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私營銀行正吹大泡沫
當有人讓廣州一家大型私營銀行經理形容一下自己的商業模式時,他回答道:“機會主義?!?br/> 這正是問題所在。起初,中國的私營銀行填補了國有銀行留下的缺口,向國內具有活力、但亟需現金的中小企業貸款。它們的運營模式更像一個投資俱樂部——在當地放貸,并清楚自己的風險。
但這一良好的初衷,卻被中國長期存在的流動性過剩問題逐漸弄變了形。私營銀行如今正催生著一種泡沫——類似于過去10年西方出現的泡沫。
私營銀行之所以能夠成功,原因顯而易見。它們可以在1到2天的時間內,對貸款做出決定,而且它們的行政成本估計僅為國有銀行的五分之一。這主要是因為它們在當地放貸。對于一個遭遇周轉資金問題的中小企業,速度尤為重要。
然而,中國人民銀行堅持不懈的貨幣政策收緊操作,卻導致了灰色貨幣市場利率的飆升,灰色貨幣市場月利率已飆升至3%到6%,而且往往還會更高。
私營銀行的貸款正越來越多地轉向投機目的,這些業務的收益率自然也更高。商業地產就是其中一項。但我同樣也聽到過寶石與其他稀有物品。在南部省份福建的龍巖市,甚至有證據顯示,一些國有銀行雇員利用權限,辦理用于一些私人用途的貸款,然后將這些錢存入私營銀行,從中套利。
從中可以看出,即便是擅長行政收緊的中國央行,也難以阻止國內過剩的流動性被用于投機目的,而且是在實體經濟的信貸資源逐漸枯竭之際。
中長期貸款在國有銀行貸款中所占比重自危機以來增長了8%,這一事實再次表明,即使國有銀行是在放貸,發放對象主要還是其他國有機構。其結果就是系統性風險加大,因為私營銀行加大了它們對失衡(主要是房地產行業失衡)的敞口。而我們對這些銀行知之甚少的事實,只會進一步加劇這個問題。(貝哲民)
中國財政收入將破10萬億
數據顯示,前8個月全國財政收入74286.29億元,同比增長30.9%。由此測算,今年財政收入將突破10萬億。財政收入30%左右的增速和全年超過10萬億的預期使很多人擔憂我國財政收入增速過快,有分析認為,這或將抑制居民和企業的積極性,并導致國富民窮。(李蕾)
二手房交易步入高稅期
由財政部、國稅總局主導的“應用房地產評估技術加強存量房交易稅收征管”工作完成試點,并已向全國非試點城市擴展,這意味著全國存量房交易稅負將明顯上升。二手房交易環節涉及稅種有契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和印花稅。(王長勇)
中小企業倒閉潮蔓延北方
今年以來,南方一些省份中小企業出現的一些困境,如今已傳導到北方地區,不少企業瀕臨破產、倒閉邊緣。多重壓力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