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介紹:國元證券研究中心副總經理)
自美國兩黨就債務上限問題達成協議后,標普隨即將美債評級下調,美國失去AAA評級,加上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由此引發全球性的金融海嘯,股市、金市等均如同過山車急劇波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該做何選擇?深圳電臺先鋒898(FM89.8)上午9點至10點播出的《創富贏家》節目主持人孫小美與特約評論員劉勘就此展開了討論。劉勘表示,歐美債務危機會對全球市場形成持續的干擾,在其維持低利率的背景下,超發貨幣會以熱錢的形式流入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客觀上將迫使人民幣升值,綜合考量通脹及匯率等問題,短期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孫小美:目前大家普遍擔憂全球經濟增速會放緩,如果經濟數據欠佳,將會制約金融市場的表現,甚至會引發連鎖性的挫傷。您是怎么理解的?
劉勘:歐債問題本來是一團糟,而美債危機將問題更加復雜化,在雙重危機的疊加下,歐洲市場缺乏提振的動力,據傳法國也極有可能失去AAA評級。在當前的背景下,任何不好的消息都容易在極短的時間內發酵,產生恐慌,進而形成可怕的傳導,令股市及大宗商品市場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挫。
美聯儲近期宣布維持低利率至2013年,由于聯動效應,非美貨幣國家也必須維持超低利率,而低利率的本質實際上是貨幣的連續釋放,一旦貨幣構成超發態勢,就會以熱錢的形式流入新興市場。事實上,英國也宣布維持低利率政策,歐美國家的這些貨幣政策客觀上會就加大人民幣的的升值壓力,更會助漲國內的通脹水平。我們所面臨的是外圍市場的不確定性及國內居高不下的通脹壓力,這就決定了國內的貨幣政策將趨于謹慎。反映到二級市場上,投資者的心態也將趨于保守,短期內,震蕩就是市場的主基調,我預計一時半會不會爆發出大的行情。
孫小美:剛才您說到,熱錢會流向高息市場,目前國內的利率水平已讓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陷入資金短缺的困境,而7月份的CPI又顯示通脹問題已經很嚴重了,在這種情況下,加息或不加息是一個兩難選擇,您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劉勘: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連創匯改以來的新高,人民幣升值通道早已形成了。如果一旦加息,匯率也會同向變化,最終造成雙率齊漲的局面,就目前的情形來看,這種局面絕對是惡性的。等于說歐美在人為的壓制利率,如果我們反其道而行之,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迎合了他們的政策。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短期內加息概率偏低。另外,由于歐美債務危機引起的大宗商品下跌,國內進口的原材料價格也會順勢下跌,最終會使PPI降低,經過產銷的傳導,CPI上行的動力也會減弱。這也是短期內加息概率偏低的重要原因。
因此,表面上來看,加息或不加息是一個兩難選擇,操作過程中會面臨諸多的問題。加息的內在邏輯是抑制通脹,如果CPI不繼續創新高,暫時保持穩定,加息的動力就會減弱。而進口原材料價格的下降會形成對沖效應,壓制通脹繼續走高。
孫小美:人民幣升值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問題,近期人民幣升值進程明顯加快,貿易順差也在上升,您認為人民幣未來升值的空間到底有多大?
劉勘: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貿易順差達到320億元,創下30個月以來新高。在今年一季度時,貿易順差是-10億,經過這幾個月沉淀,貿易順差迅速攀升,其背景恰恰是歐美等國出現了嚴重的債務危機。按常理來說,主要貿易伙伴出現債務危機的時候,一國的貿易水平應下降,不應該出現這樣大的順差。美國目前的MI系數0.8倍,我們是3.8倍,結合貿易數據,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即美國缺少的不是流動性,而是市場的有效需求。美國釋放大量的貨幣,從定量寬松轉為定期寬松,長期維持低利率,貨幣必然會發生轉移,最佳策略就是流向中國等市場。該過程會提升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如果沒有良好的應對措施,估計人民幣升值進程會向前推進。因此,央行有必要開動更高的智慧積極應對,匯率及利率問題是一個長期的挑戰。
(本專欄由深圳電臺先鋒898《創富贏家》節目與《股市動態分析》雜志社聯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