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良
(秦皇島市盧龍縣城鄉建設規劃管理處,河北 秦皇島 066000)
由于項目施工涉及面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綜合過程,再加上項目位置固定、生產流動、結構類型不一、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體型大、整體性強、建設周期長、受自然條件影響大等特點,因此,施工項目的質量比一般工業產品的質量更難以控制,主要表現在:
影響質量的因素多、容易產生質量變異;容易產生判斷錯誤;質量檢查不能解體、拆卸;質量要受投資、進度的制約。
對施工項目而言,質量控制,就是為了確保合同、規范所規定的質量標準,所采取的一系列檢測、監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進行施工項目質量控制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堅持“質量第一,用戶至上”、“以人為核心”、“以預防為主”;堅持質量標準、嚴格檢查、檢驗標準;貫徹科學、公正、守法的職業規范。
2.1 人為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包括管理者及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人是指直接參與工程施工的組織人員、指揮人員和操作人員。把人作為質量控制的對象,避免產生失誤,作為控制的動力,可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人的主導作用。
2.2 材料的因素。材料管理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等的控制,主要是嚴格檢查驗收,正確合理地使用,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建筑材料的質量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建筑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質量也就不可能達到標準。目前在我國的建筑工程中,有不少建筑材料的質量未達到質量要求。
2.3 機械設備的因素。機械設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必備工具,現代化的施工離不開現代化的設備,設備的狀況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的質量和進度。要根據不同工藝特點和技術要求,選用合適的機械設備,正確使用、管理和保養好機械設備。
2.4 方法的因素。方法的因素主要包含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措施、施工方案、施工工藝等的控制。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方法包括整個建設周期內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工藝流程、組織措施、檢測段、施工組織設計等。施工方法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控制能否順利實現,正確的施工方法是保證工程按期保質完成的前提。
2.5 周邊環境的因素。影響工程質量的環境因素較多,有工程技術環境,如工程地質、水文、氣象等;工程管理環境,如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管理制度等:勞動環境,如勞動組合、作業場所、工作面等環境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質量。
3.1 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
第一,項目經理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施工企業要選聘經驗豐富,做事高效的施工項目經理,具體而言,一是選聘有責任感、組織能力強、技術素質過硬的人員作為施工項目經理,項目經理要對與施工項目相關的每個部門和崗位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從而確保崗位職責分明,技術人員選配得當。二是要對項目經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質量崗位責任制,形成一個由項目經理為主要責任人,項目工程師主導現場監控,并確保每個工程分包隊伍能夠嚴格開展整個施工工作,由此形成一個系統化的項目組織體系。
第二,對于工程施工技術人員而言,由于所有參加工程項目的項目經理、技術管理干部、操作人員、服務人員在協同工作的前提下,才能確保整個施工項目的質量,可見,施工人員是形成工程質量的不可或缺因素。這就需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優選和培訓,從而保證他們具備一定的綜合素質。具體而言,一是要提高技術人員的質量保證意識,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二是要培訓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
3.2 提高施工質量和技術管理水平
從施工技術成面來看,施工質量控制與技術因素密不可分相關,技術因素不僅包括技術人員的技術素質,而且還包括施工裝備、施工信息以及相關的檢驗檢測技術等。科技的巨大作用體現在施工生產活動的整個過程之中,技術進步所產生的效果也相應會在施工質量上得到最終體現。這就反映出一個規律,為了保證建筑施工的工程質量,就要重視施工中所轄用的新技術和新工藝的先進性以及適用性,施工企業要把符合技術要求的質量標準、工藝流程、具體操作規程以及嚴格的績效考核制度貫穿于建筑施工的全過程之中,并通過具體出現的問題來對施工技術和工藝水平進行不斷完善、改進和提高。
從施工管理層面來看,管理因素在質量控制中舉足輕重,管理也是生產力的一種體現。這就要求建筑工程項目離不開系統的質量責任制和嚴密的質量保證體系作為有力保障。具體而言,可采用全過程質量管理方案,第一,要根據工程的特點和易出質量問題的環節以及施工隊伍自身情況來確定工程質量目標以及具體施工內容;第二,要結合工程質量目標以及具體施工內容來編寫施工組織設計計劃書,并在明確了施工內容的前提下制定出具體的工程質量保證計劃以及施工措施,同時進一步選擇和確定施工方案;第三,在整個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加強質量檢查,并對施工結果進行定量分析,由此不斷總結成功和失敗的經驗,以此形成案例庫,并將成熟經驗逐漸轉化成今后確保施工質量的“工作標準”和“管理制度”,由此進入良性循環,保證優質高效建筑工程的開展。
3.3 加大施工設備、建筑構配件和建材的質量監督
我國《建筑法》明確規定,凡是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設備、構配件以及其他相關物件,都必須符合產品質量標準和設計標準。可見,為了保證工程優質,建筑施工工程就要分別針對物料采購環節、物料檢測環節、物料運輸保險環節以及物料使用環節嚴密把關,其中,物料采購環節是第一道需要嚴密監控的環節。在當前物資供應處于買方市場的背景下,各種材料的銷售名目繁多,并且對采購人員還有其他方面的不良誘惑,對于此,下面主要分析建筑材料選擇方面的物料采購環節。
第一,要對采購人員進行優選,甄選標準不僅要求采購人員事業心強,誠實守信,同時還要具備一定專業知識技能。人員在選撥完成后,還應在后期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物料質量鑒別技術。
第二,充分掌握信息,要在廣泛調查的基礎上優選送貨廠家,并對物料質量、價格以及供應商供貨能力等信息進行掌握和樹立。在具體選擇時,要選擇具備國家認證許可證以及有一定技術和資金保證的供貨商或廠家,并詳細掌握對方的廠址和各種聯系方式,從而使物料質量得到有效保證。
第三,由于建材市場的產品良莠不齊,這就需要對相關物料、構配件以及施工設備實行全過程的質量監控。具體而言,要保證施工項目的所有物料要符合前期的設計要求,并具備符合要求的質量保證書,對于進入施工現場的物料,一是要嚴格按規定進行檢測,二是要注意對質量保證項目不全的物料開展詳盡的分析、檢測和鑒定工作,把不符合要求以及存在質量問題物料一律杜絕在場外。
3.4 努力克服不利的環境因素
第一,在工程管理工作上。要明確界定工作職責,做好管理協調、技術協調以及組織協調工作,從而保證物料和施工人員的充裕性和及時性。
第二,在進場前,施工企業在要做好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一是對施工場地進行充分了解,二是合理安排材料的堆放和防護工作,三是仔細檢查現場的通訊設備以及通風、照明情況,從而合理布置好施工稱帝的基礎設施。
[1]張棟梁.工程建設質量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2]鄒宏新,陳榮袱.拓展的質量屋及其應用研究[J].管理學報.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