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招商銀行公布不超過350億元的A+H股配股方案,雖然這在市場普遍預期之中,但是銀行再融資熱潮仍然令二級市場承壓,反彈中拋壓明顯。據相關媒體統計,上半年14家上市銀行的再融資計劃披露的結果顯示,再融資規模將超4600億元。
招行表示,本次配股主要是為了滿足銀監會新的資本監管要求。根據銀監會今年4月正式發布的《中國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準的指導意見》,招行一季報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招行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91%和7.66%,核心資本充足率明顯低于新監管標準的最低要求。
與今年其他銀行采取債券融資補充附屬資本不同,此次招行采取了股權融資方式,中金公司指出,招行此次采用配股的方式意味著招商局、A股投資者和H股投資者將分別承擔65億、222億和63億元,對A股市場情緒有一定影響。
爽約再融資
就在此前一年的時間,銀行也曾掀起過一輪再融資熱潮。在2010年,各上市銀行采取可轉債、A+H股配股、定向增發、次級債等方式進行了將近4000億元的再融資。當時的背景是,為應對金融危機,在國家四萬億投資政策的刺激下,貨幣政策寬松,信貸高增長,2009年銀行業新增貸款達到10萬億元,各上市銀行資本金消耗巨大,貸款增速的平均值高出銀行業平均水平近10個百分點,增長速度之快歷史罕見,資本充足率也一度接近監管紅線。所以2010年以來,各上市銀行采取可轉債、A+H股配股、定向增發、次級債等方式進行了將近4000億元的再融資。
在此輪再融資完成后,各家銀行紛紛拋出2-3年內不再融資的豪言。招商銀行在其2009年發布的資本管理中期規劃中指出,通過資本自給與外部籌資相結合,在監管政策無重大變動的情況下,使資本充足率保持在10%-12%的目標區間,核心資本充足率保持在8%以上。并指出,在2009年底完成A+H股配股融資后,2010-2012年間分次滾動補充附屬資本,在規劃期內,若未發生對資本充足率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原則上將不考慮進一步進行股權融資。
銀監會的一紙對資本補充要求的通知,令各大銀行紛紛爽約相繼出臺再融資計劃。“表面看是為了補充資本,實際上背后反映了中國銀行業資本消耗的速度之快以及盈利模式的單一,另外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也對銀行構成了一定壓力。”某銀行業分析師指出。
資本消耗型盈利模式
招商銀行再融資計劃拋出后,投行專家指出,近年來,雖然銀行業盈利能力令全世界瞠目,vRQ++S0SrlPW9vAC0B1Ce7i9JMOHj+ILJkEPeTGSnOM=但是中國的銀行業卻是依靠融資產生的價值,從經營層面講,可以說中國的銀行業根本就沒創造價值。
一直以來,中國的銀行業都在強調轉型,改變以貸款規模擴張帶來的息差收入為主的盈利模式。而迄今為止,整個中國銀行業的中間業務的利潤貢獻占比仍然偏低。據統計,目前銀行業的存貸差占銀行收入的70%左右。在中信證券最近出具的銀行業研究報告指出,量化緊縮格局下,資金市場利率高企,二季度銀行業的息差環比擴大,并預測行業的凈息差仍然有環比回升的可能。
“在利率尚未市場化下,存貸利差收入保證了銀行的利潤,銀行系統的業績增長依然嚴重依賴于巨額信貸創造,導致了銀行只需做大信貸規模就足可以提高凈利潤率。”銀行工作人員指出。
在招商銀行最近的配股融資交流會議上,當被問及由于監管環境趨嚴,招商銀行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方面有哪些措施時,有關人士指出,招商銀行的“二次轉型”即是為實現在低資本消耗下提高股東的投資回報。主要措施有:信貸結構調整、資產結構調整,發展中間業務、按揭業務、小企業業務,信用卡未使用額度授權等有所節制,進一步加強對分支機構在資本消耗的考核,將降低資本消耗的理念貫徹到所有的業務中。
股市輸血 股民買單
在強大的放貸沖動下,出現的情況就是資本快速消耗,低于監管層的要求,然后便進行再進一步的融資。招行再融資計劃拋出后,國泰君安研究所所長李迅雷在其微博上指出,上世紀末當中國銀行業被境外機構認定技術上已經破產之后,政府就對四大行實施了三次大規模注資、剝離不良資產和上市等死人復活工程。從此銀行業在高利差支持下一馬平川,放貸加水,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再加水,面由股民提供,監管部門只管比例。如此往復,獨霸全球無敵手!
對于招商銀行的此次再融資,中金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預計招行2011年末風險加權資產將達到1.8萬億,融資350億元將提升核心資本充足率約2個百分點至9.5%-10.0%,按照派息率25%的假設測算,理論上而言,此次融資可以支持招行未來2-3年的業務發展需要,然而實質上能滿足多少年的需要,仍有待系統重要性銀行、新資本充足率規定和內評法實施時間表等行業監管政策的明朗。
另外,今年以來爆出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問題,進一步加大了監管層對融資平臺貸款權重提高的可能性。可以預計,如果繼續出臺更嚴的政策,各大銀行明年仍然會有再融資的需求。僅從目前的數據看,“深發展、興業銀行未來就有可能有進一步的融資需求,”廣發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沐華指出。但是看看銀行業的股價表現及分紅情況,股市給銀行輸血,中小投資者基本上就沒有能夠在二級市場上分到羹,廣大的股民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也有可能正式基于此,明星基金經理王亞偉幾乎清空了銀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