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福建省古田縣組織小學生到縣政府大院,“夾道歡迎”前來開會的上級領導。孩子們身著校服,領戴紅巾,手捧鮮花,沿著道路,站立兩旁。一輛越野車從中間緩緩駛過。看上去,這車里面應該是孩子們“歡迎”的領導了。可是,網(wǎng)上流傳的圖上,并未見有人打開車門向辛苦等候的孩子們示意。那么從人性上講,真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如果真的裝著一個大活人,那可真是夠邪門的。
但這樣的場景,其實我們并不陌生。“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的舞步和調門,作為迎接領導的程式化表演,在“文革”期間跟“忠字舞”差不多鼎足而立。“忠字舞”到今天已經成為一種鬧劇的表演形式,僅供娛樂了,“歡迎舞”卻因為某些領導的留戀而被保留了下來。古田縣政府的一幕,也只有在網(wǎng)絡上,在知識界,在不斷覺悟的民眾中,才被讀出一點異味來。對于當局,那是一種傳統(tǒng),很自然,很體面,很風光。該縣電視臺也應該會播放這一新聞,就像全國性的電視臺,會播放類似的、更宏大的畫面一樣。
沒辦法,我們的領導好這一口。我們只能說,他們要不是不知道公眾怎樣看待他們這愛好,就是根本不在乎公眾的看法。這說明他們在思想觀念上跟公眾分屬兩個世界。他們的行為只能在他們的世界內獲得解釋,對于公眾,則是不可理喻的。不過,這次在公眾的惡評聲中,當?shù)毓俜胶么踝隽艘粋€回應:學生人數(shù)就一百人,沒有外傳的那么多,不是全校;學校距縣政府很近,沒有讓孩子們站一個多小時,時值午休,沒有影響上課;尤其重要的聲明是,車上沒有省里的領導。
配上這樣的自供狀,官方的邏輯就更清晰了:不是全體孩子都有資格去“歡迎領導”的,畫面也清楚地顯示,那是已經被授予過紅領巾的孩子的榮耀。這符合當今中國的教育理念,也正是為政治權力支配一切的社會培養(yǎng)接班人。其二,這么玩一把,如果沒有耽誤上課的話,就可以大言不慚地向公眾交待了。看樣子領導們很無辜,因為他們簡直不知道自己在玩什么!當然,最了不起的說法是:車里沒有省里的領導!因為從畫面顯示的氣場看,車里也應該沒有中央的領導,那就只有市級領導了。這不等于向公眾報告,比縣官大一級,即可到縣級政權去享受這種人間天堂般的殊遇?
這就是中國的官場邏輯。在一個權力至上的社會,權力便是領導們日常興奮的春藥。權力的層層發(fā)包,使各級領導們本能地學會層層模仿官場儀式。盡管器局只能小一點,他們也要建個小天安門,檢閱一下城管隊等地方武裝,組織小學生來一次“政治孌童”的滿足。盡管在童稚的歡呼和舞蹈中獲得的只是一種虛幻的滿足,幾乎不帶來直接的政治利益,他們也會弄出莫名其妙的興奮。盡管封建時代的領導都不這么玩,他們也可以發(fā)明一塊新型的政治癩瘡。
在領導們這種可怕的變態(tài)滿足中,受傷害的是孩子。孩子的心靈和人格是被塑造的。今天的孩子們從小就被領導和權力馴服,他們不服從真理而服從權力,而領導就是權力的化身,服從權力就是服從領導。事實上,只要平時讓孩子們服從權力,崇拜權力,組織孩子為官員個人和政治權力表演,對于學校和孩子,就可以成為另類的節(jié)日,孩子們就會獲得歡樂,感到榮耀,從而成為被權力驅趕的羔羊,而學校和教育就成為領導和權力的附庸。
奇怪的是,領導們也只喜歡折騰孩子,只要孩子們在他們的汽車尾氣里揮舞鮮花和彩練。當他們長大成年,失去了花朵的單純,領導便不信任他們。當領導們正式出行,便實行管制交通,清理流動人口、遣返上訪人員,驅散乞丐和自由職業(yè)者,最后只有部門被選中的“群眾”得以被領導親切接見。另一些被疏散和隔離的群眾,只能遠遠地向領導行注目禮。
“政治孌童”不僅是一個惡劣愛好,也是一個危險的游戲。當今世界,還有幾個國家可以這樣折騰孩子?可以這樣折騰孩子的國家,又有沒有一個好政府?作為一個現(xiàn)代文明的國家,應該禁止這一危險游戲,應該屏蔽政治權力對少年的傷害,除了讓孩子們明辨是非,崇尚真善美,確立個人權利和公共義務的觀念以外,應該阻止別的一股獨大、惟我獨尊的觀念形態(tài)去搶占孩子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