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著朝陽嘆早茶,摩肩擦踵在花市徜徉,而夜間則混跡于夜市的另類情調。于嶺南都會之中,做一回市井野人,偶爾為之,別有一番滋味。
每個人心中都有關于旅行的野望。
翻看廣東地圖,往往第一反應便是廣州的時尚、深圳的繁華、東莞的年輕。但處在繁華的都市,卻總有一種沖動,像保羅·索魯所著的《旅行上癮者》那般,潛行于城市的最深水底,感受繁華都會的隱秘,做一個專注于市井的野人。
一切野望,都可以用心和腳來丈量。迎著朝陽嘆早茶,摩肩擦踵在花市徜徉,而夜間則混跡于夜市的另類情調。懶散,迷亂,還有些放縱,于嶺南都會之中,做一回市井野人,偶爾為之,別有一番滋味。
一盅兩件,嘆飲廣式早茶
“一盅兩件,優哉游哉”,想要在廣州“市井”到底,必須要“嘆”一次早茶。
“嘆”在廣東話中是享受的意思,清早起來,口帶澀味,飲杯香早茶,清凈口腔,提提精神,喚起食欲,再食點心,更能品嘗到各款點心的美味,確實是一種享受。
我們五人一組,一眾潛行,齊聚茶樓“嘆早茶”。喝早茶很便宜,每人吃個二十元已經很飽。就座后,由服務員用推車推到桌前,任君挑選,隨吃隨點,很是方便。
在著名的陶陶居,必點招牌蝦餃,半透明的水晶餃皮包裹兩三只鮮嫩蝦仁,舉箸之前已可略略窺見晶瑩中透出一點微紅,待入口以后輕輕一咬,水晶餃皮特有的柔韌與蝦仁天然的甜脆糅合出鮮美的口感,教人回味無窮。
而各色粥點,如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生滾魚片粥等,皆以綿軟順滑的粥底,配上不同肉魚蛋類,再以香脆蝦片、青嫩蔥花佐之,撒上一小勺胡椒粉,喝來綿糯爽甜,鮮味濃郁。
茶樓,舒適清雅。有單間,有雅座,有輝煌的大廳,有雅致的中廳。包廂內,生意人悄聲談事,臺上則有粵劇聽,三樓還有一副嶺南風味頗濃的對聯,“陶潛善飲,易牙善烹,恰相逢作座中君子;陶侃惜飛,夏禹惜寸,最可惜是杯里光陰”,很有老廣州風味。
想來應是絕大部分廣東人喝早茶時的心理寫照吧。
胸有猛虎,花市細嗅花香
英國人西格夫里·薩松詩云,“我胸有猛虎,在細嗅薔薇。”
放到市井野人的旅行觀里,便是再粗獷的城市生活,也要有花香陪伴,這才能盡顯自然之意。
保羅·福塞爾在《格調》一書中,這樣描述上流社會起居室:“起居室內必然會有鮮花,中產階級家庭主婦們稱為‘新鮮的花’,以有別于其他塑料花。”而如果僅以此條標準來衡量,卻會發現廣州家庭大都可以入圍“有格調的上流社會”,因為對花城的人們來說,家中常年能看到新鮮的香水百合、康乃馨、玫瑰……鮮花,在這里卻已不算是稀奇玩意。
想要盡覽“最廣州”的羊城花市,便要專門挑在過年期間,逛逛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臘月二十九,“潮涌動花似海,笑臉相迎滿街春。”我們去的時候人很多,但是人越多才越感覺到過年熱鬧的氣息。
凌晨3點多,早早來到市場時,我們突然覺得眼前的場面跟夜市沒有任何區別,還是花團錦簇,人聲鼎沸,買家在花叢中穿梭,花檔檔主的臉上也沒有困倦和焦慮,很平和地看著買家挑過來撿過去。
我在花市里買了株橘樹和一根桃枝,因為粵語中“橘”與“吉”同音,圖的就是一個吉祥。而買桃枝也不是為了交桃花運,乃因“紅桃”與“鴻圖”同音,寓意大展鴻圖。
佛曰:心中有蓮花,你眼前就有蓮花盛開。逛花市,還要記得帶上另一雙眼睛,一架好的相機,因為拍到的不僅是風景秀麗,更有美眉
194629be07ec54dadf1d6c1d36070d2049e6b7098d1ddb33cda55f4b130df2b8晃眼。人美花美,摩肩接踵之間,或許桃花之運,便悄然來到。
一江兩岸,月光下的另類情調
廣東的夜市生活非常有特色,也是“最市井,最野人”的休閑時刻。而想要感受夜市生活,目前廣州最具吸引力、媲美香港蘭桂坊娛樂“新蒲點”的芳村白鵝潭風情酒吧街,則不容錯過。
“十里樓臺千頃月,幾曾歌舞讓姑蘇。”——這是清《竹枝詞》里描寫白鵝潭古時繁華盛景的句子。“我們都把青春給了白鵝潭”,據說這里曾經是無數廣州80后迷失與狂亂的地方。
不過如今的白鵝潭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如果不是身邊的朋友提醒,我已經記不起兩三年前白鵝潭酒吧街當年酒吧林立的情景。如今的白鵝潭酒吧街秉承了歐洲古典主義建筑風格,每家酒吧均為2至3層歐陸風格建筑,高塔、鐘樓和水塔風車等獨特建筑錯落有致。風情酒巴街的燈飾也別具一格,每棟房子的色調各有特色,卻又和諧統一。
在被稱為廣州三里屯的白鵝潭,無論游客懷著什么心情,都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地方。要快樂,要發泄,要高談闊論,那里有足夠的啤酒、小吃還有音樂;要談心,要約會或者獨自痛或者快樂著,溫馨豪華的包間也仿佛能讓人遠離塵世的煩惱。
除了幾個別具特色的酒吧外,白鵝潭酒吧街也集中了一批新老美食餐館,有特色粵菜館,也有佬湘樓、小紅牛等飲食連鎖店,更有好幾家快餐類的面食店、特色砂鍋粥大排檔等。
走在街上,發現沒有露天酒吧,也沒有以前光怪陸離的感覺,取而代之的是露天大排檔,它們的生意挺火。沿江地段涼風習習,我們坐了下來,三五知己吃喝聊天,很是愜意。
“兄弟為我死,我為兄弟生”的江湖已經遠去,但是這里另類的情調,還是不容錯過。 編輯 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