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勸上桌吃飯,寶寶又開始大鬧起來,又是用手抓飯,又是摔碗,又是搶勺……吃頓飯像打仗一樣。
頭疼問題之1 :到處跑
寶寶吃飯坐不住是最令媽媽頭疼的事情。寶寶吃飯坐不住,可能是玩具太吸引他,或者是一定要看動畫片,又或者就是在屋子里面到處亂跑,強按下來吃飯也吃不了幾口。
對于不愿坐下來吃飯的寶寶,可以試試這樣的策略:
準備專用餐具和餐椅適合寶寶使用的餐具會讓寶寶方便就餐,對吃飯也會更有興趣。高度適中的餐椅能讓寶寶看清桌上的美味佳肴,這樣更易于引起寶寶食欲。
不吃零食 只有感覺到饑餓,寶寶才會想要吃飯。零食容易讓寶寶有飽腹感,在正餐前1個小時內盡量不要食用。
多運動寶寶在家里跑來跑去不想吃飯,可能就是不餓。多到戶外跑跑跳跳,騎小車做游戲,讓寶寶的精力得以釋放,就可以既鍛煉身體又增加食欲。
頭疼問題之2:摔碗搶勺
寶寶剛開始學習吃飯的時候,因為控制不好力道會把碗勺扔在地上,這時如果媽媽第一時間就把碗勺撿回來,寶寶會非常高興地反復不停地扔。因為他把這當成了一種游戲,而且自主操縱的感覺也促使寶寶不斷地試驗,一次又一次體驗成就感。
對于喜歡摔碗搶勺的寶寶,可以試試這樣的策略:
設計投擲游戲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軟球、小紙盒等玩具,讓寶寶知道哪些東西是可以扔的,讓他在游戲中扔個夠。
不那么關注在吃飯時不要對寶寶扔碗勺的行為過于關注,更不要斥責寶寶。
藏起來必要的時候,把扔掉的東西藏起來,給他一個懲罰,讓寶寶真實感受一下“失去”。 當寶寶意識到扔掉的東西可能就不見了以后,就會在扔之前考慮一下了。
頭疼問題之3:喂不進去
寶寶1歲以后,給他準備的餐品可以逐漸由軟爛的食物過渡到固體食物。但有的寶寶不愛自己嚼,好不容易喂進嘴里以后馬上就又吐出來;有的寶寶只愛喝牛奶;有的寶寶對某種食物就是一口也不動。
對于吃飯喂不進去的寶寶,可以試試這樣的策略:
換換烹調方法1歲多的寶寶味覺和嗅覺已經發育良好,懂得品味美食了。樣式單一,味道一般的飯菜寶寶也會挑剔。多數寶寶都喜歡色彩鮮艷、搭配多樣的食物。一份香噴噴的漂亮食物可以把寶寶成功吸引到飯桌上來。
和寶寶一起做飯請寶寶幫媽媽擇菜、淘米,為大家整理餐桌、擺放碗筷,寶寶付出了努力,就會對用餐充滿期待。
偶爾挑食沒關系寶寶在接觸一些新食物時,不愛吃并不意味著寶寶以后就會不吃這種食物了。不要對寶寶刻意強調一定要吃,或暗示寶寶這是一種挑食行為。不愛吃的食物過一段時間再試試,也許就會喜歡吃了。
說飽了就不用喂寶寶會說自己飽了,但大人覺得只吃了一點兒沒有飽或是不愿意剩飯,硬逼著寶寶繼續吃,這樣,對寶寶的精神和腸胃壓力都很大。知道飽的寶寶,也會知道餓,和寶寶說好,中間是不能吃零食的,那么下頓飯的時候,寶寶一定會乖乖吃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