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總統叔叔,有叛逃軍官,也有流亡政客
2011年11月9日,在埃及首都開羅的阿拉伯國家聯盟(簡稱阿盟)總部,阿盟高級官員準備和敘利亞反對派代表舉行一次會議,商討如何與敘政府進行“全國對話”。然而,反對派代表還未進入會場,就在會場外被示威分子用雞蛋一頓“暴打”,狼狽不堪,會議因此推遲。
向反對派代表扔雞蛋的人,其實并不是敘利亞政府的支持者,相反,也是敘利亞反對派。只不過,他們堅決反對與當局進行對話。因此,反對派之間,又打起來了。敘利亞危機爆發至今已8個月,總統巴沙爾領導的政府,目前除了受到國際壓力,國內還要面對這么一批彼此大打出手的“反對派”。那么,這些反對派究竟是些什么人呢?
一直沒成氣候
在敘利亞,執政的是以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為首的“全國進步陣線”,在議會占了2/3議席,反對黨一度在國家政治中的活動空間很小。
不過,敘利亞反對派一直存在。早在前總統哈菲茲·阿薩德時期,穆斯林兄弟會等極端宗教團體就曾發動武裝叛亂,矛頭直接對準當局,當然,這些組織也遭到了強力打壓。2000年,阿薩德去世,其子巴沙爾接任總統,敘利亞一度改革氣氛濃厚,外界稱之為“大馬士革之春”。敘利亞國內反對派也因此受到鼓舞,活動日趨公開化。2001年1月,有超過1000人公開簽名,主張在敘利亞進行全面改革。但改革的步伐太快,引起政權內部強硬人士不滿,當局不得不轉而進行控制,一些活躍人士被抓,“大馬士革之春”匆匆結束,反對派活動轉入地下。
2005年,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遇刺,真主黨被指是“元兇”,敘利亞也成了“幕后黑手”。受此影響,敘利亞當局受到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反對派趁機發力,全國民主聯盟、庫爾德民主聯盟、敘利亞未來黨等組織和一些民權人士等簽署《大馬士革宣言》,號召反對派聯合起來。這次運動同樣遭到打壓,部分發起人流亡海外,在美法等國的支持下,繼續開展活動。
今年3月,敘利亞爆發反政府示威,反對勢力也“煥發新生”。目前,敘利亞反對派團體共有幾十個,其中較有影響力的組織主要是“民族協調機構”和“全國委員會”。
兩大派別是骨干
民族協調機構是敘利亞最大的反對派,今年6月30日在首都大馬士革成立,由全國民主聯盟所屬黨派、部分庫爾德黨派和一些獨立人士組成。它拒絕外部勢力干涉敘利亞內政,主張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各方對話,反對動武。領導人哈桑·阿卜杜·阿濟姆出生于1932年,如今已接近80歲高齡,但依然活躍。自上世紀50年代從大馬士革大學法律系畢業后,阿濟姆作為敘利亞第一批律師開始在政壇嶄露頭角。他多年從事左派運動,2000年當選為敘利亞阿拉伯社會主義聯盟總書記。敘局勢動蕩后,他聯合多個長期不受關注的弱小黨派,展開新一輪的反政府活動。
另一主要反對派組織全國委員會,10月2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成立,聲稱要結成統一的反對派陣營,推翻敘利亞現政權。他們也反對外國干預,但呼吁國際社會“保護敘利亞人民”。現在,全國委員會有大約230人,領導機構為7人組成的執行委員會。全國委員會內成員眾多,其中的“敘利亞地區合作委員會”和“敘利亞革命委員會”,主要由各地參與示威的“草根”團體組成,成員大都為青年。他們在當前的反政府活動中負責統計國內傷亡人數,并向外界傳遞視頻圖片,是組織國內抗議示威游行的主要力量之一。
全國委員會現任主席布爾漢·加利溫,目前是法國巴黎第三大學教授。他1945年出生于敘利亞霍姆斯。1971年,由于無法忍受國內日益緊張的政治氣氛,加利溫遠赴法國,但一直保持著對敘利亞政治運動的關注。2001年,他回到大馬士革舉辦政治論壇,號召民主改革。敘利亞今年爆發騷亂后,加利溫的主要工作是組織海外流亡團體。全國委員會另一位重量級人物是敘利亞穆斯林兄弟會現任領導人穆罕默德·沙格法。沙格法出生于敘利亞哈馬一個宗教世家,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他曾作為兄弟會哈馬地區領導人,參與針對敘政權的武裝斗爭。遭鎮壓后,長期流亡伊拉克。目前,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都對全國委員會表示歡迎。委員會大約40%的成員長期流亡海外,西方國家對其影響不言而喻。
也有軍事武裝及極端分子
“敘利亞自由軍”等軍事反對派同樣令人關注。敘利亞自由軍今年7月在土敘邊境靠近土耳其一側的難民營中成立,隨后與另一軍事反對組織“自由軍官運動”合并,主要由敘政府軍中的叛逃官兵組成。其領導人利亞德·阿薩德原是一名空軍少校,在自己家鄉的示威活動遭政府軍鎮壓后,他投身反政府武裝。敘利亞自由軍呼吁國際社會給予其更多武器裝備,以推翻敘利亞政府。該組織宣稱擁有大約2萬人,有能力在敘利亞各地展開行動。目前,反政府武裝與政府軍的沖突規模持續升級,他們攻擊政府機構和軍事部門,造成大量軍警傷亡。11月15日,反政府武裝在土耳其邊界地區襲擊了執政黨數個辦事處。16日,敘利亞自由軍用火箭炮和機槍襲擊了大馬士革近郊哈賴斯塔的空軍情報機構,還突襲了哈馬附近一處關卡,造成8名政府軍士兵死亡。
同利比亞戰場一樣,敘利亞的反對派中也存在少數伊斯蘭極端派別,他們活躍于與伊拉克、黎巴嫩交接的邊界地區,部分與“基地”組織有聯系,曾參與在伊拉克的恐怖活動。
隨著局勢的發展,新的反對派組織不斷出現。近日,2005年開始流亡巴黎的敘利亞前副總統阿卜杜勒·哈達姆宣布,成立“支持敘利亞革命全國委員會”,呼吁“所有反對者都應加入其中”。上世紀80年代因發動未遂政變而出逃的里法特·阿薩德,也就是現任總統巴沙爾的親叔叔,同樣不甘寂寞,成立了“全國民主委員會”,要求得到國際支持,試圖直接接管巴沙爾政權。
目前看,敘利亞各反對派雖有整合趨勢,但內部矛盾尖銳,短時期內難以形成統一聲音,也沒有屬于自己的“班加西”。特別是在和與戰的問題上,反對派的分歧也在加大。盡管反對派兩大骨干派別都想盡力避免內戰,不去步利比亞、伊拉克的后塵,但隨著敘利亞國內暴力趨勢日益升級,他們的力量能否左右局面,避免爆發內戰,這是外界相當擔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