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江紅
(黑龍江農墾北安管理局計財處,黑龍江 北安 164000)
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未來的發展狀況。作為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責任艱巨。目前我國農墾企業的總體狀況發展緩慢,受農墾企業自身發展特點和發展環境的影響,農墾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還存在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只有從根本上解決財務管理方面的各種問題,才能降低企業生產運營成本、題高企業管理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促進我國農墾企業整體向上發展。
在企業發展的各個階段,財務管理工作狀況都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本文通過對我國部分農墾企業的財務管理狀況進行調查,發現了農墾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在市場經濟大環境的作用下,需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模式進行重新定位,傳統的“賬房先生”財務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內容僅局限于財務工作,沒有更廣泛的參與到企業發展管理工作中。企業領導對財務管理工作不夠重視,企業內部沒有明確落實企業財務管理責任制。農墾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混亂無序,缺乏系統的收支計劃,財務審批工作嚴重缺位,財務管理工作整體局面堪憂。
農墾企業多數建在農村,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基礎設施薄弱。落后的企業發展環境對人才的吸引力降低,加之工資待遇低,缺乏科學的管理制度,現有的會計人才流失嚴重。農墾企業財務人員整體素質較低,缺乏全面系統的會計管理專業知識、對相關法律法規缺乏了解、科學文化素質偏低、缺少工作責任感。企業忽視財務管理人員的再教育,對新的財務管理知識了解渠道閉塞、財務知識更新慢。與此同時,財務管理人員工作不遵循規章制度,導致農墾企業呆賬、壞賬較多,企業財務管理混亂,不利于企業管理。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有相當一部分農墾企業會計管理賬目不規范,企業的收入支出,款項往來記錄不詳實,收賬入賬單據不相統一。有些單位簡化會計核算手續,濫用會計科目,賬目不清,信息失真,農場與各連隊企業會計科目不對等,弄虛作假;不按期盤點財產物資與庫存現金,不核對債權債務,賬實不符。會計人員對原始憑證審核不嚴,財務收支監督不力,會計資料不準確,造成財務分析不合理,經濟效益下滑。
部分農墾企業經營缺乏成本意識,造成了企業不必要的浪費,使企業經營成本提高,企業虧損嚴重,企業無法實現經濟效益,慘淡經營。有的農墾企業對資金的使用缺乏合理的安排,盲目投資,重復建設等現象時有發生,導致企業面臨財務赤字,企業債務負擔沉重。農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農墾企業對農產品成本意識淡薄,農業生產技術含量低,加之自然氣候對農業的影響,使得農業企業支出費用逐年增加,農墾企業發展成本進一步加大。
受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農業生產穩定性不夠,國家對農墾企業的投資較少,大多數農墾企業依賴銀行貸款,財務費用居高不下,農墾企業基本處于虧損運營。農墾企業還存在經營不善,閑置資產較多;競爭乏力,沒有自主品牌;效益滑坡,負債增加,資金周轉慢,資金結構不合理等問題。
農墾企業的內部審核監督機制不健全,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交流合作欠缺,缺乏各部門之間內部監督,各部門之間各行其是,互不關心,使得企業內部監督失去意義。此外,農墾各連隊企業自成體系,會計科目不對等,無法監督管理財務,造成各部門業務脫節,出現漏洞無法及時發現,難以彌補損失。企業經常依據上級命令或社會熱銷產品,未經考察,沒有根據企業特點、特色和氣候條件,就私自建設各類示范園或實施農產品新建項目,結果導致剛建成就虧損,如沙宛農場未經考察就開始實施大櫻桃項目,結果剛建成就出現了產量不高、產品滯銷的現象,虧損較大。
財務管理就是把農業企業經營的技術、產品、市場、客戶等整合起來,讓技術管理、生產管理、采購管理、質量管理等相互協調,以解決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平衡近期利潤與遠期發展的關系,為各部門實現經營提供資金支持。農業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應從傳統的記賬、算賬發展到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反饋,把會計工作深入到各環節中,在人、財、物方面充分發揮會計預測、決策、預算、控制、分析的作用。農墾企業要轉變觀念,高度重視財務工作,加強資金籌措、投放、使用和分配的管理。建立人人參與財務管理和監督的模式,嚴格崗位責任制,明確有關財務管理權限和責任,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
強化農墾企業會計管理工作,人才是關鍵。加強農墾企業會計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培訓再教育使會計工作者掌握最新的會計管理理念和現代化的財務管理知識。對國家頒布的相關會計法律法規予以系統的學習,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夠在法律法規的指導下,正確的履行會計管理職責。培養農墾企業專職會計,利用農墾會計電算化發展的這次有利契機,使會計人才培養與會計電算化改革緊密結合,使農墾企業會計管理工作邁上新的臺階。加強農墾企業會計管理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培養工作責任感和工作熱情,使其積極投身到農墾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來。完善會計管理工作人員的獎懲機制和薪酬管理機制,充分調會計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
加強財務制度建設,建立完整、系統、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是搞好農墾財務管理的重點,也是墾區財務管理一項非常重要而艱巨的工作。各農場企業要根據財會法規和有關政策,結合基層核算單位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具體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制度,使財務制度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和可操作性。農墾企業應結合實際,擬訂包括財務會計管理體制、資金管理、財務收支預算管理、存貨管理、資產管理、投資管理、成本核算規程、營業收入及利潤分配等制度。這些制度的制定和實施,對規范墾區企業的財務行為,遏制財務管理混亂、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強化財務管理和財務監督等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完善財務會計制度能夠使財務管理更好地為農墾改革服務,提高農墾企業經濟效益。
逐步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制度,確定管理經費、人員經費、業務費等農業生產成本支出的合理標準。實施目標成本管理,搞好成本核算,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所有收入全部統一核算,不許賬外收支。要完善企業自負盈虧責任制,建立風險機制、激勵機制,積極推行委托經營,采取先定標、后定人,高抵押、重獎罰。財務人員要積極參與農業企業管理辦法的制定,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與完整。大力推行會計電算化,確保企業經營成果核算真實、準確,經常對所屬單位進行檢查指導;在決算上報時,嚴把報表質量關;利用社會中介機構對所屬單位進行決算驗證。
[1]高澤民.強化農墾企業財務管理勢在必行[J].中國農業會計,1999(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