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學芝
(河北省科技開發中心)
科技志編辦室有兩名專職工作人員,在組織編寫階段起到了重要的組織管理和協調作用。進入到初稿審閱與修改階段,組建一個知識結構合理,又比較精干的編輯隊伍十分必要。去年年末,科技志編輯部正式成立,包括責任編輯和特約編輯顧問共10名,并向他們頒發了聘書。
在科技志編輯部人員的構成上,重點考慮了四個方面:一是保持連續性。幾位責任編輯首先都是選自不同編、不同專業的志稿編寫人員,他們對科技志從篇目設置、資料篩選到志稿編寫的相關要求把握比較準確,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編寫初稿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修志經驗,并且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熱情,我們從中遴選出優秀的編寫人員,聘為責任編輯,為科技志稿審改工作奠定了有利基礎。二是注重專業性。科技志不同于其他分志,涉及各行各業,我們聘請的責任編輯都是其所在領域的專家,對本行業、本領域、本學科,情況了解、人員熟悉,并且具有很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如:農業編責任編輯是省農學會秘書長,一直從事農業科技管理,對大農業系統情況、人員非常熟悉、組織協調能力強,在農業編的組織編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兼顧綜合性。作為科技志的責任編輯還要求具有科技管理的綜合能力。如:對于主要記述科技管理工作的前四編,我們聘請了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兩位責任編輯,一位是省知識產權局辦公室的同志,他編寫的“知識產權”章,資料充實,結構嚴謹,行文規范,文字精煉,得到省地方志專家的肯定。另外一位是已完成的《石家莊市志科技卷》主編,多年從事科技管理工作,對科技發展的歷史脈絡熟悉,把握得當,在保持志稿的整體性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四是增強指導性。我們特別聘請了省地方志辦公室兩名專家,作為特約編輯顧問,在重要工作、活動、問題上給予指導、提供咨詢,使科技志稿審改工作在認識高度上有了較好把握。
一部志書的質量高低,主編和編審人員起著重要作用。在科技志續修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樹立嚴格的質量觀,檢查和監督志書編纂的每一個環節,在科技志續修各階段都建立了質量監控體系和質量監控機制。在志稿審閱修改階段,建立了志稿“三審三改”制。一是由責任編輯對本編各章初稿進行一審,依據有關規范文件,主要從內容上對初稿進行審查,如結構是否合理,主線是否突出,資料是否齊全,節點是否充實等,提出具體修改意見。然后由科技志編纂辦公室與編寫人員進行溝通交流,達成共識,由編寫人員對初稿進行修改,既一改。二是經編寫人員修改后的科技志稿再提交編輯二審,對于內容比較完善的志稿即由編輯從文體、文風,語言規范上進行統一修改,對于仍差距較大的志稿,則需要編寫人員自己繼續修改,既二改。三是經責任編輯修改后的本編初稿提交科技志編辦室三審,由主編按照統一規范,審閱修改志稿,將分工編纂的各部分志稿合成一書,使全書各部分銜接呼應,風格協調,筆法一致,統一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三改后定稿提交科技志編纂委員會審閱。
在科技志初稿的審改過程中,始終以國家及省里有關志書編寫的各項規定和規范性文件為原則,并根據科技發展實際,適時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如我們制訂了《科技志初稿修改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科技志大事記編寫原則》、《科技志合稿階段應注意的若干問題》等,用貫徹規范指導志稿加工。
我們將編寫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主要是編寫內容方面的,因為重大、重要內容上的缺項,一般編輯人員很難發現、補充),歸納出10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例如,在“突出科技特色”上,要求要以各階段的重大科技成果、重大科技發明、重大科技事件、重大科技活動等為重點,進行提煉,既按照“以關鍵項目為節點”的原則,來反映本行業近30年來科學技術發展的全貌。再如,對科技成果在志書中的運用和記述范圍,原則上只收錄省級二等獎以上的成果;記述形式,要把重要成果的技術要點和創新點、對行業的推動作用、取得的社會經濟效益在章節中進行重點記述;對未予重點記述的省級二等獎以上成果,以及雖未獲省級二等獎以上成果獎,但對本行業、本學科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成果,可以附錄形式置于相關章節之后。又如,在涉及二級學科(行業)分支時,重點的單獨列出詳寫,一般的可以綜合到一起寫,最好不要略去不寫,等等。
對編寫結構方面的共性問題也提出了規范性要求,如每章下設無題述、節下豎寫單元應把握以時為序,敘事完整、稱謂、名稱要規范等。
對科技志大事記內容選擇原則,要求應根據“大(大事)、要(要事)、新(新事)、特(獨特的事)、異(差異的事)、奇(奇事)”的特點和要求,做到:“大事突出、要事不漏、新事不丟”。我們還按照有關要求,總結提煉了16條需要引起高度注意的選擇標準,如什么級別的領導講話、會議、文件、榮譽、機構、事件等可以收錄,予以詳細說明。在編寫上要求時代主線突出、科技特色鮮明、分期紀年準確、數字及文字表述清晰。
一方面,建立責任機制。明確了每位責任編輯的工作內容、量化任務目標,實行責任編輯對編辦室負責、編辦室對主編負責、主編對全志負總責。根據《地方志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志稿質量獎勵辦法,建立考核與激勵機制,把完成時間、質量與獎勵掛鉤,增強了編輯人員的事業心責任感。
另一方面,加強分類管理。根據志稿各編審改進度的快慢、質量優差,采取組織調度會、專題座談會,以及深入承編單位溝通交流等多種形式,明確要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保障總體工作進度。對個別章節差距較大,而責任編輯又難以協調的問題,由編辦室出面,與有關單位領導及編寫人員一起研究解決。如,我們與基礎科學編的責任編輯一起,和領導基礎科學編編寫工作的河北師大科研處長,共同研究解決個別章節的編寫問題。又如,針對廳內個別處室志稿差距較大,質量不高,擬定具體修改意見,就志稿和修改意見,主動上門與相關處室進行反復溝通、交流,較好地解決了問題,加快了工作進度。
在合稿階段,為了統一、規范各編志稿,根據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及時召開編輯部座談會、研討會,研究解決了六個方面的關鍵共性問題。一是按照志稿編寫的五個規范文件,組織學習,深入交流,增強理解把握,促進了質量標準的統一,規范了科技志稿的修改;二是努力突出“三個特色”。圍繞強調的充分體現時代特色、河北特色、科技特色,精心研究提煉,不符合“三個特色”的,則予以刪除或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三是研究提出了有疑義內容的處理辦法。在堅持“三個特色”的原則下,以慎重、嚴肅、認真的態度,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采取了修改后保留、予以刪除、隱藏于相關章節等辦法,使志稿審改更加科學規范。四是優化章節設置。科技志章節的設置,是隨著科技志續修工作的深入而逐步完善的,只有續修工作完成,章節設置才能最后定下來。在對內容審閱修改的同時,我們對章節設置,給予必要的考慮,提出了合理調整意見。五是明確志稿內容的壓縮適度。我們要求編輯人員要站在全志的高度,本著簡明、充實、規范的精神,對志稿內容進行適度壓縮,暫不作字數要求。六是著手起草“綜述”。明確各位編輯在審閱修改責任編稿件的同時,做好該編“綜述”的起草工作,要以簡潔的文字反映出該編的總體情況,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2010年10月,河北省科學技術志編纂辦公室被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確定為全國第二輪修志工作試點單位,對科技志續修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為推進“試點”工作實施,進一步提升《河北省志?科學技術志》續修質量水平,發揮好“試點”作用,按照“總結經驗、開拓創新、探索規律、樹立典型”的試點工作要求,我們及時制定了“試點”工作方案,明確了河北省科技志要力爭實現:編修出一部精品佳志、培養出一支高素質科技修志團隊、總結出一套科技志編修的經驗做法、研究出一批科技志編修理論成果的“四個一”工作目標,達到“出書、出人、出經驗、出理論研究成果”的目的。我們還組織申報了河北省軟科學研究課題,對科技志續修各階段、各環節中采取的行之有效的辦法措施,形成的心得體會,取得的經驗做法,進行認真梳理、總結,努力上升到理論層次,為以后志書編纂工作提供借鑒。
科技志稿的審閱修改,直接制約了最后志書的質量和工作進度。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地方志工作條例》和《河北省地方志工作規定》,按照趙勇常務副省長的指示精神,從以志傳承、以志資政、以志育人的高度,以改革創新精神做好科技志審改工作,高質量修志,科學用好志。結合開展全國“試點”工作,不斷強化精品意識,進一步完善科技志續修編寫的管理,充實內容,提高水平,力爭按時、高質量地完成科技志續修工作。
[1]孫文件.淺議志書主編的職責與素質.新疆地方志,200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