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零年的婚事》馬步升 著作家出版社2011 年1 月版定價:32.00 元
馬步升總是以個性化的方式,表達他對現實與歷史的解釋,表達他對于人性的深刻感悟和體察,表達他對文學應該關心的問題的深刻思索。
《一九五○年的婚事》的敘述地在“子午縣”,富有濃郁的隴東地域特色。子午縣縣長馬趕山15歲參加紅軍,在血與火的斗爭中,為革命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一名老資歷的革命者,新中國成立后,擔任子午縣第一任縣長。馬趕山走到哪里都不缺女人,因為他有赫赫戰功,又是位高權重的縣長。地委書記祁如山更是一位老革命者,他將投奔革命而來的美貌知識女性當晚就占有了,演繹了所謂“英雄美人”精彩一幕。可是,那些沒有職權的老兵卻依然打著光棍,忍受著孤獨與寂寞的煎熬。兩種情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馬趕山、祁如山如果單從表面看,是兩位具有錚錚鐵骨的英雄人物。但是,透過這些表象,從深層去看問題的本質,我們才能體會到作者的良苦用心,馬步升是用反諷的藝術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馬趕山、祁如山們越是豪爽、越是權傾一方,反而顯示出他們的狹隘與恣肆,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只是代表了極少數人的利益。馬趕山、祁如山的英雄壯舉和感情發展到了極點,往往會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現出來,他們的這種行為恰恰和廣大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馳,在這樣的敘述中,作者完成了對英雄人物的解構t6pOkbT1h5nLVjx2PjpFlw==,他們由革命英雄和革命功臣,一步步蛻變為謀求私利的利益集團。
透過革命與婚姻,作者用文學的表現方式,展示的是史家的眼光與境界。把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放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去審視,我們在肯定革命成績的同時,應該反省革命成功之后存在的種種問題。而這樣的反省與思考,對今天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有著深遠的警示意義。這樣的寫作需要勇氣、良知和擔當。中國當代文學中充斥了太多頌揚革命與英雄的作品,這些作品或多或少遮蔽了歷史的真相,也把讀者引向“一片光明”的誤區。從這個意義上講,《一九五○年的婚事》是有其獨特價值和貢獻之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