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忙兩周
本周(5月23日至5月27日)1漲4跌,累計下跌5.07%,打破過去兩周的盤整格局。其中周一下跌3.16%,跌幅排名今年第三。
日K線繼續維持在60日均線以下,季均線斜率也彎頭向下,兩個現象都是偏空訊號。
本周十分精彩。周一就大跌3%以上,既不是震蕩,更不是上漲。期指的情況也發生變化,原本持倉量少于同期的IF1106合約,也于周一打破歷史記錄。這只是起頭,總計本周5個交易日,收盤持倉量歷史最高點被4次刷新。周五更是瘋狂的增加4773手,持倉量日增量也創歷史記錄。盤中持倉量最高點分別在周一和周五被刷新。總之,本周就像拍賣會,持倉量被不斷刷新。
多方搶反彈成功
有了以上這些數據,期指交易人的動態就異常清晰。周一13點50分前,價差呈現上升趨勢,持倉量增加,多方進場。當時市場已經下跌2.56%,期指一路低接。13點50分后,價差下降,持倉量減少,多方離場。但不是獲利了結,而是止損出場,因為價格仍然下跌。離場的量少于進場,當天多方仍然留在場內,試圖搶反彈。
周一期指留給市場最大的疑問,就是多方是正指標還是反指標。
周二低開低走,價差的平均值上升到前面沒有的高度。就在10點50分的持倉量的最高點,也是現貨最低點,價差最高點。隨后現貨反彈收紅,多方獲得勝利。總計10點50分前后,持倉量增加3987手和減少4291手,期指多方從市場賺走335.76萬元。至此,多方還不是反指標,因為周二的交易是獲利的。
成王敗寇就此一役
周三的大盤一路下滑,價差持倉量一路升高,多方不斷低接。由于現貨遲遲不反彈,持倉量的高點被延后到14點35分。更重要的是,14點35分前價差增加,之后價差再增加,看漲意圖十分明顯。
15點以后,期指上漲0.65%,創下最后一刻鐘漲幅紀錄,這相當于強烈看好周四現貨高開。
周三收盤持倉量打破周一創下的歷史紀錄,代表多方加碼。如此重兵壓境,而且是逆勢而為,是否為正指標,成王敗寇就此一役。
結局揭曉
周四是本周最為關鍵的一天,它揭曉了多方是否為反指標。
首先,在前一日最后15分鐘上漲0.65%的基礎上,9點14分到25分再上漲0.29%,這相當于從周三15點以后,上漲0.93%。如此激情,9點25分,果然如期貨所料,現貨上漲0.71%,高開幅度是2011年第3高。然而,期貨上漲幅度大于現貨,這讓開盤時段的價差居高不下。9點30分到10點5分,這段時間現貨保持在3010點以上,價差平均值為0.29%。對比周四最后35分鐘的0.21%,相當于高開后價差還增加,典型的追高。
然而追高沒有效果,周四依舊以下跌做收。持倉量又創歷史新高,多方繼續低接。
周五的價差和持倉量都是一路上揚,持倉量的增量創歷史紀錄,多方壓下重金。然而,當天的價格一路下跌。從周四已經是反指標來看,在周五的全周最低點,持倉量增加最大,反而是壞消息。
以當前多方為反指標來看,跌勢沒有止住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