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一家內戰時跑到香港,在獅子山下養豬,一場無情的火一夜間把一切都燒掉了,從此,他開始自謀生計。
以初中生的年紀及學歷,他只能在一家機票代理公司做最底層的工作,他明白自己的弱點,所以比其他人更加用心。老板很欣賞他的表現,把很多工作都交給他,短短一兩年,他己經掌握了這個行業的運作。
“文革”在內地爆發后香港也受到影響,港英政府實施戒嚴令,經濟一落千丈,很多人都想離開。當時的人大多教育程度不高,經濟狀況不好,沒法選擇歐美、加、澳,也不敢去政治不穩定又時有排華之聲的新、馬、印,臺灣成為惟一目標。
舅舅看準時機開了一家旅行社,專門代辦入臺簽證申請。每天的自由活動時間里,他的鋪前總是排起長龍,人們爭先恐后放下500大元,換取一張剛印好的申請表格(在大部分人的月薪不超過100的年代,500塊是很大的數目)。
事實上大家并不知道,臺灣當局彼時根本不會考慮香港人的申請,他們正為滯留在港、數以萬計的國民黨官兵頭痛。舅舅當初也沒有信心可以辦到入臺證,只是需求實在太大,只好做下去。奇怪的是,暴亂來得快也去得快,幾個月后,大家都忙著生活,不再追問證件的進展,畢竟500塊只是表格費,并非擔保。
舅舅就這樣變成了百萬富翁,隨后的20年里,他發展旅游、放貸、地產、建筑,身家過億。我少年時,每年給他拜年,都坐他的勞斯萊斯回家,很是神氣。
80年代初,英國開始與中國談判香港的前途,舅舅大發偉論,認為中國超過90%的外匯都流經香港,中央一定不會收回。結果,談判發生逆轉,撒切爾夫人嚇得摔了一跤,舅舅的地產也摔掉一大半。不久,大家又開始熱烈討論回歸后解放軍駐港問題。當時香港報刊認為,解放軍一定不會駐軍,不久,小平同志出面辟謠,舅舅剛買進的一大批股票就這樣沒了。
90年代初,舅舅準備移民,理由是97后香港的經濟會死,他把所有家當,包括那輛勞斯萊斯全賣了。上飛機前,他對我拋下一句話,不走的,不是傻瓜,就是沒有本事的人!
最近我在香港遇到己經破產的舅舅。到加拿大后,由于對經濟、地理、交通、運輸等一竅不通,舅舅被人騙到一個鳥不生蛋的地方投資,所有財富都被坑了,還欠下一屁股債。
他始終想不明白,過去三十多年來,他每天都會看盡所有報紙的社評才決定下一步該怎么走。他憤憤不平地說,難道報紙老總的學歷低,分析能力差嗎?為何大事件全都說錯了?
舅舅不知道,他前半生的成功只是隨波逐流的結果。他騎在了一個上升的浪頭上,恰逢社會發展期,水漲,船自然會高。可是英語里有一句話,what g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