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年間的一天,山東阿縣李記藥行人聲鼎沸,喧嘩無比。仔細一看,這藥行中密密麻麻擠滿了人。不多時,一中年人自內屋走了出來,眾人這才停止了喧嘩,都面帶恭敬之色又似乎有些期待地看著這中年人,他便是李記藥行老板李子敬。
過了半晌,一個身穿綾羅綢緞的人道:“李老板,我乃真心實意前來,我愿出五倍的價錢,您看如何?”
話音未落,一個身材肥碩的中年男子自人群中擠了過來,氣喘吁吁道:“我愿意出十倍價錢,望李老板成全。”這人說完,目光狠狠地盯著剛才那人,似有一句話不合就要當場拼命的氣勢。
這一下,人群中又是一陣喧嘩,競價聲此起彼伏,很快價格就抬到了五十倍。連李子敬身旁的仆人都震驚不已,不停地拉老板的袖子。想必若是他做主,早就成交了。
李子敬看著眾人,也不好當面拒絕,畢竟都是經商之人,這面子還是要給的,便一臉歉意向那些人行了拱手之禮。
隨后他轉過臉微笑著對仆人道:“連你也認為交易合適?看來你還是不懂經商之道啊,為了這蠅頭小利,唉!”話沒說完便嘆了口氣,轉身離開了。
這仆人知道老板脾氣,便只能好說好勸,將那一干人全部打發了。一直以來,這種情況每年必有,這仆人也早就習以為常了,只是不明白老板為何大錢不賺偏去賺小錢。而那一干人等雖說每次都高興而來失望而歸,但因為有所期待所以也是年年必來。此時見李子敬再次回絕便也不好強留在此,畢竟強買強賣可是商道大忌。這再次印證了“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那句大實話。
李子敬回房后,剛泡好一壺毛尖茶,還沒來得及品嘗,便聽得門口傳來一陣敲門聲。他會意一笑,以為那些人不甘心就此離開,因此沒出去迎接。不多時,仆人來報,說京城游老板家的大管家送銀子來了。李子敬聽后,忙起身去迎,仆人道:“大管家放下銀子就走了。”
“怎不留住!”李子敬說著就沖出房門,追了出去。遠遠看見大管家步履蹣跚,在前面邊走邊抹眼淚,李子敬心中詫異,一邊呼喊一邊追。這大管家也不理他,兀自向前,不久停在石橋的中央,沒等李子敬靠近就突然越過欄桿,縱身跳入河中,一個漩渦,就沒了蹤影。李子敬驚呼一聲,癱在地上,后被仆人扶回家中,整整一天,呆坐在那里。
要說游老板是聞名天下的阿膠商,在京城開有最大的阿膠銷售行,生意都做到了老佛爺那里。游老板與李子敬的生意往來,可以上溯到兩人的祖輩那里。每年立冬,游老板都趕到山東阿縣,從李子敬的阿膠坊采購阿膠和阿膠極品——黑驢阿膠。這黑驢阿膠乃用純黑的本地驢皮精心熬制而成,不僅制作時間長,且制作工藝也十分復雜,每道工序極其考究,在阿縣,只有李子敬能按照祖傳秘方制出極品黑驢阿膠。對游老板來說,專程趕來阿縣,其實只為黑驢阿膠,其他阿膠只是捎帶的生意。因為有了黑驢阿膠,他才可能做成皇宮里的生意,也就是說,那黑驢阿膠,是專供皇親貴族享用的。
這黑阿膠產量很低,一年就那么十來斤。因為制作黑驢阿膠所需要的一味中藥,乃是出自泰山特有的一種野棗。此棗樹生長于懸崖絕壁之上,只靠雨露存活。因此每年秋后,棗子由青轉紅之時,李子敬就背著一大口袋上好的蜜酥果子上泰山,直到中秋才下來,到那時,裝蜜酥果子的口袋里便裝滿了紅艷艷的野棗。究竟李子敬是如何采得野棗的,一直是個謎。泰山的懸崖絕壁實乃天險,根本無法靠近,曾經有人在身上捆著繩子,垂下山崖去采野棗,結果一命嗚呼。不過,這黑驢阿膠雖說產量極低,但依據彼此幾代相傳的合作及信譽,李子敬只供游老板一家。
這年深秋時節,游老板就早早地來了。依照慣例,兩家先交易黑驢阿膠,再交易普通阿膠。與往年相比,這一年的阿膠成色好,游老板非常喜歡,便多要了十來擔,但他帶的銀子不夠,于是與李子敬約定,年關前,叫管家送來余款。
現在大管家將余款送來了,一句話沒說,就投河自盡了,這卻是為什么?李子敬思忖再三,決定立即趕到京城探個究竟。
李子敬趕到京城,卻見游老板的藥行已經關門了。李子敬找到游老板的府邸,通報了姓名,求見游老板,誰知竟被下人罵作“奸詐之輩”轟了出來。
無端挨罵,李子敬感到十分窩囊,想他李家世代將那“童叟無欺、貨真價實”當作金子打的顏面,把“信用”二字視若生命,如今竟被人這般辱罵,心中自然憤恨難平。于是,李子敬高聲喊叫,求見游老板,要他給個說法。
門開了,一個老仆人走了出來,回話說游老板已經不在了,請他回去。
“不在了?”李子敬驚訝地問。
“游老板已經被你的黑驢阿膠害死了!”老仆人說著,淚如雨下。
李子敬驚得差點跌倒。老仆人告訴他:游老板將黑驢阿膠帶回京城后,趕緊送往皇宮。老佛爺得知黑驢阿膠到了,十分高興,立即令人沖一碗品嘗。卻不料剛一入口,老佛爺就將玉碗摔了,一屋子太監、宮女嚇得魂飛魄散。老佛爺陰沉著臉,命人宣游老板來見。
見了游老板,老佛爺把那包剩余的黑驢阿膠扔在他面前,道:“你看看吧,這就是你送來的阿膠。”游老板哪敢怠慢,急忙拿起一塊黑驢阿膠放到嘴里一嘗,立馬渾身的汗就冒了出來。“滾吧!”老佛爺看了一眼驚恐的游老板,陰毒地說道:“想不到你祖輩百年的金字招牌就這樣被你毀了。”
游老板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忙叫來大管家,吩咐他盡快到山東阿縣和李子敬了結余款,然后讓人關了藥行。當天夜里,游老板便自盡了。
聽了事情的原委,李子敬魂不守舍地回到了阿縣,大病一場,半年后才好。病愈后,他上了泰山,大家都以為他是去查看山崖上的野棗長勢,為今年秋后的黑驢阿膠做準備。卻不料幾天后,李子敬就失落地下了山,哪知一回到家,又是大病一場,直到天氣轉涼才好。
眼見棗子又該由青轉紅了,采制野棗的時機也快到了,李子敬去了阿縣周記糖果鋪子,要了一大口袋上好的蜜酥果子,約定三天后取貨。這周記糖果鋪和李記藥行一樣老,一樣享有盛譽,而且兩家關系也十分密切。
三天后,周老板見李子敬沒有來取蜜酥果子,便親自送了去。李子敬見狀叫人擺下酒菜,說要與老友好好喝幾杯。
一連喝了好幾壺酒,周老板見李子敬還沒有停杯的意思,便提醒道:“李兄,你明天還要上泰山采野棗,今天喝這么多,不怕誤事?”
“唉!”李子敬嘆了一口氣道,“猴子都沒了,還采什么野棗啊?”
“你說什么?”周老板大驚。因為他知道,這野棗還有一個名字叫猴棗,之所以叫猴棗,是因這棗都是猴子摘下來的。而周老板知道這個秘密,是因為李子敬每年都要從他那里購買一大口袋上好的蜜酥果子,拿上泰山喂猴子。作為交換,那些猴子在每年秋天,為他從懸崖峭壁上采摘野棗,這規矩世世代代傳下來就成了鐵打的契約。
“現在這契約毀了!”李子敬嘆道。不知道那些猴子去年怎么了,給他采摘的野棗都是些山腳下的野棗,沒有一顆是懸崖峭壁上的野棗。因為他太相信猴子,所以熬出的黑驢阿膠也沒品嘗,直接賣給了京城游老板。游老板也因為太相信李子敬,也沒有驗成色,便直接送到了皇宮。當老佛爺一口品出這黑驢阿膠不地道摻了假,便當堂一頓訓斥。游老板自殺身亡后,與他同來阿縣采購黑驢阿膠的大管家,認為是自己疏于驗貨,有失職責,感到萬分悔恨,投河自盡了。
李子敬還說自己那場大病后,去了泰山,將拿去喂猴子的蜜酥果子涂了毒藥,猴子們爭搶一空,結果全被毒死。
說到這里,李子敬意味深長地看了周老板一眼,又道:“我想那猴子雖是畜生,但也深知買賣公平。你對它好,它就對你好,絕無欺詐之心,更不懂得短斤缺兩,坑蒙欺騙。它們之所以給我采摘山坡腳下的野棗,必定是我什么地方沒做對。”說著,李子敬盯著周老板。
周老板哪敢和李子敬對視,他已坐不住了。李子敬站起身,從他送來的蜜酥果子里抓出一把,放在桌上,揀起一顆塞進嘴里吃起來。吃完,李子敬說道:“我父親死的時候,一再囑咐我,和猴子交易的蜜酥果子,一定要在周記鋪購買,只有周記鋪的蜜酥果子最為正宗,不會摻假。咱們兩家做了多年的生意,沒想到會毀在你的手里!”
周老板聽到這里,長嘆一聲,潸然淚下。他爹在去世的時候,專門把他叫到跟前,不僅告訴了他制作蜜酥果子的秘方,還說了做生意的絕技:誠信!說只有誠信,才能使周記鋪的金字招牌永遠閃亮,周記鋪的生意才能千秋永傳。
“制作蜜酥果子的方法,我也知道點,必須是上好的蜂蜜,上好的花生仁、芝麻,可是你為什么……” 李子敬捂著胸口,感到心中一陣絞痛,扶著桌子,只是喘氣。
“當時上好的蜂蜜,上好的花生仁、芝麻價格太貴了,于是我就換成了普通原料。我原以為那不過是猴子嘛,不會太計較。唉!沒想到啊,沒想到啊!”周老板捶胸頓足,悔不當初。就在這時,李子敬從懷中抽出一把刀,猛地一下刺進了自己的胸口,頓時鮮血直流。周老板大驚,忙上前將李子敬抱在懷里,哭泣道:“你這是為何?”
李子敬慘然一笑,斷斷續續地說道:“只因你貪圖小便宜,一時疏忽毀了猴子、你、我、游老板四家世代相傳鐵打的契約。作為生意人,我已經失信。沒有了信義又哪里有生意?生意都沒了,我又怎能活在這世上?”說完,李子敬閉上了眼睛。
周老板嘆了口氣,來到李子敬身旁。他慢慢抽出刀子,自嘲地笑了笑,閉上雙眼,使勁往自己胸口一插,只覺瞬間天昏地暗,身子一下倒了下去。他看到的最后一個場景是自己眼中朦朦朧朧的淚水。
正所謂:三大名門事業牽,鐵打契約始流傳。風雨同舟多少代,綿綿相宜數十年。只因后人昏頭腦,金字褪去血色還。事后悟出真事理,誠信駛得萬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