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金斯學會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成立于1927年。作為美國著名的綜合性政策研究機構,布魯金斯學會致力于對經濟、外交事務和行政管理等公共政策的研究,立場相對中立,旨在充當學術界與公眾政策之間的橋梁,向決策者提供最新信息,向公眾提供有深度的分析和觀點。該學會主要得到美國東部財團的支持,洛克菲勒財團在其中起主導作用,與民主黨關系密切,許多重要成員系民主黨人。學會非常重視中國問題和對華政策的研究,集中了包括卜睿哲、李成、李侃如等一批中國問題專家。
外交關系協會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
成立于1921年,主要受洛克菲勒、摩根等東部財團控制。協會致力于對國際事務和美國外交政策的研究,主要任務為宣傳美國的外交政策,對美國制定對華政策具有一定影響力,并主辦《外交事務》雜志,喬治?科南的“遏制理論”最早就是在該雜志上發表。其現任主席理查德?哈斯曾在小布什政府第一任期內擔任國務院政策規劃司司長。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
Carnegie Endowment for lnternational Peace
成立于1910年,以促進各國間的合作并致力于推動美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為宗旨,是美國知名的外交與國際事務政策研究所。尤其注重分析促成全球性變化的經濟、政治和技術力量。主要通過四大部門的活動——全球性政策項目、俄羅斯和歐亞問題項目、中國項目以及《外交政策》雜志,來協助制定關于傳統和新興問題的政策辯論內容。中國研究由其總裁杰西卡?馬修斯親自領軍。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成立于1981年,致力于研究債務及發展、全球化、國際金融及宏觀經濟、國際貿易與投資及美國經濟政策。2006年4月11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聯合出版《中國:決算表》一書,討論中國崛起和美國對策。
傳統基金會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成立于1973年,是一個兼有教育性和研究性的智囊團,是美國新右翼分子的主要政策研究機構。其理念包括主張小政府,限制政府開支和規模;捍衛個人自由;捍衛傳統價值;強調美國需要有強大的國防實力。其主要活動包括:每年公布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系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出版各類研究報告;發表成員的每周評論;籌辦青年領袖計劃。
美國企業研究所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成立于1943年,是美國保守派的重要政策研究機構,曾與布魯金斯學會并稱為美國華盛頓的“兩大思想庫”,有“保守的布魯金斯”之稱。該所主要得到摩根財團等東部財團的支持,與共和黨淵源較深,共和黨尼克松、福特政府下臺后,許多重要官員紛紛加入該所,故輿論界又稱它為共和黨的“流亡政府”、“影子內閣”。近年來,有向中間擺動的趨勢,對美國國會和政府的影響也在逐漸增強。該所的高級研究員紐特?金里奇曾任美國眾議院主席,在1999年還當選《時代》周刊年度人物。
卡托研究所
Cato Institute
成立于1977年,其理念深植于約翰?洛克和亞當?斯密的古典自由主義傳統,主張減少政府對于國內社會和經濟的干預,并且減少在國際上的軍事和政治干預。所提倡的政策包括了廢止最低工資管制、改革反毒品政策、廢止企業補助和貿易壁壘、減少聯邦政府對市場運作以及地方州政府的干預、深化自由學校選擇制度、廢止政府實行的族群歧視政策等。其成員多為學界知名人物,包括哈耶克、詹姆斯?M?布坎南等。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成立于1968年,是一個教育型的智庫,研究領域覆蓋整個人文和社會科學,尤其以歷史學、政治學和國際關系為重點。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政府治理、美國在世界的角色、美國和世界面臨的長遠挑戰等。威爾遜中心沒有直接影響美國政府行政和立法的議程和目標,主要以廣播節目、公開會議、出版物、電子服務等形式影響社會公眾。
胡佛戰爭、革命與和平研究所
The Hoover Institution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