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鳳芹
(大慶三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 大慶 163316)
本文用歷史的和發展的眼光去研究管理會計的發展進程,對管理會計在各個歷史階段的發展和變化進行科學的審視,通過對管理會計研究焦點的準確把握,對未來管理會計工作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
國內管理會計國際化的進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加快,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我國管理會計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如:應用層次和管理水平不高,在大多數企業中僅僅處于起步階段。管理會計在大中型企業中的應用也僅僅局限在責任會計、量本利分析、變動成本法、零基預算、凈現值法等方面。
當前,國內的管理會計尚未形成一個與我國實際情況相符合的理論體系,這是因為我國的管理會計的理論和方法基本都是從西方引進的,還沒有經過消化吸收。首先,國內管理會計研究力量薄弱,缺少相關研究的專著,且研究領域不夠廣闊,信息滯后。其次,現有管理會計的技術、方法操作性差,沒有創新能力。最后,盲目的引進國外理論,沒有在實踐上與我國實際情況相結合。這些都造成了國內管理會計的推廣困難。
我國大部分企業特別是一些大型企業包括金融行業基本上實現了會計電算化,但是仍有不少企業仍采用手工記賬的方式。在引入電算化的企業中,計算機的使用程度不高、效率低下,沒有進行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只是被動的進行事后記賬,仍舊處于電算化的初級水平。而且現階段企業引用的電算化軟件大多是適用于財務會計體系的,而用于管理會計的軟件系統目前還很少見。
國內企業的決策者沒有對管理會計形成正確的認識,忽視管理會計工作的重要性。這直接導致了企業財會人員知識結構老化、應用水平較低。根據相關的統計資料,國內企業的會計從業人員學歷水平普遍較低,即便是在大中型企業,大專學歷以上的會計人員也不會高于百分之二十。多數企業的財會人員對日常財務資料的處理僅限于事后記賬且分析能力差,很難將有效信息運用到企業的管理決策中去。
國內企業普遍存在規章制度不健全以及缺乏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等問題,企業內部管理混亂,這對管理會計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礙。
良好的外部環境對于任何事物的發展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管理會計的理論以及方法的發展也需要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可以方便的發揮自身的優勢,對企業進行科學的管理。管理會計在良好的外部環境中進行實踐應用,檢驗了自身理論的正確性,并且能夠豐富發展自身的理論。因此應加快健全金融體制、價格體制,為企業提供一個公平、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只有健全的市場提供的信息才及時有效,才能為管理會計的方法應用提供堅實的基礎。
完善管理會計相關法律法規,出臺管理會計準則,規范管理會計實踐,在管理會計的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參照我國的實際情況,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來規范企業管理會計的運行是十分必要的。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指導和規范我國管理會計的實踐,必將極大的促進管理會計在我國的快速發展。良好的法律保障為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的、自由競爭的法律環境,減少或杜絕會計虛假信息,管理會計的執行才有可能性。
管理會計在本質上是對企業進行管理,是對管理思想的貫徹。要增強企業領導人的管理會計意識,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2.1 培植價值最大化的企業文化。人力資產的價值、生產價值和財務價值是共同組成了企業價值。企業在追逐利潤的過程中,管理會計可以進行價值測量,圍繞成本、時間、數量、差錯、員工滿意度等幾個方面對價值業績進行判定,將員工和顧客的滿意度精確的表現出來,最終通過資產收益、市場份額、邊際收益、利潤、銷售額等方面綜合反映企業財務價值的現狀及變化趨勢,以逐步營造不斷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的企業文化體系。如果一個企業領導準備塑造一種追求價值最大化的企業文化,那么,管理會計就成為其實現目標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得到高度重視并充分發揮作用。
2.2.2 將管理會計科目增設到其他的管理課程中,擴大管理會計影響。企業的領導在對企業進行日常管理工作時,掌握一定的管理會計知識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加強領導對管理會計的重視。同時,管理專業的學生將來從事管理工作時,一定的管理會計知識將有助于他們日后工作的開展。
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管理會計人員隊伍,才能架起一座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2.3.1 去除傳統教材中晦澀的數字模型與沒有操作性的名詞,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編寫適合各個層次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材。
2.3.2 加強會計人員的再教育。社會上很多會計所掌握的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得不適合當前的需要,這要求會計人員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應該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再教育,及時更新其知識結構以便適應社會發展,
西方的管理會計研究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方面有值得借鑒之處。鑒于我國的現實情況,學術研究很難和企業需求相一致,學術界發表的理論成果往往和企業的實際需求發生偏離。因此要建立學者和實際工作的會計師共同組成的會計師組織,定期舉行大型的管理會計學術論壇,使其成為我國管理會計理論研究人員與實務人員交流工作經驗的場所,以加強管理會計理論和方法研究,提供技能培訓,并組織管理會計師資格考試,取得資格后才能在企業中擔任會計職位。這樣,一方面為企業提供了具有相當水平的管理會計人員,推動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和發展。另一方面也能加強管理會計師的社會地位,擴大社會影響,讓人們更加關注管理會計,積極投入到管理會計的學習研究中去,為管理會計的發展提供沃土。
管理會計研究在我國出現的問題,已引起我國會計界的廣泛重視。中國會計學會早在1999年專門成立了“管理會計與應用專業委員會”,并在當年舉辦了全國性的“管理會計與應用專題研討會”。在同年4月,中國會計學會“管理會計與應用專業委員會”在中國總會計師協會的配合下,發起了“中國管理會計典型案例經驗總結與研究”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國會計學術界將同實務界密切合作,通過對全國不同行業的大中型企業開展典型案例研究,將我國企業應用管理會計的經驗加以系統總結并上升為理論,最終目的是要通過這一活動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
[1]梁克先,王鑫,朱永強.強化會計管理職能充分適應新形勢下的企業管理 [J].中州煤炭, 1999,(02).
[2]商思爭.試論財務會計的管理職能[J].中國總會計師,2007,(02).
[3]李江松.轉變會計管理職能為促進經濟發展服務[J].浙江財稅與會計,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