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預算離我們有多遠?
財政預算至少要在各級人大公開并讓代表們能看懂
建設公共財政,推動預算公開,是每年都要討論但一直沒有改善的問題。
健康透明的公共財政預算究竟離我們有多遠?本刊就此采訪了“上書者”、經濟學教授胡星斗。
本刊記者李超
1
中國財政支出的現狀怎樣?
胡星斗:民生支出過小,雖然很多地方宣稱達到了百分之六七十,但實際只占財政支出比例的15%左右;政府的行政支出過高,我曾經計算過,政府的行政支出占到了所有財政支出的52%,超過了一半,官方的這個數據也達到了40%。相比之下,發達國家的政府行政成本一般在10%以下。近幾年,中國財政支出不合理的狀況不僅沒有改善,反而在惡化。
2
去年預算執行情況都公布了嗎?
胡星斗:有些地方已經公布了2010年財政預算的執行情況,兩會上地方政府也都會陸續公布。
3
公布的數據準確性如何?
胡星斗:很多都不太準確,比如有些地方公布的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比率高達60%,實際上很多把行政開支和基礎建設開支都算成了社會保障為代表的民生支出?!叭毕M的比率也往往隱瞞和縮小,混入到事業支出和其他支出中間。前段時間有數據稱中國的公車消費是兩千億,實際上縮小了,因為這個數據僅僅指的是各級政府的公車,不包括國有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國有大學、軍隊,以及預算外、編制外購置的公車,估計現在單單公車消費這一塊就已經會在5000億以上了。
4
預算公開能從多大程度上杜絕財政支出管理的混亂?
胡星斗:財政預算公開只是一個方面,同時,預算還要細化。如果不細化,公開了大家也看不懂,應該落實到每一個項目,每一項采購,不能籠統地列出一個預算數額。
5
預算公開的步驟是什么?
胡星斗:首先要實現財政統一,然后是項目細化,接著是財政預算至少要在各級人大公開并讓代表們能看懂,最后才能談得上向民眾公開。
6
預算公開的最大阻力來自哪里?
胡星斗:既得利益者。預算不透明的體制支撐起了現有的特權。比如說教育經費很多流向了機關幼兒園、機關學校,流向北大、清華等少數大學,財政支出非常不平衡;又比如醫療支出,我們國家80%的醫療經費都開銷在了黨政領導干部身上。
7
哪些具體方法可以幫助普通公民去監督政府的財政預算呢?
胡星斗:理論上是公民監督人大代表,人大代表監督政府。但從法制上講,中國還應當立法鼓勵財政公益訴訟,對于財政資金使用不合理、貪污腐敗,任何公民、任何納稅人,都可以到法院起訴官員或政府部門,收回的資金的一部分用于獎勵起訴公民。這種做法在發達國家非常普遍,
8
什么樣的數據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應當具有公信力?
胡星斗:統計局和審計局本來應該承擔這樣的責任。但目前中國的審計部門作用不大,因為它不具備獨立性,只是政府下面的一個部門,在發達國家里沒有像中國這樣的體制,各個國家的審計部門要么隸屬于立法機構,比如議會,要么隸屬于司法機構,比如法院,和政府平行。
9
目前哪些地方在公開財政預算上較為領先?
胡星斗:廣州和深圳都是做得比較好的,尤其是廣州。廣州財政預算幾年前就已經在往細化的方向發展,有時也能夠做到公開。但這都是相對其他地區的,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
10
您一直在呼吁公開政府財政,保護弱勢群體,這些年來,政府在公共財政建設和預算公開方面有哪些改善?
胡星斗:進步非常小,盡管有像廣州這樣的地方在做一些嘗試。這也是我們的財政支出進一步畸形化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