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優秀的新聞報道就應當是生動的故事。故事化報道為新聞傳播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增強了新聞報道的可讀性,契合受眾深層次的視閱需求,擴大了新聞傳播效果。做好故事化新聞需要用心構思、凸顯主角、突出細節、注重描寫。另一方面,故事化新聞應恪守真實性底線,防止對新聞真實性的傷害。
【關鍵詞】新聞 故事化 真實性
新聞界前輩徐鑄成曾言,記者好比廚師,做新聞也是一門講究“烹飪”的藝術,通過前期采訪,有了好的原料,在后期編輯時還要精心選料、設計好菜譜。那么,什么樣的菜式和特色最惹觀眾喜歡呢?答案無疑是細節化、情節化、故事化。
“新聞報道故事化”如今是我國新聞報道最引人注目的現象之一,已作為一種報道方式被廣泛運用,滲透到新聞報道的各個領域。何謂新聞故事化呢?比較公認的定義是美國普利策新聞獎得主富蘭克林所謂:“用故事化手法寫新聞,采用對話、描寫、場景設置等,細致入微地展現事件中的情節和細節,突現事件中隱含的能夠讓人產生興奮感、富有戲劇性的故事”。新聞故事化增強了新聞報道的可讀性和貼近性,契合了受眾深層次閱讀需求,起到了良好的傳播效果。但另一方面,新聞故事化手法的不當運用,也易造成對新聞本質特性的傷害,使新聞的真實性遭到質疑。
一、故事化新聞的勃興
“新聞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真實性和時效性是新聞兩個基本特征,而真實性更是新聞的生命、最本質屬性。對“故事”一詞,《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真實的或虛構的用做講述對象的事情,有連貫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由此看出,故事是采用文學的表現手法對真實的或虛構的事情進行生動的加工創造,適合于口頭講述的、通俗易懂的敘事文學體裁,具有情節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形象鮮明、語言的通俗易懂等特點。不難發現,新聞與故事,有著本質特性的差異。
傳統的新聞報道“倒金字塔”結構,強調的是信息發布和傳達,對新聞作為故事敘述的生動和文學美感側重不多。隨著媒介的發展、受眾需求的拓展,故事和新聞的結合越來越緊密。把新聞事實用講故事的方式展現出來的新聞故事化報道方式被大量采用,并且受到了受眾的廣泛歡迎和喜愛,也大大提高了新聞的傳播效果。如今,“新聞故事化”表現手法被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競相運用,因其摒棄了單一、簡單的敘述性報道,充分運用了事件富有戲劇性的故事情節,賦予其新的審美理念和深層意味,滿足了受眾對信息的好奇心和閱讀欲。
新聞是傳播信息,是一件很嚴肅的事,“講故事”是一種文藝娛樂,有人擔心用講故事的形式來說新聞,不僅缺乏信息量,而且還流于庸俗,導致新聞娛樂化。故事化新聞,雖帶有故事這個定語,但它仍屬于新聞的范疇,具有新聞的本質特性,新聞故事化只是采用故事化這種表現手法來對新聞進行報道和傳播,新聞的本質真實性和時效性依舊不變。
二、故事化新聞表現技巧
新聞學就是事學,新聞就是報道事實,講故事應該是新聞最基本的特征和最基本的表現手法。離開講故事,即使是新聞評論,也會艱澀枯燥乏味。優秀的新聞報道就應當是生動的故事。用講故事的方式寫新聞報道,那么新聞報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死板、生硬、單調、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