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轉眼又是一個春的欣欣向榮了。每在百花競放的時節,爸爸媽媽就比平時更多地會想起你:孩子的生日就要到了,他又長大了一歲。這么想著,就禁不住要為你又長高了一截,又增加了幾斤而暗自激動欣喜一番的,然后,再期盼著下一個春的到來。今年的四月十五日一過,你就十八歲了。十八歲的你,已是個一米八零個頭,五十七公斤體重的大人了。從這一天起,你不再以一個被監護人的身份出入于咱們這個小小的家門了,你將甩開爸爸媽媽的雙手,以完整而獨立的人格自立于這個紛雜吵嚷的世界里,要承擔起社會的責任和義務了。自此,爸爸媽媽將把以監護人身份管束你的接力棒交付于社會;屬于家庭教育,管理你的責任,也將隨著你的日漸成熟而逐步縮小,爸爸媽媽要漸漸轉入賦閑的角色了。若說于你還有用處,那便是生養你感情的本能和資助你成長的責任,會讓你以盡可能少的后顧之憂在自己人生的正道上硬硬朗朗走到直至用不上我們的時候。
記得在前幾天一頓晚飯的桌上,聊及高考話題時你說你“將來要離開西安,到更好的地方去工作”,媽媽當下就用“天高任鳥飛”的話回答了你。那一刻,爸爸媽媽似乎真地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就是一只雛鷹,向著藍天振翅欲飛了。“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那才是一個男兒的志向。盡管你的那一句話只想到了你要選擇社會,而不曾做出社會還將同時選擇你的思考,可爸爸媽媽依然為你祝福,祝福你十八歲美夢成真。
回想起來,以往的四月十五日,在媽媽變著法子要為你做著可口的飯菜的時候,爸爸亦會為是給你買一塊糖果還是一個玩具擬或一本趣味讀物而小動腦筋。今年,爸爸卻沒有了這個情致,十八歲的你,再不需要這一類童稚的玩物了。可仍有送一個特殊的禮物給你的念頭,卻叫我們這幾日頗費了一番心思。思來想去,就想到了爸爸媽媽近十年來剪貼的兩本似可開啟心智的小冊子來。它不起眼,也不值錢,有不少的篇章已讓你看過了,是否收到益處,我們不得而知。現在爸爸媽媽鄭重地將它作為祝賀你十八歲生日的禮物贈予你,希望你能樂意接受它。
在給你準備好了這份生日禮物之后,似乎了卻了爸爸媽媽十八年來對于你的一樁大的心事,然而,我們的心海依然澎湃著。夜深了,周圍的人家都在沉沉地酣睡,我們家卻亮著兩盞幽靜的燈,一盞是你的,你在為著高考這人生的一搏而苦讀,與時間在做著賽跑;一盞是爸爸媽媽的,我們在為了暗中給你以力量而翻書于案頭,聊度夜的光陰。這一陣,你是在下勢要收獲一把的,爸爸媽媽卻什么也看不進去,總想著還有什么事要做。苦思良久,煩亂的思緒終于梳出了個眉目。原來是要對你說一些話的。于是,就將筆拿出來,寫一番心語送給你。
十八年前的那一年,四月十五日,就在那一天的凌晨四十五分,你在媽媽的極度痛苦中來到了這個世界。接生的大夫放你在產房的小臺秤上,說不多不少六斤重。哇哇啼哭中,這個六斤重的粉嘟嘟的肉團便從你婆的手中遞到媽媽的懷抱。從此,這一團鮮活的生命就成了我們的寶;也就從此,我們將這一塊寶十八年如一日的呵護到了今天。這十八年來,你像一輪噴薄而出的朝陽,給了我們以擁抱生活的希望和毅力,讓我們在付出艱辛的同時,也體味出了生活的樂趣。可人生的自然規律不能逆轉,隨著生命的壯大,你從爸爸媽媽的懷抱中逐漸掙脫到塵埃滾滾的大地上,再由爸爸媽媽領引著你的手中跌跌撞撞繼而徹底掙脫了出來,要頂天立地了。這本是人生的一大盛喜,可牽著你的手,陪伴你走了這十八年,忽然間在你抽回了手,還要看著你自立獨行的時候,心中不免惆悵頓生,不知你這一去是穩穩當當地向前奔走,還是栽跤爬撲地讓人揪心,就由不得想給你叮嚀幾句。
十八歲,謂之成年人。成年人就該有了立身、立德、立行的功夫,這功夫不是一夜之間就上了身的,需要日積月累修煉十八年呢,乃至一生,才能見其真功。所謂“立”,取其建立、制定以及存在、生存之意。所謂“身”,蓋指一個人的品格和修養;所謂“行”,是說實現某種意圖的行為舉止;所謂“德”,就是指一個人的道德和品行。古人講“三十而立”,那是教育不普及,人的思想的成熟全要依賴于直接去參與社會的實踐才能起到作用,不用人生的一半時間來修行是不行的。而如今,前人已經積累、總結、提煉出的思想精華遍布于各類書刊媒體,一個人從咿呀學語便步入了正規思想鍛煉的軌道。像你,還在襁褓中的時候就有了不少經典故事和兒歌灌進了你的耳朵。三歲入了幼兒園,跟著媽媽學來的故事竟然在講給小朋友們聽的時候還得了一回獎;五歲上了學前班,一下子就學會了“a、o、e”,從這一年起你就比爸爸高出一籌了,爸爸至今在一堆曲里拐彎的拼音字母面前還是誠慌誠恐的不敢正視。六歲你正式進了學校,成了一個受法律保護的必須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了。這一去十二個寒暑就苦熬到了今天,當年一個虎頭虎腦的頑童竟出脫成高三快要畢業又將步入大學之門的成人了,前人們積累的知識成果,讓你一頭扎進去就飽嘗了個夠,所以“三十而立”的話對你們這些趕上了好時代的人來說顯得滯后了許多。人生十八當自強,十八而立才講得通的,才符合你們的思想特征。難怪法律在分攤責任和義務時,給十八歲的人也攤了一份。聽說你前幾天在學校參加了十八歲的成人宣誓儀式,你的誓詞我們不知道,可成年人自立于社會的大意爸爸媽媽不陌生,它跳不出立身、立德、立行的圈子。所以,爸爸媽媽認為,這“三立”的滋味你能常常去品咂,它會越品咂越能體味出個中味道的。
記得明代學者崔銑的《六然訓》來了。書云:“自處超然,處人藹然,有事斬然,無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安身立命的話,旮旯拐角都說到了。我們不希望你照著這些話去專意為難自己,而是說一個人將立身立德立行的含義入骨入髓了,這些氣質性的東西自然而然地就會流露出來。像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話,道理是再簡單不過的了。可茫茫人海,能真正做到的可以說是屈指可數,而力求這么做的人卻車載斗量不計其數。人生立于天地間,寧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名利莫向前,務實莫在后。即使人生成不了大器,也須記住“寧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余”的古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為人要學大,莫學小,志氣一卑污了,品格就難乎其高;持家要學小,莫學大,門面一弄闊了,后來難乎其繼。爭斗場中,出幾句清泠言語,便掃除無限殺機;寒微路上,用一片赤熱心腸,遂培植許多生意。道理都不深,悟出了就是有思想深度的人,做到了就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想和悟,好比是繪畫人生的筆紙顏料,踐行自己的人生目標就是執筆調色,投抹成就的技藝了。講學不尚躬行,為口頭禪,立業不思種德,如眼前花。要做行為的主人,不敢當說話的巨人,凡事勿臨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綢繆。這樣,沖刺到人生目標的極致,才不會太難。
當今的社會像一個調了百味而且正在加著溫的蒸鍋,容積不變,氣壓卻在急劇增加。浮躁之氣隨時熏染著任何一個敢于走近它的人,正像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進茅廁之地久而不聞其臭一樣,全憑一個人的嗅覺和定力。否則,一進去便不能自已。所以說,自處要超然一些,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要有雋怡超脫之氣,寧靜而致遠。若想致遠,就須學而不厭,學須靜,才須學。能深解“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德,不為貧困而改節”這句話的意思,超然便在自處中生就了。
做到了自處,還要處人的。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這話說得明了。可驕傲、自負、目中無人的人,尤其是青年人,還是為數不少的。這類人心胸都狹隘一些,目光都短淺一些。不成熟的人首先暴露給別人看的,就是這個。常教給你謙虛做人的道理,就是怕你在處人、行事的路上走到一個三角形的尖上。所以要懂得凡事要好,須問三老,好問則裕,自用則小的道理。“三老”就是指立身、立德、立行做得好的人。不恥下問,哪里是“下”,分明是向上品質的修煉啊。
人在世上是要做一些事情的,有事斬然,是一個男子漢立身的必備之本。風息時,休起浪,岸到處,便離船。沒事不要惹事,有事不要怕事;有事要沉著冷靜,果斷處理,尤其在事發時,要穩神定氣,審時度勢,這個智慧是學來的,練來的。智生識,識生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人不可能分分秒秒都在忙活著,會有一些空閑時間的。所以無事也要當作有事來說,這就是無事澄然。澄者,清也。閑靜雅致,清淡如水,離塵網之羈絆,養清靜之怡氣。這是閑的境界,可如何能達到這種境界,不是牽狗狂飲之人可以企及得了的。靜中觀物動,閑處看人忙,才得超塵脫俗的趣味;忙處會偷閑,動中能取靜,便是安身立命的功夫。這話又有一番嚼頭了。
春風得意,是自己愜意,別人企羨的一種生活境地。春風得意馬蹄疾,人生得意須盡歡,都是得意后的一種心緒。可得意之時,如何冷靜自己的靈魂,是頗需深思的問題。古今中外,面對鮮花、掌聲、金錢榮譽默然處之者不乏其人;富貴不能淫,一生孜孜以求,初衷不改,始終顯露君子本色者,為數不少。可被鮮花、掌聲、金錢、榮譽所絆倒的亦隨處可見。不是常常能看見和聽到一些為官者的腐敗案例嗎?這些人在為官之初,何嘗不想干一些于社會有益的事情,可到頭來,卻是事與愿違了,走到了相反的路上。有道是,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過分在乎“得意”二字,心志當然灰暗,何能淡然?所以說,得意之時也難啊,難在頭腦能否保持一個清醒。
得意和失意是人這一生哭笑不能自拔的羈絆,況且,失意而不灰心沮喪,泰然處之者,好像總比得意而不飄然傲慢的人多了些,是謂上山易,下山難。在挫折、打擊、誤解面前,坦蕩蕩的君子和常戚戚的小人似乎難分寡眾。在困難面前,泰然處之,正面迎上者,大有變不利為有利的典范,像贈予你那兩本剪貼的小冊子里的故事大多屬于此類。遇到挫折就退避三舍、自暴自棄的例子亦可信手拿來,如學生在對待自己的久滯不前的學習成績這一態度上,消極自卑,怨天尤人者該是不少了。為何時光老人給每人一個均等十二年耕耘的時間,可收獲的季節里,有人裝載了滿滿一車,有人卻怎么就只提回了小小一籃呢?若拋開智力因素,不是驕傲自滿或自我放棄又是什么?因而,在得意和失意面前,若能記住“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愛己之心愛人”的話,便能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了。
今晚的話,在你看來或許晦澀,以往都是直面糾錯或直白說話的,突然看見了一向嚴肅的爸爸媽媽為自己寫來這一連串亂七八糟的文字,也難怪你的費解。因為,這十八年來,管束你的方式多以斥責,少于溫言,甚至耳光也曾施加于你。對此,你作何感想,不想深究。而“用人取其長,教人責其短,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圣”的道理只要你明白了,家庭教育的苦心你自當釋然。你身上的浮躁之氣時有發作,接受批評的勇氣亦顯不足,缺乏思考而略顯言行之幼稚,常下決心而不能持之以恒,對于你的這幾個主要缺點我們是費盡了神心的。為了你明天能夠長人一智,故而總在責難著你身上的缺點,為了你將來能夠成為有功于社會之人,亦隨時隨地糾正著你腳步的偏差。這是爸爸媽媽的責任,也是雕玉成器、教子知義的良苦用心。這么說著,并非你就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了。其實,你在爸爸媽媽的心目中還是一個好孩子的:愛國愛家,關心大事,遵規守紀,節儉樸素,知禮儀,有抱負,尤其是后期學業的不斷進步基本彌補了前期的不足,這一點讓人為你放心了許多。你的這些優勢,已經表明了你不愧是受了十二年正規教育的十八歲成人了。爸爸媽媽為你跨入十八歲成人的行列而祝福,你亦當為自己成為十八歲的大人而自豪。
孩子,十八歲的生日就這么為你過了。生日之后,大考在即,我們縱然將這寡淡無味的話說得再多,也不如你苦下功夫攻克知識上的一個難關。身欲出樊籠外,心要在肚子里。從今天起,當以一個成年人的標準嚴格衡量自己。何以立身?何以立德?何以立行?是社會擺在你面前的三大課題,不思考不行啊!因為,明天的太陽等著你去托起它。
祝愿你用心學習,用心做人,用心處事,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
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