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個揚州深閨的園林——小盤谷。懂她的人,自會讀出她的性子:不張揚、低調(diào)。
她,曾與清朝兩江總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洗盡鉛華后,不露聲色,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歲月老去,初次相遇,她如靜水嬌花,悄悄綻放,默默等待。
懂她的人,自會讀出她的性子:不張揚、低調(diào)。徜徉當中,你會有怎樣的體悟呢,那個揚州深閨的園林——小盤谷。
忙里偷閑,在朋友的邀請下,去了一趟揚州,原想去把著名的何園與個園去一下的。然而,朋友帶我去的,卻是與何園一墻之隔的小盤谷。小盤谷這個詞在我的見識庫里,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詞兒,查詢過后才知道,那里在過去還是大有來歷的。
她曾經(jīng)屬于誰
在揚州市丁家灣大樹巷內(nèi),那個宛如處子、滿是江南風(fēng)情的小園林就是光緒三十年年間,兩江總督周馥的私人宅院——小盤谷。園子始建于清乾隆嘉慶年間,因園內(nèi)峰回路轉(zhuǎn)、溪谷幽深、石徑盤旋而得名。同時,也是這個園子的主人,位極人臣的兩江總督的退隱樂園。
周馥半生馳騁官場,深得李鴻章的信任,并受到徐世昌、康有為的贊譽,素有“海天襟抱”、“耆舊馨香”的美名。試想一個輕浮之軀,無德無才之人怎會成就一方秀園。
主人聲名顯赫,但退隱之園,規(guī)格不大。可園子雖小,風(fēng)味別致,尤其是“以小見大”的套路很是巧妙。
老實說,小盤谷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宅子,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歷史事件發(fā)生地,雖說園子的主人是現(xiàn)存園林主人中官職最高的,但小盤谷的魅力并不全在古代。我去到那里的時候,小盤谷正在修繕中,一群新銳設(shè)計師們在開現(xiàn)場會,而我關(guān)注的是一座百歲園子的真實改變。
現(xiàn)在,那些新銳設(shè)計師們的工作,就是在很好地恢復(fù)園子的本來面目的同時,力求有所突破與創(chuàng)新。他們的工作是有成績的,那些成績是沉默的而又力量的,或許我無緣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卻不能拒絕感受到環(huán)境的那種舒服。我并不懂園林,憑著對美的直覺,我覺得最好的設(shè)計,就是在最好的繼承上做最恰當?shù)膭?chuàng)新,而小盤谷做到了。
就是那種不事張揚、拒絕繁瑣,神韻沁人的格調(diào)。
她的不露聲色
不露聲色,是小盤谷的特色之一。
小盤谷在當年,就是深居在揚州老城當中的。直至今日,養(yǎng)在深閨的悠遠和安靜,反而成就了那種一睹芳容的熱忱。由深居到開放,她依然保持著低調(diào)和不露聲色的性子。那些設(shè)計師們卻不無尊重地將這不露聲色當作了一個寶,他們在重新振作這個百年老宅的時候,也在不斷地詮釋著不露聲色的主題。這個園子正在發(fā)生變化,但故人依然會熟悉她。
因為她的容顏雖經(jīng)百年,卻依然神韻未變,依舊的難得自然。園內(nèi),名作“九獅圖山”的假山景致,臨湖依墻而立,雖是人工,卻以山峰俊美、崖危洞曲,遠近可人的疊山旨趣而成自然之姿。與自然本真的她相識,無論記錄的你、或是凝望的你抑或徜徉的你,都難以避免那種縈繞的關(guān)懷,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處家具,每一點點綴,滿是溫暖而內(nèi)斂的人文關(guān)懷,最符合特立獨行的你。
小盤谷所配的家具是我最喜愛的物件之一。我是江南人,蘇杭的宅子去的多了,不免對于舊蘇杭的園林布置有些倦怠,每每走進有個飛檐翹翹的屋子,總是千篇一律的八仙桌、官帽椅。不能說不好看,只能說江南的園子美的太周正了,單調(diào)而規(guī)范,因為重復(fù)而記不住她們的容顏。
而小盤谷的設(shè)計師卻很好地解決既要不露聲色又不能死氣沉沉的矛盾,在繼承里創(chuàng)新,在莊重中關(guān)懷,這個是小盤谷陳設(shè)給我的印象。不落俗套,不張揚,低調(diào)。
走進小盤谷,叢翠館是不可不去的,東南亞的花梨木茶臺配在青石須彌座上,進去后就有一種知己相約品茗的沖動,氣氛莊重卻不失趣味。柔和的橙色與穩(wěn)重大氣的黑色是燈飾的主色調(diào),配在這以歸隱之名建起的園林中,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恬靜,溫暖而自足。
再遇小盤谷
半年后,又約揚州。獨自前行,再次走進小盤谷,發(fā)現(xiàn)她越發(fā)精致了,依舊小,依舊有趣,假山、小徑、亭臺樓閣間的佇足,頓覺這個江南園子的耐看,雖是舊識,卻因粉墻相隔,轉(zhuǎn)身“又一村”,而覺新穎,景致移步而換,精致卻不重復(fù)。
相比半年前,她更加綠意盎然,有了綠色就有了生機,有了生機就有了情趣,這么好的“胚子”再加上現(xiàn)在的主人巧奪天工的畫龍點睛,整個園子立即靈氣四射,煞是好看。不覺神游園中。
主人不失時機地安排了一個茶敘,在綠意濃濃的小盤谷里品茗論景,自有說不出的一種圓滿。
編輯 邱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