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黑龍江省創業農場財務科,黑龍江 建三江 156300)
此外管理會計的某些方法缺乏實際運用價值。管理會計的一些方法是從時間中得來的,是經驗的總結,而有的方法、概念和模式是借鑒經濟學和統計學而得來的,如回歸分析、邊際成本、經濟批量、機會成本等。引入這些方法是管理會計的進步,但實際運用這些方法存在一定難度。因為:其一,這些模式的要求與現實情況不符。如使用簡單回歸方法分離間接費用中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它的要求是企業產品的品種要保持不變,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用這種方法分離成本。并且這種不變要保持10年、20年甚至更長,因為回歸分析要幾十個數據才有足夠的顯著性,才能符合統計學的要求。這些要求,在企業經營中是不可能的。其二,所確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設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有許多并不成立。如“保本分析”,它主要是以“單一產品”為前提,在經濟學上,作為理論分析應用的概念,是可行的,但實際中,幾乎沒有一個企業生產的產品是單一的,引入線性規劃方法,兩種產品的情況下也能作保本分析,而實際上,多種產品的現象是普遍的。其三,有些技術和方法僅屬于純理論的探討。如數學分析模型、數學規劃模型、矩陣代數模型,由于獲得數學模型所需的數據資料成本太高或者數學模型難以理解,因而缺乏實際的運用價值。
管理會計的運用最終要通過會計人員加以實施,具體運用到企業的日常經營中去,因此會計人員的素質對于管理會計的實際應用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會計人員的素質是指會計人員的知識層次、知識結構、價值觀和職業水準。我國現階段會計人員的總體素質比較低,突出表現為知識層次低,知識結構不合理、專業教育層次低。全國1300萬會計人員中,受過大學教育的占10%,在素質相對高一些的國有企業會計人員中,有會計師職格的僅占14.5%.由于會計人員素質跟不上,就使他們沒有精力去實踐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行為是對企業的管理行為,而不是對企業的核算行為,既是對管理者價值觀的一種挑戰,也是對管理者管理意識的檢測。目前由于受到傳統做法和習慣勢力的影響,管理意識較為薄弱。其一,管理會計工作地位低下。一些會計人員和經營決策者認為,會計就是算帳、報帳,至于管理、經營決策是企業領導的事情。財務會計一直是會計人員工作的最重要組成部分,而管理會計屬于副業,有精力和條件的零星分散的搞一些,否則干脆棄置不管。其二,企業經營決策者管理意識不高。企業經營決策當局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管理會計在企業中能否普遍應用?,F代市場經濟要求企業家不僅要懂經營,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會計和財務管理,而目前,多數企業經營者離這一要求還有一定距離,并且有些經營者受傳統等級觀念的影響,“長官意志”較重,使得管理會計提供的方案、資料無法發揮實際效力,從而影響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
目前,計算機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程度不高,利用率也比較低,削弱了管理會計的作用。在開展會計電算化的企業中,存在重核算、輕管理的問題,其應用僅僅停留在事后算帳的水平上,不具備進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預測的能力。同時,目前我國管理會計的軟件開發嚴重滯后,使得管理會計一些復雜的公式和模型無法運用,如線性規劃、非線性回歸、投入產出模型等,這些方法,在實際運用中,手工計算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計算機可以快速正確地處理大量數據,因而會計電算化是必然趨勢。以上問題使得管理會計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造成管理會計在目前企業中應用緩慢。
目前中國式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很薄弱,對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仍局限于國外情況的翻譯介紹。中國的國情與西方國家是有很大差別的,這使得所吸收的西方管理會計很難在中國企業普遍應用。所以要推廣管理會計,首先應該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我國的管理會計應定位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密切結合中國企業實際情況,加強對現有的理論體系重新評價,推翻其中不合理的假設,拋棄過時的技術方法,不要僅僅追求高深莫測的理論與數字模型,不要生搬硬套那些眾多的無法操作的名詞、概念與方法,而要強調行為的研究與應用,便于廣大會計人員、管理人員操作運用。應該設立一個專門機構來研究和指導管理會計工作,展開管理會計的系統研究;創辦管理會計刊物,促進各種學術或職業組織將管理會計列為其重要的研究課題;拓展管理會計的研究領域,加強有針對性的系統研究,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
管理會計能否在實踐中得到有效的推廣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如何及時地將實踐中得到的成功經驗進行歸納、總結、整理、推廣,形成示范效應。比如邯鋼的“成本否決法”,從管理會計理論角度來看沒有太多新意,但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其他還有一些由于較好運用了管理會計而大有成效的典型案例,所以需及時總結我國企業開展管理會計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成果,并從中找出管理會計發展的客觀規律,以適應企業經營機制轉變的需要,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高效運行,促進企業自身適應能力的提高,最終有利于管理會計的進一步發展應用。
雖然二十多年來,我國管理會計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要真正使管理會計在實踐中加以推廣應用,必須提高會計人員素質,造就一支專業的管理會計人員隊伍。在知識經濟的條件下,企業員工的組成以高智力的員工為主體,管理會計人員的職能大大擴展,要求管理會計人員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在高等學校教育中,要重視管理會計學科的教育,在經濟類、管理類專業中均設置管理會計學科,改革現有的管理會計教材,解決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內容重復的問題,引進案例教學方法,增強所學模型的實用性。
提高管理會計的應用水平,企業領導已經成為一個關鍵因素。如果企業領導沒有一定的管理會計意識,他們將不會考慮會計人員在預測、決策、規劃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會計人員水平再高可能也難以發揮作用,所以必須增強企業領導人尤其是重要領導人的管理會計意識。應該建立一定的社會約束機制,促使企業領導層重視管理會計應用;各級政府有關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在組織企業領導人培訓時應適當添加管理會計的內容;經濟師等職稱考試中適當增加管理會計方面的知識;企業領導人自身也應不斷完善自己對會計工作和會計人員的認識。
[1]王少娟.試論管理會計發展及應用問題[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