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生
(哈爾濱寅易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0)
施工時多層磚房通常會發生開裂現象。房屋建成后一年.有的2-3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后。墻體產生裂縫,裂縫的形態有斜縫,垂直裂縫。水下裂縫,八字縫等,影響了建筑的功能和美觀,嚴重的導致結構安全度降低,抗震性能差。因此防止磚墻開裂十分重要。
砌體結構是我國應用較廣的房屋建筑,在多層住宅中有廣泛的應用。隨著住宅建筑商品化,為了滿足其基本功能和它的特殊性,對建設和設計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住宅建筑已從過去的單一滿足使用安全功能延伸到滿足視覺安全功能,在規定的使用年限內不出現建筑病害。住宅建筑中出現的裂縫問題便是其病害之一,墻面裂縫引起建筑飾面受損、脫落,影響建筑物的裝飾和使用效果,嚴重的會給使用者造成心理上的恐懼。
砌體結構房屋墻面裂縫的產生原因有以下幾種:①地基不均勻沉降;②結構荷載過大;③材料質量差;④施工方法不當,施工質量低劣;⑤自然界溫度的影響;⑥設計構造措施不完善等。對于前①~④項原因在相關的設計、施工規范文件中已有了具體規定,只要嚴格執行,即可以避免。對于后兩項原因,現行的結構設計規范還沒有提出具體的計算方法,只是依照設計者的實踐經驗和對建筑結構裂縫的認識程度,采取一些構造措施來保證。這些因素往往容易被設計者所忽視和疏漏,須引起高度警惕。本文主要談一談由溫度原因引起裂縫的控制措施。
2.1 施工速度過快,有的一周一層,甚至更快,此時砌體的強度尚未達到設訓強度,且地基快速變形,土應力調整滯后,使地基土過早產生沉降不均勻。導致在砌體內部已產生過大的初始應力和應變,形成潛在的裂縫因子,主體完工裝修,居民入產后.進一步加載.裂縫因子發生作用,導致墻體開裂。
2.2 砂漿未充分攪拌,和易性差,操作時。飽滿度不夠,水下灰縫厚度不均勻,造成砌體強度下降。
2.3 砂漿強度不符合要求,如砂子含泥量較大,不均勻,不嚴格訓量,配合比不準,甚至根本未采用施工現場材料進行試配,由實驗室來確定配合比,僅依據某些資料提供的參考配合比施工。
2.4 施工工藝錯誤。砌體施工縫處留直,甚至陰搓。澆筑構造柱時,外檐墻無支頂,由于流動狀混凝土的側壓力造成外墻向外傾斜,形成窗洞口下角部水平裂縫。
2.5 夏季施工磚缺乏浸水,水分過早被吸收,水泥水化反應不足。在冬季,機磚內吸收水分,未注意砌體蓄熱保溫,導致發生凍脹,嚴重時產生凍脹裂縫。
3.1 基礎剛度和強度不足,甚至內縱墻基礎末拉通,從而造成房屋整體剛度較差,而導致整體彎曲變形過大。
3.2 建筑物過長,內縱墻過少,在垂直荷載作用下,整體彎曲變形過大,產生墻體開裂。
3.3 外墻設置暖氣爐窯,墻體局部減薄,該處室內外溫差增大。墻體易開裂墻采用240墻,外保溫措施不滿足熱工要求,外墻的內外面溫差梯度較大。
3.4 門窗洞口開得過寬,房屋整體剛度和強度下降,洞口部位應力集中加劇。
3.5 進深梁或具他支承梁跨度過大,墻體局部承壓承載力不足,或砌體對梁端的約束變形不協調造成墻體水下開裂。
3.6 電線及具他管線暗埋在墻內處理不當,造成局部墻體強度減弱。
由于多層砌體屬于脆性結構,其抗壓強度一般比較高,而抗拉強度比較低,在剪切應力超過其抗剪強度后首先表現的就是與主拉應力垂直的斜裂縫。
在大多數情況下,斜裂縫主要在墻體開口處、轉角處、縱向外墻兩端出現的概率比較高,如:門窗洞的轉角、窗問墻、外強與內墻的交接處。裂縫的表現形式一般為:裂縫往往通過窗口的兩個對角,且窗口處裂縫較寬,向兩邊逐漸縮小,在縱墻上呈現為正八字形,在靠近平屋頂下的外墻上或者在內橫向隔墻上和山墻上的斜裂縫一般也呈八字形,有時也成對角"X"形,裂縫跨越水平灰縫和豎直灰縫甚至橫穿砌塊而延伸。
由于砌體結構的抗拉強度和抗剪強度比較低,而且不均勻,外墻上的斜裂縫往往與水平裂縫互相結合出現,形成一段斜裂縫和一段水平裂縫相結合的混合裂縫,水平裂縫有時沿灰縫錯開使人們錯誤地認為是斜裂縫,造成原因分析錯誤和處理方法失當。
這種裂縫常出現在窗臺墻或窗洞兩個下角,有的出現在墻的頂部,上寬下窄,窗臺墻豎直裂縫多數出現在底層,二層以上較少發現。裂縫一般在施工后不久就開始出現,并隨時間而發展,有些要延續數年才能穩定。有些建筑物在承重墻的中部出現豎向裂縫,上寬下窄,比如: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或相鄰結構變形等原因而承受負彎矩作用的墻體。
砌體結構的裂縫形式多種多樣,有的建筑物裂縫形式單一、走向規則、寬度有規律,一般引起這樣裂縫的原因也比較明確簡單;而有些裂縫形式多樣且走向變化,不同部位寬度規律不明顯,一般這樣的墻體裂縫原因也較為復雜。
在工程設計中,設計者大都習慣于從強度方面考慮問題,而忽視了溫度這一導致裂縫的主要因素。結構設計中首先考慮的是滿足在承載力、抗震、風荷載條件的強度要求,如在選擇砌塊及砌筑用砂漿的強度等級時,一般是底層砌體選用強度較高的砌塊和砂漿,樓層越向上選擇的砌塊及砂漿強度等級越低,建筑頂層及女兒墻甚至選用MU10磚、M2.5砂漿砌筑。這種習慣作法雖能滿足重力荷載作用下的強度要求,但遠不能滿足頂層砌體在溫差應力下所需要的強度。為此,控制砌體結構溫度裂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提高頂層及女兒墻砌體的強度,以加強整體抗剪能力。砌體受剪破壞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沿灰縫破壞,另一種是沿灰縫及砌塊破壞。砌體結構的抗剪強度計算公式:
V≤(?v+αμσο)A
式中,V為截面剪力設計值;?v為砌體抗剪強度設計值;a和μ分別為與荷載類別、砌體類別相關的修正系數。σo永久荷載設計值產生的水平截面平均壓應力;A為水平截面面積。
根據計算公式,砌體結構的抗剪主要取決于砌體的抗剪強度?v,而?v的高低又取決于砌體砂漿的強度等級。在工程實例中,砌體溫度裂縫多是沿砌體水平灰縫或階梯形灰縫發生的,即為砌塊的強度高于砂漿的強度所致。為此頂層砌體所用的砂漿強度等級不得低于M5,且必須為混合砂漿。
控制砌體結構墻體溫度裂縫應從其特性人手,采取相應措施,減小溫差應力,增強墻體的抗裂能力用已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來預防溫度應力造成的影響,使砌體結構墻體裂縫得到控制和減輕。
[1]閆景臣,于文林,丁毓命,翟健飛.多層建筑墻體裂縫的成因及防治.山東省邱集煤礦【期刊】山東煤炭科技.200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