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君
(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喇嘛甸鎮政府,黑龍江 大慶 163000)
淺論水庫維護加固技術
張廣君
(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喇嘛甸鎮政府,黑龍江 大慶 163000)
本文主要闡述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存在的問題,并研究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問題解決措施。
水庫;病險;問題;加固;措施
許多水庫存在著防洪標準偏低、達不到有關規范和規定要求以及工程本身質量差、工程老化失修等問題,形成了大量的病險水庫,工程不能正常運行,嚴重威脅著下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或不能充分發揮其興利效益。受資金的影響,絕大多數水庫缺少正常的維修改善,工程不可避免地發生老化失修,以致新的險庫又不斷出現。
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在建設程序上,已比較正規化、程序化,所有工程均按分級管理層層審查。但有些典型病險水庫工程從一開始運行就被診斷為病庫,甚至數十年來一直就未停止過除險加固工作,但卻一直沒有被治好過?;鶎铀麢C構因資金問題,不能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機構對病險水庫存在的隱患問題進行探查,不能“對癥下藥”,致使這些病險水庫經數次處理仍未能徹底根治。
病險水庫加固工程投資大,周期長。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各級政府均有配套資金的計劃,但基層政府往往因為資金緊張,配套資金根本到不了位,有多少錢干多少錢的活,致使除險加固工程無法按照原計劃完成。
工作不能高起點依托科研、設計、施工、大專院校等方面的技術力量,不能將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藝運用到工作中來,致使除險加固工程科技含量低。
除險加固工程由于資金緊張,行政領導為了節省資金往往要求技術人員從一開始設計就只考慮工程安全,不讓考慮增容和恢復庫容問題。基層專業技術人員不敢做主,致使除險加固不能與增容效益發揮相結合。
除險加固工作往往行政領導說了算,基層專業技術人員不敢做主,又不能堅持自己的主見。除險加固鑒定工作中鑒定人員往往將病看大,將一些問題說得很籠統,對某些問題界定有些含糊,造成具體工作人員理解出現誤差,在技術把握上存在一定的困難。
為防止出現一邊除險、一邊出險,舊帳未還、又添新帳的被動局面,病險水庫加固后,要盡快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運行的責權明確、管理科學的水庫管理新機制。在病險水庫加固工程建設之初,應確定實行建設與管理統籌結合的新型建設管理體制。投資多元化、產權明晰化、供水供電價格商品化、水庫服務有償優質化,增加現有水庫管理經費,加強對水庫調度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及水庫調度水平。建立并嚴格遵守水庫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及細則,走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
2.2.1 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專業機構對病險水庫存在的嚴重隱患進行探查。病險水庫的隱患多,由于沒有“對癥下藥”,致使歷經數次處理,仍未能徹底根治。這就需要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專業機構對這些隱患進行專題調研,找準隱患部位,分析產生原因,提出處理措施。
2.2.2 水庫大壩安全鑒定工作。1995年水利部頒發了《水庫大壩安全鑒定辦法》。在病險水庫加固工作開始時,大壩安全鑒定主管部門應組織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等方面的資深專家,嚴格按此辦法全面準確地查找出水庫存在的各種隱患,實事求是地確定水庫的安全類別,科學而又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固措施或建議。
2.2.3 除險加固應與增容和恢復庫容同時考慮。許多病險水庫因存在安全隱患,汛期只能降低水位運行,調蓄能力大減;有些險庫淤積嚴重,直接影響效益的進一步發揮;有些險庫,只要采取一些投資不大的工程措施,就可新增部分庫容。在水庫的病險得到有效排除的前提下,增容和恢復庫容是提高水庫自身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效途徑。
2.2.4 除險加固應與綜合利用及管理設施的改善相結合。病險水庫由于修建時客觀條件的制約以及建成后投入的更改、維修資金不足,普遍存在著防汛調度系統、水情測報系統、防汛道路及防汛物資倉庫等管理設施不能達標的問題。
2.2.5 努力提高病險水庫加固的科技含量。工作應思路新、起點高,廣泛采用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藝,力求體現先進性、科學性和經濟性。在病險水庫加固時,應通過各種途徑收集這方面的信息,廣泛依托科研、設計、施工、大專院校等方面的技術力量,加以推廣應用。堅持加固與提高、加固與技術進步相結合,力求在病險水庫治理的技術方面有所突破。
2.2.6 除險加固前要進行效益分析。水庫除險加固目的有兩個:增加水庫的安全和進一步挖掘水庫自身潛力。因此,其效益主要有社會效益(防洪保安)和經濟效益。
病險水庫加固工程投資大、施工時間長、社會效益顯著,應以公共投入為主。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各級政府都應建立相應的專項治理資金。但是,要加快病險水庫的治理步伐,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夠的,必須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投資體系。為此,建議根據病險水庫加固的現狀和各地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融資政策:將大型險庫加固列入基建項目,由國家投資;對位于經濟發達地區或水庫加固后經濟效益較好的中型險庫,可利用貸款、發行債券及股份合作等方式籌資加固;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或主要體現社會效益(防洪保安)的中型險庫的加固,應以國家投入為主,地方為輔;至于小型水庫的除險加固,則應以地方投資為主,國家可給予一定數量的補貼或采用以獎代補的政策。同時,結合病險水庫治理,積極穩妥地開展好小型水庫的產權制度改革。
2.4.1 強化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的核心是合同管理。在項目管理上要以項目法人為主體,項目法人向國家和各投資方負責,咨詢、設計、監理、施工、物資供應等單位通過招標投標和履行經濟合同為項目法人提供建設服務的建設管理新模式。項目法人負責按項目的建設規模、投資總額、建設工期,實行項目建設的全過程管理。項目主管單位要加強對項目法人組建、項目報建、招標投標、質量監督、主體工程開工、項目驗收等各個環節的監管,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保證工程建設順利進行。
2.4.2 實行招標投標制
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的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設備材料采購等,一般情況下應由建設項目法人依法招標,擇優選定。在招投標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專家庫評標的作用,堅決打破地方保護和部門保護的壁壘,杜絕行政干預,嚴懲腐敗。禁止無水利資質和低資質單位承擔與其資質不相適應的項目。要抓好《招標投標法》貫徹落實工作,強化招標投標各個環節管理,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2.4.3 落實監理制度
項目法人通過招標方式確定監理單位后,監理單位即可進行工程現場管理,依據合同從事進度、質量、投資控制,進行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嚴格管理施工項目,確保工程質量。
[1]師忠耀.加強水利工程施工項目管理的思考[J].水利技術監督,2010.
[2]翟浩輝.水利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基本保障[J].求是,2005.
TV6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