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退休職工——一個告別了工作崗位,步入安享晚年階段的特殊群體。多年來,他們受黨的教育和培養,為企業的改革發展,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現在他們更渴望能得到政治上的關心,生活上的照顧,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能安享晚年。昔日,他們有企業,有企業的黨群組織的關心,為他們提供多方面的服務。如今退休后離開企業,實行社會化管理和“屬地管理”,存在著一個適應的過程。如何有針對性地做好企業退休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發揮他們的政治熱情,讓他們發揮余熱,理順情緒、協調關系、化解矛盾,對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有著深遠的意義。
一、企業退休職工思想現狀
1、相當一部分企業退休職工對社會化管理服務有疑慮,擔心遇到問題時能否得到盡快解決,他們的合法權益能否得到有效的保障。較普遍存在著今非昔比的“失落感”,“悲涼感”和“危機感”。
2、企業退休職工更關注生活待遇的落實。退休后,實際收入減少了,與其他退休人員的生活待遇相比覺得虧了,有失落感。
3、更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對老有所醫要求強烈。對醫療費用開支大存有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隨著年齡的增大,年老體弱,百病容易纏身,看病難,看病貴,對醫改存在的不足反映較強烈。
企業退休職工普遍關注的上述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并及時做好疏導和解決。
在計劃經濟年代,企業職工的工作大都由“國家分配”進入單位,也有少量屬于“按政策頂職”的。工種、專業沒有更多的個人選擇。進入企業后作為“企業的主人”,他們大都能以企業為家,“從一而終”,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財富,付出了辛勤勞動和汗水,耗去了他們的青春年華,染白了他們的發鬢。企業也曾為退休員工盡可能提供著種種福利待遇,提供著生、老、病、死等一條龍服務。企業與職工相互依存,職工成了“企業人”,對企業的依賴心態油然而生。
隨著企業的改革,企業社會職工能無限延伸的狀況發生了改變,不再承擔的社會職能逐步回歸社會,企業內部利益格局也有了相應的調整,對于一些瀕臨破產企業的退休職工或已屬“關、停、并、轉”企業的退休職工來說,“家”的感覺已失去,或有所淡化,但更多的企業退休職工對企業的依賴心態依然強烈。
目前,企業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尚屬探索階段,而對于職工各項急切的需求,社區退管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目前,社區管理服務是一個新內容,新課題,新挑戰。相對于企業,社區管理人員少,兼顧其他工作內容多,個別社區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與新形勢要求不相適應,工作方式、方法仍未能跳出“居委會”模式。在社區退休的職工福利少,幾乎為零。大多數企業對退休職工的關心和福利總會比社區多,企業退休人員在社區活動場所受限。
企業退休職工渴望能得到社會方方面面的關心,希望能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給予他們一個高品質的幸福晚年,這些要求并不為過。針對他們思想狀況和特點,倘若我們不及時疏導和解決,容易使他們產生思想動蕩,影響個人身心健康,影響家庭和睦,乃至社會穩定。可見加強和改善企業退休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當前做好退管工作中的重要一課,值得認真研究和探討。
二、思路和對策
影響企業退休職工思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從多方面入手。要依靠整個社會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各有關部門要經常保持聯系,互通情況,緊密協調工作,綜合治理。做好企業退休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切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落實好他們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
1、加大宣傳力度。認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化解企業退休職工對社會化管理的種種疑慮,引導他們正確認識企業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的意義,轉變觀念,順應改革潮流,自覺排除計劃經濟觀念的心理干擾,適應社會化管理的要求。本著理解和寬容的心態對待改革發展中產生的問題,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愿、觀點和訴求。要與時俱進,充滿信心,堅信在黨和政府的重視和關懷下,群策群力。配合退管機構的工作,融入社區大家庭,共創幸福和諧的鄰里生活。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社區管理,通過開展企業退休人員的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務來解決自身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娛樂方面遇到的問題。
2、加強社區管理機構建設。社區是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的載體,社區建設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社會化管理工作的質量。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是建立獨立于企業單位之外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它關系到千千萬萬企業退休人員的切身利益,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深化,社區建設、社區化服務滯后于經濟發展,加強社區管理機構建設進度十分迫切。
(1)政府要通過加大財政支持和多方籌資的辦法,加大對社區建設的投入,為工作開展提供必要的條件。
(2)充實和培養退管人員,提升退管服務水平。新形勢下,新的服務對象對退管服務人員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退管人員應提高自身素養,培養和鍛煉管理能力,以滿足龐大退休群體不斷提高的要求。
(3)強化退管工作人性化。針對當前退休職工普遍存在的失落感現狀,改進新形勢下企業退休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重視人性化服務管理,帶著感情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多一些換位思考,多一些體貼,多一份關愛。對企業退休職工的訴求要耐心傾聽,力求盡快解決,一時未能解決的也應做好解釋工作。社區管理服務工作人員應注意多了解服務對象的經濟條件、家庭狀況等,真正了解他們在想什么,黨和政府應為他們解決什么,并將相關信息及時反饋。
3、要切實加強社區的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社區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增強退休黨員自我管理意識,充分發揮企業退休黨員的主觀能動性,建立和健全各項制度,使企業退休黨員真正做到離崗不離黨。與此同時,對轉到社區管理的企業退休領導干部,應積極創造條件,保證這些退休人員能夠參加相關的會議和活動,確保他們的政治待遇不受影響。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他們在支部建設、社區建設和開展退休人員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作用。
4、企業退休職工實行屬地管理和社會化管理后,原企業不應一甩了之。企業在實行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工作中,應加強與退休人員所在街道勞動保障機構聯系,密切配合,共同解決好他們的生活和思想問題。實行社會化管理后,企業不得以社會化管理為由隨意減少退休人員的福利待遇。在企業退休人員的統籌項目外的養老金,由企業繼續按有關政策發放。對于歷史遺留問題,應力求兼顧退休職工和現有職工的權益以及企業發展需要等方面,依法依規去解決。一時未能解決的也應注意做好溝通、疏導工作,爭取他們的理解、諒解和信任,使矛盾得以化解。
5、充分調動一切社會力量,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工會、共青團、婦聯、老齡委等組織和機構要充分利用各自的管理服務網絡,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組織和指導社會志愿者隊伍和其他社會公益組織,為企業退休人員特別是高齡、孤寡、病殘等生活困難的退休人員,提供義務服務,并在維護企業退休人員合法權益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作者單位:樅陽縣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