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惠普的Touch Pad平板電腦成了最受歡迎的商品之一。不過,時間也僅僅是一夜——這并不是因為它卓絕的性能——幾天前,美國零售巨頭百思買還因為它賣得太差而威脅要退貨。這一夜風流,只是因為惠普在8月19日正式宣布停止WebOS設備的研發和運作,基于WebOS的TouchPad一年后將再也不會得到任何技術更新與支持。一夜間,16G WIFI版Touch Pad從399.99美元直降至99.99美元,引發搶購熱潮。
一年前,惠普才以12億美金買下Palm和它旗下的WebOS系統,當時,這是一樁珠聯璧合的交易:一家老牌PC廠商和一個口碑甚好的手機操作系統聯手,進軍最火爆的移動互聯網終端市場。即使在當時,蘋果的iOS一騎絕塵,Android龐大的裝機量和微軟不遺余力重新研發的WP7,每個都在WebOS前面。但WebOS的手勢操作、卡片式多任務管理等功能都廣受好評,而惠普又擁有強大的銷售渠道和充足的現金流。
不過事實證明,這個市場已容不下第四個玩家了。這場失敗早已顯出端倪,殺死WebOS的,正是惠普自己。
惠普一直沒有將WebOS系統真正開源給其他廠家制造手機,但自己研發的速度卻不快。在今天,決定一個操作系統受歡迎與否的因素之一就是其應用程序的多寡,WebOS的應用商店App Catalog中程序數量少得可憐,只有數千個,針對平板的更是只有三百多個。價格通常也很高,動輒六七美元,質量卻很難與其他操作平臺的程序相比。但同樣質量的應用,在Android市場里往往是免費,iOS平臺也是0.99美金到1.99美金為主流。而且,WebOS上的游戲一向少得可憐,這讓需要在地鐵上打發時間的白領們情何以堪。
另外,惠普還要收取開發者每年99美金的費用,這一點與蘋果一樣,但惠普對于每個單獨的程序開發還要再收取20美金,蘋果則是免費。另外,Android只需要一次性25美金,就可終身免費開發。不選擇HP,實在可以理解。
此外,惠普在宣傳和戰略上對WebOS設備一直猶豫不決,單看他們在Touch Pad推出的一個月后就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宣布要放棄WebOS,甚至鬧出在澳洲上市4天就停止售賣的笑話,就能看出公司內部管理和決策的混亂。WebOS之死早已注定。它的出路,只剩下將其運用于一些車載設備或是授權給其他廠商,但現在幾乎沒有愿意制造WebOS手機的廠商。Google與摩托羅拉的聯盟,也許可以讓一些原Android聯盟的廠商有意WebOS,但無論如何,WebOS的未來都再也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WebOS死了,最高興的莫過于它的競爭者,不過,并非因為它的死亡。
一個弱者倒下,并不會引起強者的情緒波動,但弱者手下的能人志士,卻注定要另覓良木而棲。爭奪WebOS開發者的戰役,已經打響。微軟的開發者關系團隊主管Brandon Watson在Twitter上對所有WebOS開發者說:“我們將為你們提供一切你們所需的在Windows Phone 7上開發應用的東西,包括免費手機、開發工具和培訓。”而在WebOS開發者聚集的Precentral論壇上,網友們投票選出WebOS死去后他們將會切換到哪個系統,得票最高的是Android(40.22%),其次是iOS(28.26%)和WP7(22.83%)。基本上,這也是主流用戶的選擇。
但對于開發者和用戶來說,WebOS之死很難說得上是好事。畢竟,在擁有多平臺競爭的移動終端市場上,寡頭們的競爭還有所忌憚,不過,隨著三足鼎立之勢漸漸成型,新興公司和平臺,都很難再在這個江湖上覓得立足之地,智能手機市場逐漸成為蘋果、Google和微軟三巨頭的樂園。對WebOS之死最唇亡齒寒的,可能就是黑莓的RIM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