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創彬 連曉歡
(河北冶金建設集團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河北 邯鄲056033)
住宅設計應堅持以人為本,面向市場的原則,本著為住戶著想,讓住戶參與,使住戶舒適的思想進行設計,讓住戶參與就是盡量進行住宅結構的彈性設計。使住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對房屋進行分隔。使住戶舒適就是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處處為住戶著想,盡量提高住宅的質量。提高住宅質量就是為了提高住戶的生活質量,因而在進行住宅設計時應注意住宅結構體系、套型和建筑材料等的選擇。住宅設計還應關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現,建筑材料的選擇是住宅建筑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個方面。可持續發展戰略還包括土地的合理利用,能源系統的優化,墻體材料和窗戶的保溫等。實現住宅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是為了獲得更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一、住宅設計的不足
我國目前住宅的建造量為每年10億多平米,新建住宅投資總額約為1400億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6%-8%。但是住宅結構的設計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如結構體系的不合理、住宅套型的不合理等。
1.磚混結構的不足
磚混結構房屋使用大量的粘土磚,變向地侵占大量耕地,磚混結構的抗震性能很差,特別是底框磚混結構的抗震性能很差,磚混結構房屋墻壁均為承重墻,對裝修和以后改造不利。
2.普通框架結構的不足
普通框架結構較磚混結構有明顯的優點,如平面布置較靈活,建筑物整體剛度及抗震性能好,可使用輕質高強的墻體材料等。但由于梁柱侵占建筑空間,在室內出現柱楞,影響美觀和建筑功能。因而考慮在結構中采用異型柱框架結構,可合理解決上述問題。但異型柱框架結構仍存在如下問題:設計和施工周期較長,柱截面相對較小,易導致因鋼筋密集帶來施工不便,異型柱的肢寬、肢高比較大,局部構造措施須加強,還有存在較大爭議的異形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等。
3.高層結構的不足
前幾年,全國各地出現了許多高層塔式住宅。但高層住宅存在許多缺點,其中最突出的是高層住宅的 三高一少問題,即售價高、維修基金高、物業管理費用高、使用面積少。另外,高層住宅還存在以下缺點:(1)高層住宅易引發"熱島效應""風洞效應"光污染,惡化城市的環境,導致人們生活質量的下降。(2)高層住宅缺乏人情味,鄰里之間缺少正常交往。(3)高層住宅使大人不能方便地照顧在外玩耍的孩子,導致高層住宅中孩子的外活動明顯減少,使住高層住宅的孩子好奇心變差,影響少年兒童的成長.(4)高層住宅一般均建于污染較嚴重的市中心,影響人們回歸大自然的生活理念的實現.由于高層住宅結構有許多缺點,上海市等地方政府己開始嚴格控制審批高層住宅項目。
4.現有住宅設計套型的不合理
當前開發商普遍冷落小套型是房地產業存在的誤區,表現為房地產市場上面積很大的住宅套型占了很大比重,而中小套型的房屋明顯偏少。隨著住房體制改革的深入,集團消費退出歷史舞臺,人們將通過貸款和個人積蓄買房,普通消費者支付不起很大面積的住房。房地產業的專家也預測,靠貸款買房的理性消費者,是今年住宅市場的主力軍,其中絕大多數不具備買大戶型房的經濟實力,因此中小戶型住宅需求量將大幅度增加。北京等地房地產市場已開始重視中小戶型住宅的開發,且經濟效益顯著。
二、住宅設計面臨的考驗
1.住戶使用要求的改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住戶對住宅的功能要求和空間組合要求會發生變化。隨著住房二級市場的不斷完善和壯大,房屋不再從一而終。在房屋的生命周期中,它會面對不同的住戶,而不同的住戶又有著不同的功能要求和空間組合要求。為了保證住宅在自身壽命內能不斷滿足住戶的不同要求,應進行住宅結構的彈性設計,大力開發可變住宅體系。可變住宅指主體結構確定不變,而每戶內部可變的住宅。住宅設計給每戶提供一個大的空間,住戶根據自己的需要用輕質隔墻靈活分隔。這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可持續發展的住宅結構體系。
2.住宅墻體材料和建筑節能的革命
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由于冬季采暖導致空氣質量急劇下降,嚴重威脅人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國每年采暖所需的能源消耗多達1億噸標準煤,約占我國全年能源消耗總量的16%,且我國能源消耗的浪費現象極其嚴重,能源利用率很低,亟需解決。這其中就牽涉到建筑材料保溫性能差的問題。與發達國家相比,在建筑材料保溫性能方面我國存在著巨大差距,我國外墻的隔熱性能與國外同體積材料相比相差4-5倍。外墻隔熱部分約占建筑能耗的75%以上,符合我國熱工規范要求的住宅單位面積采暖能耗約為發達國家的3-4倍,符合節能標準要求的住宅單位面積能耗約為發達國家的1.5-2.2倍,因而應大力進行以下方面的研究,隔熱性能良好的外墻材料、保溫性能良好的新型復合門窗、高效太陽能采暖和熱水供應裝置以及供暖智能化系統等。在設計中應積極使用新型研究成果,降低能耗,造福子孫。
3.設計與施工的協調
任何住宅建筑都是設計和施工結合的產物。實踐表明,設計和施工的密切配合便于相互間信息的交流和反饋,有利于發揮雙方的優勢,同時為縮短工期和降低造價創造條件。另外,由于設計和施工的密切配合,結構的質量會更為可靠,從某種程度上還可防止發生質量事故后雙方的推諉,在設計和施工密切配合的過程中,不可忽視施工技術與組織管理的相互依賴和相互配合。
4.新型梁柱-板柱組合結構住宅體系的誕生
基于住宅設計的現狀,本文提出:為滿足底部公建部分的多功能要求,下部結構采用梁柱框架結構,上部住宅部分要突出舒適和以人為本的生活理念,適應現代住宅大開間。靈活隔斷的要求,采用無柱帽板柱結構,此即為新型梁柱。板柱組合結構住宅體系。初步試點表明,該體系深受用戶歡迎,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在試點工程中,采用了傳統的常規設計方法。在實踐中認識到,要使該新體系具有良好的技術經濟指標,尚有一系列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目前,已完成了該體系抗震性能和板柱節點的試驗研究。
通過對目前住宅設計的分析表明,專業人員應重視住宅結構的彈性設計,在住宅設計中積極采用新體系和新材料。同時政府職能部門應制訂出合理的政策,以利于住宅產業的健康發展。本文推薦的新型梁柱,板柱組合結構住宅體系是一種新型的住宅體系,并已被試驗研究所驗證,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據世界銀行對各國住宅投資的分析表明,很多國家人均GNP在1300美元左右時住宅投資比例會達到高峰。按此分析,我們將迎來住宅建設的高峰。住宅建設的發展將導致住宅的產業化,而住宅的產業化離不開住宅的合理設計。
結束語: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住宅房型的要求也愈來愈高,這就要求設計師不斷研究市場的變化,創新設計出市場需要的住宅建筑,使人們能夠住上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舒適的住宅。
[1]JGJ3-2002.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吳劍輝.基于模態原理的多塔樓結構體系振動分析探究.博士學位論文.
[3]尉晉龍,賀會軍.淺議住宅設計中的幾個問題[J].山西建筑,2005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