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學英
(桂林市市政工程總公司,廣西 桂林 541003)
瀝青路面是用瀝青材料作為結合料輔筑面層的路面的總稱,它適用于各種交通量的道路,由于用瀝青為結合料修成的路面呈黑色,故又稱為黑色路面。瀝青路面由于使用了粘結力較強的瀝青材料,使礦料之間的粘結力大大加強,從而提高了混合料的強度和穩定性,使路面的質量和耐久性都得到提高。城市道路的質量主要涉及道路的平整度、強度和剛度。影響道路質量的因素很多,有設計方面的因素,有建材的品質因素,有施工的因素,而施工質量又與施工人員的責任心、技術素質,以及機械操作、施工工藝等有關。總之,道路最終的質量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質量的好壞是各種因素的綜合反映。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準備階段內的主要工作有:熟悉設計圖紙,人員配置,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拌和場設置,材料準備等。
2.1 熟悉設計圖紙,招標文件及合同規定。熟悉設計圖紙,招標文件及合同規定是準備階段的首要任務,通常由技術人員及項目經理部主要負責人去做。
2.2 材料的準備。在瀝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的準備階段,原材料的質量檢查應當是質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內容,因為原材料的質量是影響瀝青混凝土路面質量的根本因素。在這階段應當對選定的石料、礦粉、瀝青按照規范的規定和設計要求進行質量檢查,主要檢查石料的強度、級配、耐磨性、含泥量等指標,對瀝青材料主要檢查三大指標的合格情況等,對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堅決不允許使用。同時,對石料、礦粉的選定還須考慮到采石場的產量,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具有大規模、機械化施工的特點,日生產量大,如果因為原材料的供應不足而影響施工日進度,這實際也對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質量造成影響。在此基礎上進行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工作。而對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必須進行同步進行驗證,需要強調的是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一經確認便不得隨意更改,應嚴格按照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確定的石料、油石比、級配進行生產施工。
2.3 設備的安裝調試。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質量及產量,與所選瀝青混凝土拌和設備有重要關系,拌和設備要能滿足工期的要求及工作的連續性要求。總之,設備在選型E要以故障率低且性能優越為宜。
2.4 工作面的提供。瀝青混凝土面層是鋪筑在剛性的基層之上,基層的強度、平整度、彎沉的大小,對瀝青混凝土面層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提供-個整齊、干凈、有足夠強度的工作面是必須的 基層上面要灑布一定數量的透層油,瀝青混凝土各面層之間要灑布粘層油。
3.1 瀝青混合料的拌制
3.1.1 瀝青混合料拌制施工
3.1.1.1 拌和溫度。拌和時瀝青的溫度在160~1700C左右,由于常溫的礦粉是與礦料同時加入的,為保證礦料的拌和溫度,礦料的進料溫度控制在175~1900C,混合料出廠溫度以155~1700C為宜。
3.1.1.2 拌和料不得使用回收粉塵,粉塵必須排放出去。用于生產瀝青混凝土的礦粉必須存放于拌和機石粉灌中,保持干燥,呈自由流動狀態。
3.1.1.3 工地試驗室每天對拌和物性能、集料級配和瀝青用量進行抽樣檢驗2次,拌和料各項性能指標必須與試鋪合格產品相符。
3.1.1.4 拌和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結團成塊或嚴重的粗細料分離現象,嚴禁不合格的產品出場。
3.1.1.5 生產瀝青混合料所需集料 (尤其是石屑)應堆放在干燥處儲存,多雨潮濕氣候時,應當準備好防雨的工具覆蓋在集料上,使集料在使用時能保持干燥,當細集料需要量少又受雨潮濕使冷料倉供料困難時,盡量不按排施工。
3.1.2 拌和質量檢測方法
工作人員在旅游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要具備較強專業素養,可以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問題。對于在職人員要定期組織培訓,讓他們學習最新理論和技能,不斷優化自身知識結構,對信息化技術更加了解。考慮到行業長遠發展,要面向社會招聘人才,堅持擇優錄取原則,為內部注入新鮮血液,建立起一直高素質人才隊伍。信息化技術是日新月異的,所以要樹立起終身學習意識,才能不斷提高自身水平,適應旅游業發展的需要。實際中遇到難題要和大家一起討論,發揮出集體智慧的作用,制定出完善解決方案,總結出豐富經驗,便于工作順利開展。
3.1.2.1 拌和質量的直觀檢查。質檢人員必須在料車裝料過程中和開離拌和場前往攤鋪工地途中經常進行目測,仔細的目測有可能發現混合料中存在某些嚴重問題。
3.1.2.2 拌和質量測試。
3.1.2.3 溫度測試。直觀檢驗固然很重要,但檢驗人員必須進行測定。在瀝青混合料生產的每個環節都應特別強調溫度控制,這是質量控制的首要因素。瀝青混合料的取樣和測試:瀝青混合料的取樣與測試是拌和廠進行質量控制的最重要的兩項工作。取樣和測試所得到的數據,可以證明成品是否合格。因此,必須嚴格遵循取樣和測試程序,確保試驗結果能夠真實反映混合料的質量和特性。作為職稱的質量檢驗人員,必須能采集有代表性的樣品,進行現場試驗室試驗,并解釋試驗數據。取樣和測試程序及一般要求由合同規范規定,主要包括抽樣頻率、規格和位置,以及要做的試驗等方面的內容。取樣時,首先應確保所取樣品能夠反映整批混合料的特性。測試的主要內容有馬歇爾穩定度、流值、空隙率、飽和度、瀝青抽提試驗、抽提后的礦料級配組成,必要時進行殘留穩定度測定。
3.2 瀝青混合料攤鋪
3.2.1 瀝青混合料攤鋪的施工
3.2.1.1 為確保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厚度達到設計要求,上面層攤鋪采用走雪橇方式控制攤鋪層厚度和平整度,攤鋪機安裝移動式自動找平基準裝置。
3.2.1.3 攤鋪過程中,攤鋪機以試鋪確定的攤鋪速度、振動、振搗頻率勻速前進,嚴禁中途變速或停頓。
3.2.1.4 每天開始攤鋪前,熨平板必須預熱,預熱溫度不得低于7O℃。
3.2.1.5 機械攤鋪過程中,不得用人工反復修整。但在下列情況下,可用人工局部找補、更換混合料或人工攤鋪:橫斷面不符合要求或攤鋪帶邊緣局部缺料;構造物接頭部位缺料。人工修整必須在現場主管人員專門指導下進行,認真調整,局部換料,仔細修補,同已鋪混合料接順,不留明顯印跡和差異。如遇攤鋪機本身原因導致嚴重缺陷,應立即停止攤鋪。人工修整時,不允許站在熱混合料上操作。
3.2.1.6 攤鋪好的瀝青混合料在未經壓實前,施工人員不得踩踏。
3.2.1.7 攤鋪遇雨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并在雨后清除未壓實成型的混合料。如在施工過程中遇雨,采取以下措施:現場立即停止攤鋪,用油布等把攤鋪機包括料斗部分全部覆蓋;運輸車及時蓋上油布,并立即通知拌和車間停止拌和;已攤鋪部分加緊碾壓,盡快完成;雨過后,如攤鋪機前地面干燥、無積水,攤鋪機料斗內的瀝青混合料溫度能滿足最低溫度要求,可以把已運到工地的混合料鋪完,是否繼續拌和、攤鋪,應根據氣候情況進行研究,報監理工程師決定。如果地面潮濕,儲料內瀝青混合料溫度低于最低溫度標準,則應丟棄。攤鋪后未經碾壓密實即遭雨淋的瀝青混合料應全部清除。
3.2.2 質量檢驗
3.2.2.1 瀝青含量的直觀檢查如果瀝青料又黑又亮,料車上的混合料呈圓錐狀或混合料在攤鋪機受料斗中“蠕動”則表明瀝青含量正常;如果混合料特別黑亮,料車上的混合料呈平坦狀或瀝青結合料沒有充分烘干,表面上看起來瀝青太多;如果混合料呈褐色,暗而脆,粗骨料沒有較完全裹覆,受料斗中混合料不“蠕動”,則表明含量太少(或過熱,拌和不充分)。
3.2.2.2 混合料溫度
瀝青混合料在正常攤鋪和碾壓溫度范圍內,往往冒出淡蘭色蒸氣。瀝青混合料產生黃色蒸汽或缺少蒸汽,說明溫度過高或過低。通常在料車到達工地時,測定混合料的溫度。有時在攤鋪機后測定。每天早晨要特別注意做這項檢查,因此時下承層表面溫度和氣溫都較低。平時只要混合料似有溫度較低現象或初次碾壓,而壓路機跟不上時,則應測定溫度。測量鋪層的溫度時,應將溫度計的觸頭插進未壓實的面層中部,然后把觸頭周圍輕輕用足踏實。目前也有許多地方采用電溫計測定。
3.2.2.3 厚度檢測攤鋪機在攤鋪過程中,應經常檢測虛鋪厚度。
3.2.2.4 表觀檢查未壓實混合料的表面結構無論縱向或橫向都應均勻、平整、無撕裂、小波浪、局部粗糙、拉溝等現象。否則,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1]胡玉俠.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應注意的問題.中國西部科技,200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