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王室就像來自遠古的孑遺,數量稀少而生命力頑強。僅僅在歐洲,就有英國、西班牙、荷蘭、瑞典、挪威、丹麥和比利時保留君王;在非洲,有摩洛哥;在亞洲,有沙特、約旦、泰國、日本……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體制,不同的歷史傳統,讓它們呈現百變面孔。有些只是虛位元首,國家的象征;有些則兵符在握,實權在手。大多數成功適應了現代社會,個別人卻被歷史淘汰。
荷蘭謹慎的經營者
在荷蘭,女王貝婭特麗絲有一句名言家喻戶曉:“王國如同一個桔園,需要我們悉心經營,也需要我們走出去推銷。”1980年女王加冕時,這個國家面臨住房短缺,缺房的人上街鬧事:“沒有家庭就不許加冕!”
加冕在即,政府只好采取重癥猛藥的辦法強行平息局勢。不過,從那以后,女王深深認識到經營民生的重要。直到今天,荷蘭王室仍以樸素著稱,香檳只喝來自盧森堡的便宜貨而不是高級的法國牌子。順便說一句,女王在歐洲女富豪排行榜上位居次席,擁有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和許多大百貨商場的股份,是一個真正的經營者。
沙特權力像石油美元一樣堅挺
許多人只知道沙特王室的富有,卻不知道家族政權的堅挺。因為國家由游牧部落的酋長建立,所以從一開始就充滿家族政治的味道。
事實上,沙特這個名字的由來,就是“表彰沙特家族在王國生活中所起的歷史作用”。為獲得國內其他部落支持,第一代沙特國王伊本? 沙特前后娶過300個妻子,遺下數千人的龐大家族,他們統稱親王,勢力遍及中央和地方各省。這是一個權力高度集中的君主國,所以不要問他們這樣的問題:石油轉化的大筆美元,到底轉入國家財政還是家族私囊?因為兩者經常是一回事。
泰國隱形的掌控者
泰國王室也手握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1946年繼位的普密逢,是目前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去年12月,泰國人剛為他慶祝了83歲大壽。
最近幾年,泰國不斷上演紅衫軍與黃衫軍的顏色大戰,政府總理更迭不休,人們習慣了抗議者的高音喇叭,卻難以聽到國王的聲音。許多人開始懷疑,這個創作了《雨絲》等多首著名樂曲,出版過音樂專輯,并且誕育出能詩善畫的詩琳通公主的一國之尊,是不是早已沉浸在弦歌不絕的世界安度晚年?其實,國王仍然是泰國政局不可缺少的磐石。2006年9月,泰國軍人發動政變推翻他信?西那瓦的民選政府。內部人士透露,假如沒有普密蓬國王御前親準,政變不可能成功。
日本維系傳統的人
每到捕魚季節,歧阜的河上,總會出現6條漂亮的、使用鸕鶿捕魚的漁船。在高度現代化的日本,只有這里還堅持水鳥捕魚,其傳統可以追溯到公元701年。捕到的魚被冰塊冷藏起來,并乘第一班駛往東京的快車直送皇宮。
宮內大臣解釋說:“日本皇室的主要任務就是保持傳統,并使它們延續下去,用鸕鶿捕魚,就是其中的代表。”為保持這些傳統,需要破費大量金錢,“但對日本歷史和文化而言,它必不可少。”在日本,天皇是行為的典范、傳統的繼承者、凝聚國家的力量。春天,他第一個下地耕種,秋天他第一個收獲。他的一舉一動關系到國家的形象和命運,他的存在為多變的日本政壇注入鎮定劑。只要天皇依舊坐鎮宮中,日本國民盡可以隨心更換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