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明
(南陽市公路工程處,河南 南陽 473000)
瀝青路面是用瀝青材料作為結合料輔筑面層的路面的總稱,它適用于各種交通量的道路,由于用瀝青為結合料修成的路面呈黑色,故又稱為黑色路面。瀝青路面由于使用了粘結力較強的瀝青材料,使礦料之間的粘結力大大加強,從而提高了混合料的強度和穩定性,使路面的質量和耐久性都得到提高。
影響瀝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1)某些點或斷面平整度差別較大,壓實后基層和面層出現高低不平影響路面平整度。(2)瀝青混合料運輸無法和攤鋪機配合協調的影響。(3)攤鋪作業速度的改變或設備故障的影響。(4)碾壓不當對瀝青面層平整度的影響。
2.1 瀝青混合料的拌制
由于瀝青拌和站的產量和運料車數量以及多種客觀原因,運料車不能及時運到施工現場,使攤鋪機出現停機待料現象,這就使得處在熨平板下面的熱態混合料表面產生明顯壓跡,嚴重時產生臺階而影響面層平整度,為此,開工之前必須對各種機械施工能力進行匹配計算,并有專人負責指揮料車進行倒車,使之與攤鋪機配合協調,以免料車倒車時撞擊攤鋪機,從而對鋪筑路面的平整度產生影響。
首先是選好拌制設備,保證瀝青混凝土拌和機的性能和生產能力,使拌和站的生產能力與工程規模相互匹配,合格的拌和站應當能夠對自動進行、完成整個拌制過程,能夠分析數據、計算核定生產量,能夠進行拌和質量分析,然后再選擇瀝青的加熱設備及裝載機等附屬設備,從它們的性能和供需能力上確保與拌和機配套,以滿足拌和機生產要求為準。以拌和機為中心的瀝青拌合站位置應當空曠、干燥、運輸條件良好,運輸車從拌和站到施工地點運料時間不大于60分鐘。
落實原材料的檢驗工作,粗集料要注重顆粒尺寸、形狀、松軟質和粘附性指標,要保證粗集料篩分級配符合設計要求,細集料應注重砂當量(或0.075含量)和粘附性等指標,集料進場后注意分級存放,并及時搭棚防雨、防曬。為防止材料離析,還要將場地硬化,并在堆放時采用水平或斜坡分層堆放,不能錐堆。
按工程實際情況進行配合比的設計,要保證冷熱料供料平衡,對生產出的熱拌瀝青混合料,試驗室分批進行取樣檢測,集料經加熱、除塵后0.075mm篩孔通過率不應大于1%,其大于4.75mm方孔篩的通過率應在±5%以內;小于及等于2.36mm方孔篩的通過率應在±3%以內:0.075mm篩孔的通過率應在±l%范圍內:瀝青結合料用量應在±0-2%范圍內;混合料的空隙率、飽和度、穩定度、流值均應符合JTG F40-2004的規定?;旌狭铣鰪S溫度應在要求的施工范圍內,宜控制在150~165度范圍內。
2.2 瀝青混合料的運輸
瀝青混合料的運輸應該采用于凈有金屬底板的載重量應大于15t的自卸車運送,在車廂底板及側板內面涂刷一薄層1:3油水混合液做為保護液防止塵埃污染和隔熱保溫,運輸車輛均配備防水保溫篷布。
車槽側面設置溫度檢查孔方便檢測混合料溫度。
瀝青混和料運輸車必須滿足運力要求,施工過程中攤鋪機前方時刻有空余料車處于等待卸料狀態,保證連續攤鋪保證鋪筑路面的平整度。
在混合料裝車時指揮駕駛人員前后移動車輛,分三堆裝料以減少混合料離析,在瀝青混凝土攤鋪時,運輸車輛要在離攤鋪機30cm處停車,停車時不能撞擊攤鋪機。
裝料時車輛需前后移動,避免混合料發生離析。
連續攤鋪過程中,運料車在瀝青混凝土攤鋪時,要在離攤鋪機30cm處停車,停車時不能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
2.3 瀝青混合料的攤鋪
下面層,是聯結基層與面層的瀝青層。其作用除路面結構的要求外,還為了彌補基層厚度不足,使下面層的標高及層厚符合設計要求。
中面層的平整度將直接影響上面層的鋪筑質量。它是在下面層平整度的基礎上進一步調平,同時在厚度上再作一次調整,為上面層鋪筑創造良好條件。
中、下面層調平均用“基準鋼絲法”找平,即在鋪筑邊線外20cm左右打入穩固的支撐桿(最好對應中線樁號),支撐桿間距為10m,根據樁位處中、下面層頂設計高程加上一個常數為鋼絲標高。
基準鋼絲敷設的長度每段為300m左右,一般鋼絲長度在200~250m時其張緊力應為100~130kN;鋼筋長度在250~300m時,其張緊力為150~200kN;使“基準鋼絲”在10m內產生的撓度最大不超過2mm,必要時應加密支撐桿。
在彎道半徑較小段及邊坡點附近或加寬段前后應加密支撐桿。
支撐桿和基準鋼絲架設標高經核對無誤后,才能開始攤鋪,在鋪筑過程中現場應設專人來回檢查,防止車輛、施工人員及其他機械碰撞支撐桿或鋼絲。
上面層直接受行車荷載作用。上面層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影響道路的使用性質及行車安全。上面層采用“基準梁法”找平。在開始攤鋪前就將基準梁安裝在攤鋪機上,并將自動找平傳感器放在基準梁的某個部位。使攤鋪機攤鋪時帶著基準梁一起前進。
3.1 檢測貫穿于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過程,碾壓成型后的路面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檢測內容包括:測定平整度、厚度、寬度、高程及鉆芯取樣等工作。平整度的測定有兩種辦法,一種是用6m長鋁合金尺桿(規范要求是3m直尺),另一種辦法是車載連續平整度儀。兩種辦法都要用到,對局部可采用6m直尺,對比較長的范圍可采用車載連續平整度儀。兩種辦法綜合使用,可以準確的測定路面的平整度。
3.2 常見瀝青混凝土路面缺陷是多種多樣的,從使用效果來看,主要表現在路面波浪、橫縫跳車、密實度不夠、局部推移、松散、隆起等,這些缺陷都是施工過程中造成的。路面波浪在施工過程中主要是由于攤鋪機造成的,瀝青混合料軟弱或混合料溫度組成的變化導致混合勁度的不均勻也是其中因素之一。
3.3 資料的收集整理。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各種材料的自檢資料,質量評定資料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真實準確的記錄每一個工作環節的詳細數據,資料要歸檔存放,資料的種類包括各種檢測試驗表、照片、聲像及原始記錄。做好資料是竣工驗收的關鍵依據。
綜上所述,瀝青路面平整度涉及的面很廣,影響因素多。我們應注重引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嚴格控制各種試驗及檢測。在施工當中發現問題并及時處理。鑒于作者水平有限,文章寫作不到之處望行業同仁多批評指正,本人在今后也會加強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再接再厲,爭取為我國優質工程構建,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研究建言獻策。
[1]吳釗,馬慶.淺談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J].華章,2010 年 23期.
[2]蔡成虹.淺析如何提高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3]胡海洋,朱於民.影響瀝青路面平整度原因分析和對策[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7年09期.
[4]王松濤,李巖.影響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平整度原因分析與對策[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5年04期.
[5]楊鵬輝.提高高等級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技術措施分析探討[J].廣東建材,2009年06期.
[6]劉灼榮.結合實例分析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J].廣東科技,200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