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雙腳丈量民情,用心靈感受民生。中宣部“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啟動以來,各媒體行動迅速,結合實際制定了活動方案,并在頭版或重要版面開設了欄目;廣大采編人員積極響應,沉到一線了解民情,傾聽民聲。一批來自基層、文風清新、真實生動的新聞報道陸續(xù)刊出,受到讀者好評。本刊從本期起,開設“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專欄,報道全省各媒體“走、轉、改”活動開展情況,同時刊登記者編輯的心得體會。歡迎賜稿。
根據中宣部和省委宣傳部統(tǒng)一部署,安徽日報社在第一時間成立了活動領導小組,細化實化活動方案。8月12日,在頭版重要位置開設“記者走江淮”欄目,并推出重點評論《“接地氣”才能“聚人氣”》,有力推動活動深入開展。安徽日報還精心設計了“記者在一線”、“今日看點”、“百姓故事”等欄目,統(tǒng)籌安排了“轉型發(fā)展看開局”、“中小企業(yè)調研行”、“民生工程連線”、“皖江見聞”等采訪小分隊,確保活動全面覆蓋、全員參與。活動過程中,各發(fā)稿部門通過建立基層聯(lián)系點、體驗陌生崗位、駐村一日等多種形式,為記者搭建下基層平臺。同時,報社還結合“大練兵”、“雙十評選”、“新春走基層”系列活動,進一步完善下基層管理、考核和激勵機制,推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常態(tài)化、制度化。
新安晚報社在“走、轉、改”活動中,記者深入城鎮(zhèn)農村、走進尋常百姓家,通過文字和圖片真實記錄百姓的日常生活。截至目前,已經有《他們的微笑需要你去“裝點”》《除藻守護“母親湖”》、《“雁南飛”變奏“鳳還巢”》等優(yōu)秀稿件,稿件內容涉及全省各地、各行各業(yè)。有了記者的深入基層,就有了作品的可讀性。這些新聞報道都產生了積極而有效的輿論影響。
安徽商報社率先開通“現(xiàn)場360”走基層、服務群眾專欄,記者深入一線,先后推出《垃圾“圍城”道路“坑爹”》、《馬路“穿”小區(qū)居民缺安全》、《老陳不回來,我們就不吃了》等10多篇報道。此外,針對民生及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還分批次讓編輯記者創(chuàng)新話語體,不斷推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掀起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