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關槍炮(The Machine Gun)》是一套五卷本的巨著,由已辭世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退役少校喬治·M.喬恩(Georse.M.Ohinn)先生花費30多年的時間寫成,書中從古代最早的弓箭、弩炮、投后機一直到1970年代的新型武器。這套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武器專著之一,具有極高的收藏和參考價值。遺憾的星,目前該套書未有中文全譯本,只有第四卷的中文譯本——《槍炮自動原理》(1974年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本文譯自美國《輕武器評論》雜志記者的一篇采訪文章,采訪對象巴迪·豪威爾先生是喬治·M.喬恩少校的惟一嫡孫,喬恩先生業已辭世,由他的嫡孫講述其一生的經歷和不朽的武器著作當十分合適——
2010年4月11日,美國《輕武器評論》(Small Arms review)雜志的記者驅車來到肯塔基州的哈羅茲堡,在那里見到了喬治·M.喬恩先生的嫡孫巴迪·豪威爾先生。記者上一次到哈羅茲堡還是在1985年,那時記者在FN公司工作,因業務關系結識了喬恩先生,并就一款槍械的設計聽取了喬恩的建議。
由于長期從事槍炮維修和設計方面的工作,喬恩先生積累了大量槍炮知識與資料,由他所編撰的歷史性巨著《機關槍炮》,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槍炮著作之一。喬恩先生寫作此書的過程中,他的嫡孫豪威爾先生也參與其中,并對喬恩寫作此書以及從事槍炮設計相關工作的種種趣聞記憶猶新。
在得知記者專程采訪的意圖后,豪威爾建議此次采訪在其祖父喬恩的辦公室進行。進入這間辦公室后,記者幾乎不敢相信眼前所見,喬恩最喜歡的畫作、他的書信、各種獲獎證書以及各種紀念品仍掛在辦公室的墻上,辦公桌上還堆放著當時喬恩寫作時所用的鉛筆、紙張和各種參考資料,就好像他隨時會返回這里繼續工作一樣——由此可見親人對喬恩先生的深深愛戴。記者坐到喬恩生前曾坐過的椅子上,感懷著喬恩在這里辛勤寫作書稿的日日夜夜。采訪就在這種氛圍中開始了——
記者:在正式談及喬治·M.喬恩之前,您能簡單介紹一下您的家族嗎?
巴迪:喬恩家是最早定居在肯塔基州默瑟郡的家族之一,以往我的祖父經常開玩笑說我們的祖先是中國人,但實際上我們是法裔移民。家族自移民到肯塔基州后,曾經營過農場、礦物開采等行業,家族成員也有從政的。
記者:作為早期移民和開拓者,喬恩家族一定在很早的時候就對槍械不再陌生了吧。
巴迪:確實如此,家族成員鮮有不熟悉槍械的。實際上,退回到1900年,威廉姆斯·戈貝爾通過競選成為肯塔基州州長,就在他宣誓就職的前一天,戈貝爾因公務站在州議會大廈前的臺階上時,他身旁站立著的兩位保鏢中有一位就是我祖父的祖父。當時,一名刺客從遠處向戈貝爾開了槍,槍彈就擦著我的曾曾祖父打中了戈貝爾,使他受了重傷。之后,戈貝爾因傷重不治在就職前夜逝世,他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任前遭刺殺的州長。
記者:那么您祖父喬治·M.喬恩先生年輕時也對槍械充滿好奇并為此著迷嗎?
巴迪:我祖父的父親,也就是我的曾祖父,當時是肯塔基州法蘭克福監獄的典獄長,可想而知,當時我祖父有很多機會接觸監獄警衛所使用的各式槍械。而且那時家族經營著礦產生意,祖父還能接觸到炸藥等等。總的說來,祖父就像那個時代大多數青年一樣,熱衷于在靶場上對著靶標射擊。
記者:談談您祖父早期的受教育情況以及志向,或者說那時他對未來有過什么樣的打算?
巴迪:祖父在完成初級教育后,就在米爾斯堡軍事學院學習。這是一所寄宿制高中,在那里,他加入了學校的后備役軍官訓練團,因為訓練團常在星期六展開各種訓練,他們又把那兒謔稱為“星期六下午茶俱樂部”。1920年,他在完成9年級學業后從那所學校畢業。由于他在參加后備役軍官訓練團時已近一戰尾聲,所以盡管他從未真正上過前線,在學習結束時也獲得了一枚一戰勝利紀念章。
記者:喬恩的大學生涯以及畢業后情況如何呢?
巴迪:他中學畢業后進入肯塔基州森特學院學習,在大學生活中迷上了橄欖球和書法,這也使他練就了一手好字。大學畢業后,他先在當地的一支橄欖球隊任教練助理,任教期間,他掌握了與人溝通的各種技巧,以及如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如何讓大家朝著共同目標而努力等社會技能。這一經歷對他后來進入海軍航空兵和陸戰隊部隊后的幫助很大。
記者:那么,喬恩離開橄欖球隊后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巴迪:祖父常開玩笑說,他總是錯過生命中的重要時刻。當一戰爆發時他還太小,等他高中畢業,戰爭卻已結束,而到二戰爆發時,他的年紀卻又太大,不能直接參戰。
在兩次大戰之間的歲月里,由于家族的生意,他過著自由隨性的生活,即使是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也是如此。但到1930年代末期,當二戰首先在歐洲爆發后,他也覺得應該為國家做些什么。于是,他應聘為美國政府的雇員,在俄亥俄州代頓市的軍械部門工作,那里主要生產0.50英寸口徑的航空機槍。這是祖父第一次正式接觸槍械生產的全過程,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他開始對槍械產生真正且濃厚的興趣。
記者:當美國正式參加二戰時,喬恩的年紀已相當大了,他是否想過要參軍呢?
巴迪:他當然想參軍,在美國全面參戰之前,就有一個聯邦軍事招募訓練組到過哈羅茲堡,搜集適齡人員的簡歷,祖父也投遞了簡歷,但他那時已37歲了,自己也清楚被征召的機會很少,事實也正是如此。
記者:我們都知道喬恩最后加入了海軍陸戰隊,他是如何參軍的呢?
巴迪:那時他的一個兒時玩伴錢德勒,已成為聯邦參議員,祖父向錢德勒求助,希望借助他的影響參軍,好為戰爭盡一份力。但錢德勒對他的請求不太情愿,畢竟祖父的年齡確實大了點,當時入伍的都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而他幾乎快40歲了。但祖父的堅持最終打動了錢德勒,在他的幫助下,他如愿加入了海軍陸戰隊,并于1943年進入海軍陸戰隊航空軍械學校學習槍炮修理。在那里,他除了學習各種槍炮修理、維護的技能外,還要應付高強度的體能訓練,以便能通過體能考核。
記者:喬恩從海軍陸戰隊航空軍械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哪兒工作呢?
巴迪:他大多數時間都在派突森河海軍航空站度過,他在航空站成為了修理各種航空槍械的好手,并很快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周邊不少軍事基地有解決不了的槍械問題,都會請他去處理。無論小到一個零件、槍口裝置、槍械的操作和維護問題,還是設計上的大問題,祖父總是盡全力解決。他的工作能力很快得到軍方的認可,這一時期他獲得了多項獎勵并多次得到提升。由于要不斷在各地奔波,軍方甚至為他配發了一張航空優先卡,使他能在需要時隨時搭乘國內航班,甚至在無票情況下也可以搭乘。他也曾給我講過一個趣聞,有一次他在機場出示了優先卡仍被告知無法搭乘,后來才知道有人持有更高優先級的航空卡,那些人是去參與曼哈頓工程(美國原子彈項目的別稱)的技術人員。
記者:1950年代,喬恩的工作情況如何呢?
巴迪:1950年代初期,祖父那時仍在海軍陸戰隊服役,因此得以繼續在軍中發揮作用,主要負責維護、修理軍方的大型武器,比如海軍戰斗機的機炮等。一次,他被請去幫助解決海軍艦載機部隊F7U艦載機機炮在空中射擊時,由于火藥燃氣被吸入發動機導致發動機熄火的問題。當時,協助他解決這一技術難題的海軍試飛員正是約翰·格倫(1921年生,1945年海軍航空學校畢業后進入美國海軍,參加了二戰,共執行過149次戰斗任務,1957年以3小時23分的成績創造了橫貫美國大陸的超音速飛行速度記錄,后被選為宇航員,在美國19 61年5月5日首次太空飛行任務中,謝潑德是正式宇航員,他是替補宇航員)。在詳細分析了問題原因后,祖父設計了一個炮口抽煙導流裝置,將火炮發射后從炮口逸出的火藥燃氣導向發動機的另一側,從而解決了這一問題,這一裝置后來還獲得了技術專利。正是在這次合作過程中,格倫對祖父的執著和專注印象深刻,他們后來成為終生好友。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由于長年接觸各型槍炮,祖父萌發了撰寫一本全面敘述槍炮自動原理和發展歷程著作的念頭,這就是后來被軍事史學界和槍械界廣為稱頌的《機關槍炮》一書的由來。
記者:我一直很好奇喬恩是怎么獲得如此廣博的槍炮知識與資料的,特別是一些外國槍炮及中古時代的槍炮,他是通過什么途徑搜集資料的?
巴迪:答案是美國專利局,祖父很好地利用了專利局的資源。當時專利局可供公眾查閱各種信息和資料,不同槍炮、組件以及槍炮自動原理的資料都能查閱到;而且,歐洲的一些槍炮專利持有人也非常愿意將其發明專利拿到美國專利局來注冊,以保護其知識產權。那時,祖父有幾個助手專門幫他收集、整理這些資料。在研究這些資料及寫作的過程中,他曾發現一些槍炮的專利可能會影響到國家安全,并認為它們應該被設定密級。
記者:我們知道《機關槍炮》這套書多達五卷,一出版就引起轟動,被武器界譽為迄今為止涉及內容最為全面、對各種槍炮原理理解最為深刻的巨著,您能簡單介紹一下這套書嗎?
巴迪:祖父自1950年代初就開始構思《機關槍炮》的寫作。全書分為五卷,第一、二卷名為《機關槍炮:手動、自動及機載槍炮的歷史、演化和發展》,這兩卷主要介紹了近、現代各種槍械和火炮的原理和使用情況;第三卷名為《機關槍炮:二戰及朝鮮戰爭時期,美國及其盟國的全自動槍械系統及速射火炮的發展》,此卷主要介紹了美國及西方國家1940~1950年代所研制、生產的自動槍炮的原理;第四卷名為(《機關槍炮:槍炮自動原理及相關部件的設計分析》,此卷以各種典型的自動槍炮為例,分析各種設計的優劣和戰術性能;第五卷名為《機關槍炮:戰后至越南戰爭時期,美國及其盟國自動槍械、速射火炮和自動榴彈發射裝置的發展》,此卷介紹了二戰后至1980年代前各國槍炮的發展過程,以及各種典型槍炮的原理和設計特點。可以看出,這套書涵蓋的時間段非常長,從火藥大規模運用于軍事之前的中古時代一直到1970年代,特別是二戰后東西方冷戰時期,各類槍炮設計層不出窮,軍用小口徑武器的發展理念也處于不斷調整和變化之中,因此其寫作時間也持續了30多年,一直到1980h代中期,全書才基本完稿,整套書也是先后陸續出版的。在這期間,祖父雖也參與了其他種種工作,但對《機關槍炮》的寫作卻從未間斷。
另外,《機關槍炮》這套書還有一個顯著特點,這也和祖父所從事槍炮維修工作的經歷有關,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航空用中、小口徑速射火炮和機槍領域,對于單兵用小口徑武器涉及得并不多,但他發揚自己的優勢,即他將航空用中、小口徑速射槍炮與單兵操作的輕型自動槍械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和總結,因為相同的自動原理和擊發原理都可同時應用于這兩大類武器。在寫作過程中,美國軍方對他的工作給予了極大支持,無論是信息資源,還是資金援助,成書后亦由軍方出版。
記者:喬恩退役后的生活是如何安排的?
巴迪:1950年代中期,祖父正式以少校身份退役,但很快,他又被海軍陸戰隊召回,以專家身份參與了Mk19自動榴彈發射器項目的開發。那時,他主要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海軍軍械站工作,與比爾·施納德、瓦爾特·卡森等人組成設計小組一起開發。此外,他還參與了20mm/30mm的Mk22小口徑加農炮的開發設計工作。
記者:這之后呢?
巴迪:祖父在槍炮方面的造詣已廣為人知了,他在大家心目中已成為槍炮方面的大師級人物,全美很多武器設計者帶著他們的設計和想法來到肯州拜見祖父,請祖父對他們的設計進行評估,甚至美國政府也不時請他參與新型武器設計的評估,并征詢他的意見。
記者:喬恩也曾參與過小口徑武器的開發嗎?
巴迪:當然,由于他在槍炮設計和維修方面的豐富經驗,美國陸軍“三軍輕武器計劃”(JSSAP)項目組曾請他參與過一種新式軍用步槍的開發。祖父那時正全力寫作《機關槍炮》一書,對陸軍的邀請并不太感興趣,但JSSAP項目組的人反復邀請他,甚至專門請海軍和華盛頓的軍方高層出面來邀請他。我想他們可能認為他出身于海軍,如果海軍出面邀請的話,他可能會同意加入項目。事實上,我清楚祖父一生幾乎都在和大口徑武器打交道,他明白那些安裝在固定發射架上的武器和抵在士兵肩頭的槍械雖然性質、原理相同,但兩者之間還是存在很大區別。對于陸軍JSSAP項目組的執著,他最終還是退讓了,允諾參加JSSAP槍械的設計。對JSSAP新槍,祖父更鐘意槍管短后坐式自動方式而非導氣式自動方式。他認為采用槍管短后坐式自動方式的槍械不存在發射藥殘渣進入槍機系統和以此帶來的槍械零部件腐蝕問題,這對槍械的勤務維護非常有好處。為此,他自己完成了一份設計,他采用一支雷明頓M8槍管短后坐式自動步槍作為原型,該槍最初只可使用0.35英寸口徑雷明頓槍彈,將其改造為發射7.62mm槍彈后,據此再對槍械其他部分作出修改。完成后,祖父帶著它到諾克斯堡參加項目研討會,由于時間限制以及當時資源有限,并未將其繼續完善為全自動槍械,只是作為概念和演示樣品。后來,軍方也并未采用祖父的設計,只是就各種不同的設計和自動機設計向他進行咨詢。
記者:您和祖父喬恩長期致力于自動槍炮的研究和設計工作,那么您知道他最推崇哪位大師呢?
巴迪:毫無疑問,他最敬佩的是約翰·M.勃朗寧。他曾與勃朗寧家族的成員打過交道,并因在槍械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績,從老勃朗寧的孫子那里領取過獎狀和徽章,這也是他一生最珍視的物品。有時,對于勃朗寧時代之后槍械發展再未出現過革命性躍進的現狀,他也會流露出沮喪之情,經常開玩笑說:“也許,我們應該再讓老勃朗寧活過來,看看他的口袋里是否還有另外一種槍械的設計。”
記者:我似乎記得他曾對德國和美國在槍炮發展方面有過自己犀利的評論。
巴迪:是的,他曾在《機關槍炮》中對美國和德國的槍炮設計理念進行過比較和評論。他寫道:“對于德國的軍事傳統而言,他們總是在今天就致力于設計明天的武器;相反的是,我們更習慣于設計制造昨天的武器。”
編輯 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