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么旅行,要么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我選擇旅行,選擇在郁金香的國度迷醉,只為找尋靈魂深處久違的碰撞與共鳴。
阿姆斯特丹是一座擁有多重身份的魅力城市:它是迷人靈動的浪漫水都,低碳環保的自行車之都,寬容隨性開放之都。游走其間,精彩無限。在這異域風情,會時時刺激我的視覺神經,讓我不知覺間按動手中的快門。
浪漫水都,看“會跳舞的房子”
一直偏愛有水穿過的城市,穿城而過的水令城市有了主線,變得靈動。阿姆斯特丹無疑是我最喜歡的城市,在這里到處都可以看到流動的自然,都可以聽到輕輕的水聲。荷蘭約1/4的國土在海平面以下,阿姆斯特丹的地勢更是低于海平面1-5米,是個典型的“水下城市”。阿姆斯特丹全市共有160多條大小水道,由1200多座橋梁相連,運河貫穿其中,交織出美麗的“水都”風光。在這個渾然天成的水都,靠河兩岸經常會停泊著許多特別船只。它們的船頭、船尾放著不少盆栽植物和各種實用的生活用具,船艙中被布置得簡潔而雅致,又富有藝術性。隨著運河水波的蕩漾,船只也會上下搖擺顛簸,這就是阿姆斯特丹最具特色的“會跳舞的房子”——船屋。運河兩邊目前停泊有近2萬家風格各異的水上船屋。現在這些船屋的主人大多為藝術家、作家以及一些浪漫的年輕人,演繹著小橋流水人家的安逸生活。
運河兩旁的古老房屋依舊保持著17、18世紀等風格,非常的簡約:樓高一般不超過四層,密密麻麻的小門小窗小尖頂。在17、18世紀,政府征收房產稅是按門面的面積征收,精明的荷蘭人為了節省稅都盡量減少正面的面積。因此,阿姆斯特丹形成了這種小門小窗的建筑特色。沿運河緩步前行,慢慢溜達是了解這個城市的最佳方式。
自行車之都,感受車筐里的氣度
盡管是第一次到阿姆斯特丹,我卻并不覺得陌生——因為那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自行車,讓我倍感親切。許多人的車筐里是裝著蔬菜水果,有的裝著鮮花,還有的是一只可愛的小狗。車上的男女老少都有著一種悠然自得的氣度,他們的生活仿佛就濃縮在單車的一停一行間。
阿姆斯特丹有73萬多居民,自行車的擁有量高達60萬輛。在阿姆斯特丹,40%的居民都是靠騎自行車上下班的,市區為其開辟的專用車道總長400多公里。在這里騎車人更像是這座城市的主人。不僅僅因為專用車道和機動車的禮讓,更因為騎車人那種氣定神閑、從容不迫的態度。自行車不僅是這座城市的標志之一,也是她最富有魅力的風景。阿姆斯特丹有不少公用的自行車,因此有時騎車人會將車靠在運河邊的欄桿上,然后瀟灑而去。黃昏的陽光照耀著平靜的運河和欄桿邊的自行車,這樣的畫面讓這座城市充滿了一種慵懶的氣息。
阿姆斯特丹人不尚虛榮,聰明而務實,自行車生活對他們來說再自然不過,低碳和環保的考慮仿佛是他人加諸其上的——這座城市從還是個洼地小漁村的時代開始,地勢平坦,街道狹窄,建筑林立,本就不適合行駛汽車,19世紀引入自行車,就此落地生根。
開放之都,感嘆惹火的重口味
走在阿姆斯特丹的街上,映入眼簾的Coffee Shop比比皆是,不要以為這是喝咖啡或者賣咖啡的地方,這其實是吸大麻的地方。自1976年起,荷蘭政府就把毒品分類為硬毒品和軟毒品。對海洛因、可卡因這些嚴重危害公眾身體健康的硬毒品實行嚴厲打擊。而像“大麻” 這樣不易上癮,通過控制后對身體危害不大的所謂的“軟毒品”,則允許公開買賣。Coffee Shop這種別出心裁的“軟毒品”咖啡館就是生長在這樣特殊的土壤上。
阿姆斯特丹還有著聞名全球的紅燈區,“櫥窗女郎”們穿著性感的內衣或是比基尼,在櫥窗中擺個造型,安詳而淡漠地臨窗而立。這里還有專門的性博物館,陳列的展品從遠古到近代,相當豐富:既有極其珍貴的原始時代的性器官圖騰石雕、中世紀繪有春宮圖片的煙盒,也有維多利亞時代色情小說的插圖。荷蘭人在對待性的問題上,有著一顆平常心,全然一派天真無邪之氣。
阿姆斯特丹的的情色味不只是在紅燈區和性博物館內才有,整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彌漫著曖昧的氣息。我一直不解,是什么使這座城市如此的寬容?有人說是由于這里地勢低洼,阿姆斯特丹人好不容易在海平面下建立了城市,還時時為洪水擔驚受怕,所以格外懂得及時行樂;也有人說是由于填海造田需要外來人的幫助,所以荷蘭人歡迎外來人的加入,也對各種外來事物格外寬容。
不管什么原因,這座城市都以它的大膽與寬容,至少為世界提供了另一種存在的可能性。 編輯 朱國偉
特別推薦:
1.乘坐游船巡航運河是游覽阿姆斯特丹的必備節目,中央火車站前的游船碼頭,每隔15分鐘就會開出一班游覽船。在船上常常可以發現在街道行走時所觀察不到的景色。尤其是阿姆斯特丹的夜晚,運河沿岸及橋上都會點亮燈光,充滿了旖旎、浪漫的氣息。
2.阿姆斯特丹是座文化名城,光美術館和博物館就有60多座。其中較具代表性的都集中在博物館廣場。包括收藏了倫勃朗的《夜巡》及維米爾等其他17世紀荷蘭名畫家作品的國立博物館,以及以收藏梵高作品居世界第一位的國立梵高美術館,還有收藏高更、畢加索及其他印象派名畫家作品的市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