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教授。世界漢語教學學會、中國語言學會會員。1996年至1998年赴拉脫維亞大學講學、任教。同年于波羅的海語言中心講學。1999年應邀赴德國漢諾威參加世界漢語教學研討。2008年參加第九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2009年論文入選美國布萊恩大學語言學會議。2010年應哥倫比亞大學邀請赴美交流學術。
長期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及語言學研究。出版語言學專著《現代漢語量詞研究(增編版)》等三部;出版教材、詞典多部。發表及入選國內外頂級學術會議論文三十余篇。
1972年開始發表小說。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論文和文學作品均有獲獎。出版散文集《藍眼睛黑眼睛——我和我的洋弟子們》。
入選《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中國語言學人名大辭典》《中國專家人名詞典》等。
1998年獲評天津市級優秀教師。2006年榮獲全國十佳知識女性。
電車站上,兩個大女孩:一個高高壯壯,像個大可樂瓶;一個瘦瘦小小,像瓶邊的感嘆號。
隆冬,人們都包裹在厚厚的大衣里。兩個大女孩卻熱火朝天地吃冰激凌!倆人吃一個!可能是因為天冷,冰激凌粘舌頭。倆人兩手圈成喇叭樣,一邊互相哈氣,一邊吃。一個一會兒貓腰,一個一會兒踮起腳來,親親熱熱,真叫人好笑又羨慕。
我愛拉話。一問,竟也是拉脫維亞大學的學生。一個學校的,大家立即親熱起來。高個的好像總有點害羞。小個的卻很沖:
“我什么都不怕。天掉下來,我頂著。”
高個嘟囔:“別忘了,我比你高!”
我們說著,笑著。很快我知道,她們是國際政治系的學生。也是去占領博物館。博物館,任何一個我都不落。她們是來找資料的,為寫論文。指導論文,可是我的強項。
然而當我一進博物館大廳,我立即覺得強不起來了。展廳里,斯大林的照片和希特勒的照片并列掛在一起。都是占領者。我第一次知道人的情感可以那么繁雜地攪在一起。要知道,我是一個60年代的知識分子。偉大蘇聯的光輝一直照耀我的青少年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