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清陽
(興義供電局,貴州 興義 562400)
1.1.1 施工方案不全面、不具體,泛泛而談。一份針對性強的施工方案往往能夠使工作事半功倍,是各類參與人員熟悉工程進度、組織體系、改造思路、安全措施和可行性的窗口,施工方案是否編制到位、層層優化,將直接影響現場施工的安全管理和人員的責任意識。
1.1.2 缺乏二次專項施工方案,尤其牽涉到具體的二次電纜及端子號。改造工程涉及面廣,幾乎囊括全所所有一次、二次設備的關聯部分,任何接入的電纜和需拆除的電纜應有的放矢,往往出現未考慮到的電纜等臨時情況,而打亂既定計劃,疲于應付,而致忙中出錯。
1.1.3 施工圖紙的影響。對于改造工程,無一例差錯的施工圖紙,幾乎不可能,目前接觸到的事實也是如此,涉及各級最新反措規定、運行要求、設計原理等,也是經常有變更的。如果現場施工人員忽視了或者不清楚這些要求,有可能造成返工、重復停電,嚴重的將直接影響電網運行。
1.1.4 一次設備改造伴隨的風險。進行綜自改造的變電站,往往都是80-90年代投入運行的,一次設備的運行年限和輸電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局限,基本上也到了進行大刀闊斧改造的時候,同時,綜合自動化系統對一次設備也有一些自動化、遠方可控型等要求,因此往往在綜自改造的同時,一次設備改造也同步進行。這不僅給施工方案的編排帶來更大的難題,并且在施工交界面和工種配合上,帶來新的安全風險。
1.1.5 新屏位不足,拆除舊屏的風險。以前的常規變電站一般僅設置一個保護室,空間較少,屏面基本上滿足了當時的設計需求,但對于綜自改造,在建網初始階段,就需要4~6個必需預留的空屏位,因此不得不采取預留屏位的老舊設備先期改造的措施,整個改造工期將難以把握,而且衍生出一些臨時過渡措施,例如前期如果涉及到拆除遙控屏、母差屏、控制屏、公用屏等,對安全運行和受控改造的影響將更大。
1.1.6 二次電纜以及小母線的大量拆接工作。二次拆接線不僅是綜自改造最大的工作量,而且是最難受控、不太直觀的部位,接入運行設備雖然有圖紙,但準備不充分、施工上的失誤可能導致嚴重問題,運行部位的二次拆除工作就更為棘手,施工圖紙上一般不會涉及,尤其是細節,只能靠施工人員利用好幾份老圖紙,再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修改,不同人員隨意性很大。
1.1.7 兩套系統并存,引起監控困難。為了保證施工過程中,繼續維持運行人員對所有設備運行情況的監控,一般都采用兩套系統并存的方式,即新上的綜合自動化系統監控已接入設備,未改造接入設備仍由分布式RTU系統進行監控的方式。這樣的臨時過渡方式,需要提供兩個遠傳通道支持,技術上采用"先退后接"的形式,逐步將所有設備過渡到綜合自動化監控系統中,運行部門需要分散力量,在過渡過程中對兩套系統進行同時巡視,而新系統還在安裝階段,還需要經常進行調試和程序更改,給運行和施工交接造成極大不便。
1.2.1 嚴格工器具的使用與管理制度。工作前,對所需安全工器具、材料、備品備件、資料和其他用具進行全面檢查,確保數量充足、完善、合格、到位。
1.2.2 嚴格接地線使用與管理制度。臨時接地線應完好、編號清晰、數量充足,按規定存放,如有外借,應做好有關記錄。
1.2.3 嚴格防誤閉鎖裝置的使用制度。啟用萬用鑰匙嚴格審批手續,加強監護,用后及時封存;操作過程中出現問題在未查明原因前,未經許可,不得隨意解除運行。
1.2.4 嚴格執行現場看板管理制度。看板上明示當日停電范圍、工作內容、安全措施、運行方式及存在問題的可控、在控。
1.2.5 嚴格特殊危險點專人監護制度。遇有特殊工作地點,有關部門要派專人進行現場安全監督,及時發現并制止違章現象。
1.2.6 嚴格操作票的管理與控制,開展操作規范化活動。操作任務的接令、發令要嚴格執行"核對復誦"制,完善規范化操作標準,開展"倒閘操作規范化評價"和"操作術語規范化"活動,規范員工的操作行為。
1.2.7 嚴把工作票"四關"(收票、填票、發票、結票)。要接受正確的工作票,并按標準填寫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欄對工作地點及設備的帶電部分和安全要求要填寫清楚、全面(所有工作票的安全措施必須要到現場核對)。發票時應向工作負責人詳細交代工作地點、周圍設備帶電部分和安全措施情況。結票時應注意,凡是檢修后設備,必須經"三級"驗收合格。
1.2.8 嚴格現場安全措施標準化。進一步完善室內、外高壓設備和主控室內的安全措施,做到檢修區與運行區分明,警示牌醒目,安全通道暢通,給檢修人員創造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
1.2.9 嚴格各級人員到位及監督檢查制度。凡大型操作,管理人員提前一天到站,參加操作準備會、開展安全風險分析,審核"兩票",站隊長提前組織好現場各項工作及措施,監護到位等。對于小型停電工作,要通過安全數字監控系統進行現場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做到"抓大不放小"。
1.2.10加大反違章力度。實行硬指標查違章,不僅要查作業性違章,同時也要查管理性、指揮性和裝置性違章。要把查"萬用鑰匙的使用是否滿足規定要求、設備驗收和傳動試驗是否有人監護、交接班制度是否嚴格、運行人員是否明確操作任務、工作任務、運行方式、是否有超范圍操作的現象、檢修后的設備狀態是否恢復到原始狀態"作為反違章的重點。
1 檢修工作完畢對設備的驗收也是至關重要的,驗收細致,考慮周全,試驗合格,則可以安全順利送電,否則,不僅送電過程磕磕碰碰,而且會影響到人身安全,因此萬不可掉以輕心。這就我們要求務必做好如下幾點:
1.3.1 嚴把設備驗收質量關。設備驗收要明確分工、責任到人,要根據工作內容及性質,明確驗收項目和驗收重點,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并督促處理。
1.3.1.1 加強后臺機系統、監控機系統的信息驗收。綜自改造之后,控制屏上所有的光字牌指示退出,全部接入后臺機系統,如果信息接入有遺漏,則會導致現場異常而不能及時判斷處理;如果信息接入錯誤,因此造成誤判斷。
1.3.1.2 不符合驗收條件的不予驗收,并不得終結工作票。如設備防腐、消缺、清掃未達到要求者,應拒絕驗收;變電設備涂刷的RTV涂料不能出現"拉絲"現象等。
1.3.2 嚴把設備驗收過程關。驗收過程一定要細致,對綜自改造來說,一次設備的驗收固然重要,但二次保護的驗收要更加注意,因值班人員驗收把關不嚴,出現問題者,工區按照經濟責任制考核制度加倍考核。
1.3.3 加強設備送電前的檢查。檢查開關、刀閘的實際位置已恢復檢修前狀態,送電范圍內(站內控制)的接地線全部拆除,并存放歸位,接地刀閘全部拉開并經閉鎖;檢查模擬屏元件位置應與實際設備位置相符;檢查各壓板、插件、開關投切位置正確;檢查檢修記錄等是否合格、保護定值是否交代,并與調度核對正確。
1.3.4 加強設備送電后的巡查。由當值值班負責人負責組織對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巡查。一次設備應按規定巡視項目進行熄燈檢查,核實運行方式正確;二次設備要核對繼電保護、自動裝置的燈光、信號是否正常,各壓板、轉換開關投切位置是否正確,端子箱、機構箱是否關嚴、電度表運轉是否正常等。
1.3.5 做好每次送電后的操作評價總結。結合當天操作情況,針對倒閘操作中暴露的問題和不安全傾向,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總結評價好的經驗,有針對性的制定有效控制措施,為下一次的順利停送電奠定良好的基礎。
通過對工程危險源的辯析和預控,在組織實施上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技術經驗,對以后技改工程的組織落實提供了一些借鑒。
[1]劉健,倪建立,鄧永輝.配電自動化系統.中國水利電力出版社,1999年1月.
[2]遠動終端通用技術條件.GB/T1372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