,行情反彈,之后看經濟、業績是否走出來。今天在海外和數據雙重沖擊下,崩潰盤涌出,可能就是底了。《越跌越樂觀》中提示的地產股已率先企穩。(http://weibo.com/zhangyidong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