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信貸泡沫即將破滅?
總體上看來,歐洲和美國的現狀或多或少還有些希望,反觀中國,卻仍然是一派災難即將降臨的景象。
上證綜合指數周四再跌2.1%至2180.90點,是2009年3月以來的最低收盤位。相比4月中旬的全年最高值,該指數已下跌29%。最近的跌勢更是已經失控,僅過去一周就跌去了6%。
與此同時,埃文斯?普里查德在《電訊報》網站上撰文指出,其他警訊也在閃現,告訴人們信貸泡沫即將破裂:
在中國很難獲得高質量的數據,但當房地產網站鏈家在線報告北京11月新房成交均價環比下降35%的時候,某些方面肯定是出了問題。如果這個數據有一丁點是真的,那么它就說明,中國政府希望實現的有節制的軟著陸已經出了大問題,有可能失去控制。
11月M2貨幣供應增速大幅降至10年最低點12.7%。新增貸款環比下降5%。隨著通脹減弱,央行的緊縮政策已經開始轉向。為緩解流動性壓力,中國央行從2008年以來第一次下調了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問題是,中國央行在消除信貸泡沫方面能不能比美聯儲或者是日本央行做得更好。
多數市場人士都認為中國央行真的會做得更好。有利的方面在于,中國有巨量資金可用,而這是美聯儲和日本央行當時所沒有的。
但埃文斯?普里查德認為這種優勢──就算承認它真的是一種實用的優勢的話──正在減弱:
雖有貿易順差,但中國3.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已經連續3個月出現下降。熱錢正在流出這個國家。曾經擔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的李揚說,單邊資本流動或單邊下注人民幣升值已經成為歷史;我們的外匯儲備基本上是每天都在降。
中國家族企業面臨“繼任危機”
中國富人們面臨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是世界其他地區的人民巴不得碰到的:該怎么處置自己創造的財富?中國第一代企業家們擔心,他們的子女將毀掉他們用畢生精力建立的家族企業——話說回來,這些孩子們對于接管家族企業也沒什么興趣。由數家中國商業組織聯合編纂的《中國家族企業發展報告》12月12日出爐。這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第一代創業者正逐漸變老,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將在5至10年內退休。但受訪的企業家中有近四分之三不想把家族企業交給下一代——而一半的子女也不想接管。
亞洲房地產市場降價潮蔓延
隨著政府抑制高企房價的舉措初見成效,加之全球經濟逐漸放緩開始沖擊出口型經濟體,亞洲很多地方的房價紛紛開始下跌。經濟減速結束了亞洲房價連續數年的上漲局面。自2009年初以來,亞洲最火爆的市場上房價已經漲了70%或更多,其中,強勁的經濟增長和大量投資者的涌入為房價飆升提供了助力。這些投資者當中很多是外國人,他們認為亞洲房地產市場相對來說幾乎不受全球金融動蕩的影響,是理想的投資之地。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等市場的房價全都出現明顯下滑,不過韓國的房價持平。在日本,土地價格連續第20年走低。
增速減緩不是短期波動
中國政府智庫學者認為,去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減緩,不是短期的周期性波動,而是預示了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開始下降。學者預計,今年第四季度中國的經濟增長將從第三季度的9.1%滑坡到9%以下,明年全年經濟增長還會進一步回落到8.5%。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近日在一場面向駐京外媒的吹風會上,作出上述預測。余斌指出,經過了改革開放32年來將近10%的年均經濟增長以后,中國已進入高速增長的后期,經濟的基本面包括人口結構、勞動力供給都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