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以為最大的危險在于腐敗。而消除腐敗的土壤還在于改革制度和體制。我深知國之命在人心,解決人民的怨氣,實現人民的愿望就必須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和監督政府。
——溫家寶答記者問
一個民族如果對另一個民族長期懷著仇恨或崇拜的心理,這就是一種弱國心態。
——林肯
日本是一個處于危險中的島嶼,如果勤勞的日本人民加入我們,對俄羅斯也是十分有益的。
——俄羅斯自由民主黨主席弗拉基米爾?日里諾夫斯基建議俄羅斯政府同日本進行會談,號召日本國民移居至俄羅斯
出于對不確定性的恐懼,大多數人不敢真的出離,終其一生糾結于一片場景。其實,人生劇場中,智慧地出離,會讓你一輩子活成幾輩子的精彩。若問善友何處去?撒尿去也!
——酷6網創始人李善友在博客上解釋辭去酷6網CEO職務時這樣說
和印度城市相比,中國的大城市很可愛。仿佛自由化浪潮一朝襲來,他們瞬間就衣著光鮮、擺脫貧困,一夜間就能徹底忘記工業化過程中種種丑惡和苦難的經歷。他們擁有優美的高速公路、時髦的購物商場、現代的高樓大廈。和北京上海的美景相比,紐約和華盛頓街頭徘徊的無家可歸者顯得異常扎眼。
——印度人Shikha Dalmia在《Reason》雜志上撰文道
亞洲人通常會把華裔美國人視為香蕉人——也就是所謂的外黃里白。不幸的是,駱家輝恰好屬于香蕉人中最糟糕的那一類。他幾乎不怎么會說漢語,既沒有在中國或者亞洲其他地方長期生活工作過,也從未在中國求學。隱藏在他中國面孔背后的其實是典型的美式全球化思維和正統的美國外交策略,而這將很可能導致他在中國難以得到對方政府足夠的信任。
——《外交政策》雜志認為,駱家輝并不適合擔任美國駐華大使
可能等你過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卻發現了解別人勝過了解你自己。你學會觀察別人,但是從不觀察自己。因為你在與孤獨苦苦抗爭。假如你閱讀、玩紙牌,或照料一條狗,你就是在逃避自己。對孤獨的厭惡就如同想要生存的本能一樣理所當然。
——柏瑞爾?馬卡姆,《夜航西飛》
在今天,當個小孩可需要足夠堅強,我們的孩子沒有在一個不斷被欺負、被取笑甚至更糟糕的環境中成長。
——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在宣傳《預防欺凌法案》的視頻里說道
我在家受壓迫,大權在她手中,她可以選擇來或不來。如果我強迫她來,那不太好。
——阿富汗總統哈米德?卡爾扎伊出席一場國際婦女節慶祝活動,被問及妻子為什么沒有參加時,他這樣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