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女人為何不愿結婚?
【英】《經濟學人》8月20日
亞洲人的婚姻觀念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人們開始遠離婚姻。結婚率下降的部分原因是亞洲人普遍推遲了結婚時間,有的甚至比西方都晚。在亞洲一些富裕地區如日本、臺灣、韓國和香港等,平均結婚年齡在過去10年顯著上升,女子為29至30歲之間,男子則為31至33歲之間。還有一些亞洲人根本就不想結婚,在曼谷,40到44歲之間的婦女有20%未婚,東京是21%,在新加坡,上過大學的這個年齡段婦女不結婚的比例為27%。通常亞洲婦女要伺候丈夫、孩子以及家中的老人,即便她們有全職的工作,仍被要求承擔這些義務,這是她們拒絕婚姻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一般婦女為了照顧孩子會辭掉工作,當孩子長大后,她們再想找工作會非常困難。亞洲人的婚姻觀會走向何方?這取決于兩性在婚姻中的角色預期能否發生變化。婚姻法應該保證婦女離婚時可以分得更多的夫妻共同財產。政府也應該立法要求雇主們對男女雇員的離職一視同仁,并協助職工養育子女。
美國流行什么?
【美】《商業周刊》8月22日
最近一期的《商業周刊》對當前美國社會中的流行元素進行了總結:1、無麩質食品。2、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最新的那一部《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2》,在上市的第一個周末就產生了4.82億美元的票房,17天后這一數字超過了10億美元;3、電視系列劇《好漢兩個半》;4、信用卡。Visa 仍是美國人最喜愛的信用卡;5、香煙。美國最受歡迎的香煙仍是萬寶路;6、玩具。7.5英寸的Syma S107直升機玩具;8、主持人。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新聞主播黛安?索耶;9、電視題材。主婦題材的電視劇大受歡迎,代表作是《絕望的主婦》。
中產階級危機
【美】《大西洋月刊》9月
人們本以為經濟蕭條的時候收入差距會減小,但事實恰好相反。在美國,金融危機以來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失業率為12%,大學的為4.5%,而大學以上學歷的失業率僅為2%。事實證明,富人和高學歷的人更容易渡過經濟危機。經濟危機還是富人增強實力的好機會,他們有能力在這種時候低價購買各類資產,經濟復蘇后,這些資產的價值將大幅增加。美國的中產階級正被慢慢削弱,與高技術、白領工作崗位相比,普通技術和藍領的工作崗位減少得更多,中產階級的減少正改變著美國社會。
錢的沉淪
【德】《明鏡》8月22日
銀行冒險,股票瘋狂,金融業已成為全球社會的威脅,這些威脅不是制度的錯誤,錯誤的是制度本身。全球最大外匯對沖基金總裁FX Concepts總裁約翰?泰勒被指責做空歐元,瑞典財政部長稱這類人為“狼群”,前任紐約總檢察長罵他們是“排在流氓之后的搶劫者”。然而事與愿違的是,這些指責竟然給泰勒帶來了巨大成功:當希臘面臨破產之際,這個美國人躋身于全世界收入最高的25名風投經理之列。金融業或許不需要對全球經濟的所有危機負責,但必須肯定的是,這個行業增長過快,為了讓錢生錢,他們的產品變得越來越復雜,風險也越來越大,直接威脅到實體經濟的安全。
摩洛哥公主的美妙人生
【法】《巴黎競賽》8月11日
摩納哥的夏洛特公主備受時尚圈的青睞。自2001年至今,不少時尚雜志封面常刊登她的玉照。法國女孩們競相模仿夏洛特的穿衣風格,她也被媒體稱為法國女孩的時尚手冊。2006年,年僅20歲的夏洛特被《名利場》雜志評為全球最佳著裝女性之一。今年的8月3日,家人陪伴著夏洛特在專屬卡洛琳的皇家游艇過25歲的生日,游艇行駛在地中海上,往返于意大利的島嶼之間。此前不久,夏洛特剛剛為法國版《Vogue》雜志9九月號拍攝了一組時尚大片。鏡頭前的夏洛特高貴優雅,充滿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