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松女牙
(安徽省皖河長江河道管理局,安徽 安慶 246143)
同馬大堤皖河段堤頂公路原設計為防汛專用道路,但由于沿堤及其附近一些企業和碼頭的存在,使堤頂公路事實上承擔了普通道路的功能,堤頂車輛每天往來穿梭,其中不乏眾多重載、超載車輛。盡管在堤頂設置了鋼筋混凝土隔離墩防護措施,但仍因種種原因使隔離墩失去了防護作用甚至被人為惡意損壞。因為堤頂公路常年超負荷運轉,使大部分堤頂瀝青混凝土路面出現了塌陷、斷裂損壞,路面坑洼不平,積水嚴重,出現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愁眉現狀。這樣的路面,不但給堤防安全和汛期搶險車輛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也影響了堤容堤貌和河道管理部門的自身形象。雖然破損路面幾經修整,但終究治標不治本,也因此,同馬大堤皖河段堤頂公路的管理成為安徽省皖河長江河道管理局堤防管理上名副其實的老大難問題。
2.1 堤頂路面結構設計
堤頂公路當初的設計是防汛專用道路,不考慮社會車輛特別是重載車輛的通行。但事實上,自1998年堤防加固工程開始實施以來,皖河農場、安慶市大觀區??阪傉w經濟發展較為迅速,沿堤及其附近企業、碼頭及個體戶的各種業務量大幅增長,相應的車輛運輸頻率成倍增加,而堤頂公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它們的生命線。然而當初在設計時,未考慮這一實際情況,路面結構分別為12cm、1cm、4cm的水泥穩定層、乳化瀝青下封層、瀝青混凝土(或瀝青碎石)面層。很顯然,事實證明這樣的結構設計是無法承受車輛重載的。
2.2 沿堤及其附近企業、碼頭貨運、運沙車輛無節制的超載超限通行
因為堤頂公路的結構設計是不考慮重載車輛長期通行的,所以,經眾多超載、重載的車輛長期負荷沖擊,堤頂路基的薄弱部分混凝土就先期出現了斷裂,在地表水通過這些路面裂紋的侵蝕作用下,斷裂處周圍的土路基就會因含水量增加而使承載力下降,使路面混凝土相繼斷裂甚至塌陷,隨著時間的推移,斷裂塌陷處越來越多,直至使整個堤頂路面“體無完膚”。
2.3 多種因素的制約使堤頂公路的管理難以真正落實到實處
《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六章第四十二條規定:受益范圍明確的防洪工程,河道主管機關可以向受益區內的工商企業、農場、農戶、城鎮居民和個體經營者,收取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其標準應當根據工程修建和維護管理費用確定。針對《辦法》,同馬大堤皖河段堤頂道路作為防洪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沿堤企業、碼頭、個體戶的發展壯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就是這些企業、碼頭、個體戶發展壯大的生命線。然而,企業發展了、個體戶發達了,但有相當一部分卻是以損害堤防安全為代價換來的。因此,依據《辦法》規定,沿堤各受益單位有義務繳納一定的堤防養護費。然而,在要求沿堤企業、碼頭的業主及個體戶按規定繳納堤頂公路養護費時,常常遭到各種理由的推諉、扯皮,甚至于政府某些部門也以社會和諧,經濟發展為由對河道部門正常的堤頂公路管理行為進行干預,眾多的因素制約使管理單位對堤頂公路車輛通行管理束手無策。
3.1 管理方式
堤頂公路自2001年建成以來,先前因為有隔離墩的防護,堤頂重型車輛相對較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隔離墩在一些“技術高超”和“韌勁十足”的司機屢次碰撞和車廂的推擠下,出現了裂紋直至斷裂最后至形同虛設,,這樣以來就使堤頂道路完全對所有車輛敞開了大門,而作為堤防管理單位,目前尚無上堤執法權,即使管理人員上堤巡查時發現堤頂公路有重、超載車輛通行,也只能望“車”興嘆,因此也就出現了“年年修,年年壞”這一管理難題。
3.2 維修方式
考慮到堤容堤貌的管理要求和堤防維修養護經費相對缺乏這一矛盾。目前,對損壞的堤頂公路基本上是按照“哪里損壞修補哪兒,斷幾塊板子修幾塊板子”的原則來進行的。在維修時,因施工作業面有限,原先被損壞的達不到規定壓實度的路基土(或換填土)無法用大型壓實機械碾壓,從而使路基承載力達不到相應的壓實度要求,甚至于在局部路基因為連小型機械都無法碾壓到而形成了薄弱部位,這樣維修后,即使原先破損的瀝青被新澆筑的瀝青所代替,其充其量只是換了件“外衣”,實際上在返修的過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埋下了新隱患。
隨著經濟的發展,近年來沿堤內外的企業、碼頭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是貨運車輛的大幅增加,車輛載重噸位也越來越大,本已傷痕累累的堤頂公路成了沿堤企業、碼頭“當仁不讓”的貨物進出通道,如此一來,就使本已傷痕累累的堤頂公路更加不堪重負,從而加速了老化的進程。當地的經濟發展離不開這些沿堤企業、碼頭的發展壯大,而現在的堤頂公路又不具備承擔普通道路的功能,堤頂道路的頻繁損壞,又反過來給這些通行的車輛和行人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本人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4.1 考慮與交警部門攜手合作
整治車輛的超載超限是交警部門的職能,長期以來堤頂公路因其特殊性,行駛的各種車輛一直是交警部門管理的一個“盲區”,攜手交警部門對堤頂公路上的超載超限車輛進行管制。堤頂公路上有交警的身影,對那些經常重載、超載的司機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促其不敢擅自超載重載。
4.2 積極爭取堤防管理人員享有執法權因為無執法權,使得堤防管理人員無法對各種社會車輛特別是各種重載、超載車輛進行有效的管理。而獲得執法權后,通過管理人員的因勢利導,車輛來往穿梭現象將會大為改觀,堤頂公路也將逐步恢復其防汛專用道路的功能。
4.3 堤頂公路的維修要考慮滿足現行車輛通行負荷的要求
4.3.1 在對損壞的路基土進行翻曬或換填后,因現場作業面狹小,限制了大型碾壓機械的使用,在通常的維修中,僅用小型挖掘機或用人工夯實來對路基土進行壓實,這樣的壓實工具壓實的路基是難以承受重達幾十噸車輛荷載的,因此可考慮采用延長施工時間的方法來使路基土達到相對高的密實度,具體做法是:用小型機具壓實后灑水浸濕土路基,待水滲入土壤內空隙后一段時間,土體就會自然沉降一部分,然后視沉降后的路基高程考慮是否再回填部分土,壓實后再灑水浸濕路基土,如此反復,經過數個工作日的自然沉降和溫度蒸發后,土路基就會達到相對較高的密實度,從而提高地基的超載力。
4.3.2 路面瀝青混凝土是直接抵抗車輛對道路的沖擊力和水平力,現在堤頂路面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5,其抗壓和抗折強度是難以達到抵抗眾多重載車輛反復負荷沖擊,所以返修時將瀝青混凝土強度等級提高為C30,可使維修后的再損壞幾率有所降低。
同馬大堤皖河段堤頂公路管理的老大難問題是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而長期形成的結果,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部門、各單位的群策群力,共同努力。
[1]于振山,劉佰華,徐清靈.淺議黃河堤頂道路預防性養護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0年33期.
[2]陳忠.堤防道路瀝青路面損壞成因及維修養護措施[J].山東黃河網,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