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它相貌獨特,笨拙可愛,貪吃貪睡,與世無爭。它像一個從遙遠時代蹣跚而來的滑稽明星,拉開漫長的時光帷幕,不動聲色已讓所有見到它的人笑得前仰后合。作為中國人,我對熊貓早已耳熟能詳,卻始終無緣相見。直到今年澳門大熊貓博物館建成開放后,我才第一次見到了真正的熊貓——“開開”和“心心”。
熊貓館
澳門路環島的新亮點
澳門大熊貓館坐落于路環島疊石塘山下的石排灣郊野公園內。這里依山傍海,綠樹成蔭,占地約20公頃,是澳門第一個也是最大的郊野公園。園內有兒童游樂區、燒烤區、野餐區、植物園、動物園、觀鳥園、土地暨自然博物館等多種設施和別具趣味的山間小路。由于環境優美,交通方便,多年來一直是澳門人周末休閑郊游和對青少年進行自然環保教育的一個好去處。
造價約為9000萬澳門元的大熊貓館就在這個公園的山谷內。它占地約3000平方米,館內設有兩個面積均為330平方米的熊貓室內活動區及一個面積約600平方米的熊貓室外活動場。熊貓館的外觀造型新穎獨特,活動場地的圍墻以仿山包裹,營造自然山水環繞。活動場地的設計非常貼近大熊貓的自然生活環境,建館初期便預先移入樹木,加入水池、攀爬木等熊貓喜歡的玩樂設施,還特別設有能自動制冷的人造仿石,即使天氣炎熱,也可以保證適合大熊貓生活的舒適溫度。為了讓室內活動場有充足的自然光,以減少燈光對大熊貓的影響,室內活動場的頂部工藝是一層特制的半透明膜,這也能使觀光廊道上參觀的游客為大熊貓拍照時,盡量少用或不用閃光燈。
此外,熊貓館內還設有熊貓居舍、竹子清洗區、竹子儲存庫、飼料準備室、飼料儲存庫、監控區,以及醫療室等設施完備的大熊貓后勤中心,保證從四川遠道而來的“開開”和“心心”在這里健康無憂。但這個設計獨特、功能完善的熊貓館內找不到相應的名稱和標志,不能不說是個小小的遺憾。
黑沙海灘、竹灣海灘、譚公廟、圣方濟各教堂、媽祖文化村以及聞名遐邇的安德魯餅店,都是路環島吸引游客的地方,但熊貓館的對外開放無疑是這里的一大亮點,它將使更多來此看大熊貓的游客,感受到澳門生態島的美麗與寧靜。
開開心心
國寶在澳門的明星魅力
我去澳門大熊貓館時非常不巧——兩只熊貓正趴著睡大覺!
無奈之下,我先去附近看了有趣的環尾狐猴和白頰長臂猿等珍稀動物,又去看了孔雀開屏和土地暨自然博物館。估計熊貓還未醒來,便沿著“自然教育徑”的路標信步上行。踩著落葉上斑剝的陽光,聽著鳥鳴和昆蟲的交響,看著翩躚起舞的蝴蝶和不時出現的植物簡介,任憑清新的空氣沁入肺腑……微風拂煦間,一個疑似從天而落的巨網驀然出現在眼前,原來這里就是觀鳥園——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大鳥籠。籠內的天然生態環境足以令人贊嘆,可惜我只看到幾只驚起的白鴿。
告別略顯蒼涼的超級大鳥籠走到高處,熊貓館就掩映在滿目蒼翠的山谷之中,而它的對面,則是一片繁忙的建筑工地。據說為了不影響大熊貓的正常生活,施工方特別采取鉆探后就注水的方法控制建筑噪音和粉塵,然后用一種金屬軟管把泥石混合物抽出來運走。
從山上回到熊貓館,一群推著嬰兒車的阿姨已經走出來,一群小朋友正在老師的帶領下列隊進館。我跟在后面走進去,看到兩只大熊貓正在不緊不慢地吃竹子。它們一個坐著,一個躺著,都用一雙前掌抱著竹子吃。館內工作人員輕聲告訴我,躺著那只是哥哥“開開”,坐著那只是妹妹“心心”。拍照間,“心心”起身慢悠悠地走到一個不銹鋼水槽前,把頭扎進去喝水,足足兩分多鐘后才將頭從水槽里拔出來!
回到原位,“心心”繼續坐在那里吃竹子,不過這次是左掌握住一根吃著,右掌還把著一束;“開開”依舊躺在它后面不遠的地方,雙掌捧著一根竹子吃得津津有味。又過了幾分鐘,“開開”終于起身,四平八穩地走到“心心”身邊坐下,但還是互不相看,各吃各的竹子。它們有時從根部吃起,有時從中間吃起,有時用雙掌把著吃,有時用單掌握著吃;吃竹莖時能感覺到它們嚼得非常香甜,吃竹葉時能看到它們左一口、右一口,仿佛是將成串葉子吸到嘴里的。它們貪婪的吃相和憨態可掬的模樣十分惹人喜愛,但從被相機拉近的熊貓神態中,我發現它們根本未將外面視它們為明星的觀眾放在眼里。吃飽喝足之后,兩只熊貓在一起玩耍一會兒,便一前一后,晃晃悠悠地回到它們居舍的門前,轉頭向外趴在那里睡下了。
我忽然感到熊貓的一種境界。無論被稱為“活化石”,還是作為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標識;無論隱匿于竹林,還是被送到喧囂的都市,它們都是那么從容淡定。它們不知道這座小城為它們專門成立了大熊貓基金,發行了大熊貓郵票、明信片和信用卡,也不知道自己在這里有明星般的魅力。面對多變的世界,它們無疑有著永遠坦然樂觀的心態和極易滿足的生存需求。或許,這就是它們能穿越300萬年時空,走到今天的一個原因吧?
看到真實熊貓的感覺和以往看到熊貓的圖文或影視資料完全不同。熊貓不會記載歷史,卻用燦爛的生命書寫了自己的傳奇,我們與它們的交會應該只是一種幸運。也許,“開開”和“心心”以及所有的熊貓都將消逝在未來的時光里,但只要面對過它們的真實表情,只要能理解它們遺世傳遞的靈魂密碼,一種恒久的光輝就會留在我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