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態、觀點、評說,盡收大牛眼底
誰能給校車慘劇遇難兒童的親人道個歉?
11月16日9點一刻左右,甘肅正寧縣榆林子鎮小博士幼兒園接送車,在去往幼兒園路上與一輛翻斗車相撞,造成二十幾人遇難、十余人重傷、余下的人輕傷。讓人極其難受的是,這一輛僅僅核載9人的車子,實際上裝載了64人!沙丁魚罐頭似的塞滿了一車孩子,在發生意外時,是驚人的毀滅性傷亡。
點評:校車嚴重超載是這個慘劇發生的直接原因。之前,全國曾發生過類似的事件,這樣血的代價和血的教訓,為何沒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踏著生命的紅燈尋找悲劇的源泉。當地教育部門、公安部門和安監部門,有沒有查過校車的超載?有沒有進行過乘車安全教育?接送幼兒的校車符不符合安全規定?如果各個部門稍微盡點力,也許這場慘劇就可以避免。
“公考丑聞”折射貧寒子弟上升通道不暢
11月15日晚,山西長治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長治公務員考試第一名考生宋江明體檢不合格被刷”事件公布初步調查結果,認定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對宋江明錄用公務員體檢結論有誤,對該考生重新組織體檢后,其指標符合公務員錄用體檢標準。
長治公考事件峰回路轉,原本因體檢“不合格”被淘汰出局的宋江明,有望獲得該職位錄用。正義雖然姍姍來遲,但最終沒有缺席,宋江明終能討回公道,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勝利,還是輿論的勝利,是公義的勝利。但是,我們必須追問,是誰偏讓正義姍姍來遲?又是誰在浪費社會成本,制造招考丑聞?本來應該公開公平公正的公考招錄,為何給人一種不乏貓膩的印象?
點評:“仙家還是仙家做,哪有凡人做仙家?”“投胎是門技術活,精子決定位子?!彼谓魇且粋€典型的農家子弟,他的成才之路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少平民子弟對權力世襲深惡痛絕,卻無可奈何,只能如此感嘆。不是所有的公考都不公平,但不能否認,公考招錄中存在貓膩現象。宋江明的幸運在于,他可以向正義的媒體求助,最終也有紀檢部門的公正調查,但是,不是所有在招考中蒙冤的人都有他幸運。
“宋基會”的妙用
11月16日,《法制周末》調查指出,近日處于風口浪尖的河南宋基會背景復雜,多方調查無法深入,其管理層多系高官和老總。慈善專家王振耀問道,“一個公募基金會,收入的70%應用于公益。而河南宋基會,收入的70%至80%是限定性資產,是用來投資的。這還叫公益嗎?”
點評:頭頂上戴著“紅帽子”,而腳下卻游走在公益和市場的灰色地帶。官辦慈善基金負責人以退職領導或當權領導家眷為主,他(她)們既深諳官場規則,又熟悉企業心理,常常游走于政商之間,充當權力尋租中介。一手以慈善之名在民間“集資”,一手通過內部人控制的公司投資、放貸,自如騰挪于慈善與金融之間。慈善組織搖身一變為金融平臺,一個極速膨脹卻又面目模糊的“超級公司”。上嘴唇頂天,下嘴唇立地,因而無法無天。
罵記者的食安科長吃了多少“地溝油”
江門蓬江區杜阮鎮一地溝油窩點,3年來村民向政府多次投訴無果。某媒體記者接到村民投訴后,向井根村委會核實。11月15日記者電話向江門市衛生局食安科反映,該科負責人莫錫勛表示“安排人調查了解”,但隨后卻用臟話大罵記者。
點評:日前有報道說,“地溝油”甚至已流入某些政府機關的飯堂。言下之意,在“地溝油”面前,普通老百姓已經和國家公務員們站在了統一受害行列,更表明在疲于監管的食品安全面前,“傾巢之下豈有完卵”,我們在痛斥唯利是圖的不法分子蓄意害人時,也不能不對這位罵記者的官員說一聲,地溝油在危害群眾身體健康的同時,你和你的家人也未必能夠幸免,你這樣對待舉報地溝油生產不法行為的記者,罵其“死人記者”,如果不是和他們“串通一氣”,莫非是“地溝油”吃多了的中毒發作?
姓名:大眼牛
出生日期:2010/12/28
職業:旅行家
所在團體(品牌):《旅游世界》
所在城市: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