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
11月7日封面文章
希拉里的“巧實力”
卡扎菲死了,利比亞戰事隨之告終。在過去的7個月里,雖然許多國家希望美國在利比亞戰爭中發揮領導作用,但在經歷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后,美國這次顯得相當低調。然而,沒有人會否認美國在這場戰爭中的作用。
這也正是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引以為豪的地方——美國未派地面部隊進入利比亞,也沒耗費太多資金,但它通過一系列的幕后工作,促成了卡扎菲政權的滅亡。比如,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對利比亞進行軍事打擊時,希拉里成功地說服俄羅斯投了棄權票。今年9月,卡扎菲走到窮途末路,希拉里又召集各方代表開會統一立場,避免利比亞局勢因反對派的相互傾軋而失控。
以軍事力量達不到的方式推進美國的海外利益,用有限的力量來獲得最大的收益,這正是希拉里一直倡導的“巧實力”。在接受《時代》周刊記者采訪時希拉里表示,“雖然美國沒有控制權,但我們想按我們的價值觀和利益來發揮領導作用。”
韓國《新聞周刊》11月9日封面文章
亂花錢,神經有問題
韓國《新聞周刊》稱,在如何對待財富上,人可分為兩種:有的愛攢錢,有的愛花錢。最近的研究發現,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源不是觀念或習慣,而是大腦中控制花錢的神經。于是有人提出,對那些亂花錢的人,只要通過一定的手段,使其大腦的花錢神經不要興奮,就有可能把他改造成節儉的人。只不過,人們還沒有找到如何控制這部分神經的辦法。
日本《東洋經濟周刊》11月5日封面文章
四成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日本2012年大學畢業生的求職大戰現已開始。由于好工作有限,學生們正忙著四處面試,家長們幫著出謀劃策,常常是一家老小忙得不亦樂乎。《東洋經濟周刊》文章稱,雖然預計明年應屆本科生就業率會比今年有所提高,但仍有四成左右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而各大企業用人標準也變得更為現實,“考證族”不再吃香,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型人才備受青睞。
法國《觀點》 10月27日封面文章
卡恩的悲情
頭發驟然花白,胡茬爬滿雙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總裁卡恩如今盡顯老態,無助的眼神里充滿孤獨。在美國性侵女服務員、強暴作家巴農未遂、在法國里爾卡爾頓酒店召妓……這些丑聞讓卡恩名聲掃地,不僅支持者離他遠去,許多人認為其政治生涯也走到了盡頭。他曾經的支持者說:“我為他感到恥辱,他讓大家很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