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日本防衛大臣一川保夫與到訪的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商定,日本海上自衛隊和印度海軍將于2012年年初舉行首次雙邊海上聯合軍演。一川保夫還接受了安東尼的邀請,打算明年訪問印度,日本一支艦隊將隨同訪問印度軍港。雖然演習的具體細節有待今后討論決定,但這一舉動對未來東亞安全形勢的影響不可低估。
軍事合作關系是國家政治關系最核心、最敏感的部分。而聯合軍演從一定意義上講,又是軍事合作關系中達到較高層次的體現。
日印兩國加強軍事合作,在戰略上各有所需。冷戰結束以來,日本致力提高其自衛隊的國際軍事影響力,以支撐其世界大國地位,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在這一動力驅使下,日本自衛隊在海灣戰爭等一系列局部戰爭和非戰爭軍事行動中頻頻亮相于國際軍事舞臺,為自衛隊轉變成正規軍隊鋪路。就印度而言,在國家“東進”戰略指導下,印度海軍不斷增加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曝光率”,提高其在東亞、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牽制中國在陸上對印度的軍事影響。
日印雙方加強軍事合作,主要的戰略目的是什么?日本媒體坦承,由于中國在海洋的活動日益頻繁,目的是遏制中國的軍事影響。印度輿論不乏類似看法,雙方一拍即合。據日本方面透露,日印此次聯合海上軍演定在北印度洋地區,大體以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因打擊索馬里海盜行動而需要在印度半島南部海港加油為由,兩國海上力量進行一次小規模的聯合軍演。雖然“規模小”,其意義卻是拉開了日印兩國雙邊軍事合作的序幕。一旦明年舉行的海上軍演獲得成功,兩國陸上和空中力量的聯合軍演也將作考慮,進一步驅動兩國的軍事合作。
日印雙方的軍事合作絕非僅限于此。日本新首相野田佳彥日前宣布,日決定放寬自1967年以來實施的“武器出口三原則”(不向共產主義陣營的國家出售武器;不向聯合國決議明文禁止出口武器的國家出口武器;不向沖突當事國出口武器)的限制。由此不排除日本向印度出口武器的可能,一方面,日本在諸多領域擁有世界先進技術,也有建造大型軍艦的豐富經驗,這對正在進行海軍現代化建設的印度來說極具吸引力;另一方面,日本經濟長期低迷,有借武器出口提振經濟的期望,而印度的軍事裝備主要來自俄羅斯,近年來在追求武器多元化,雙方在此問題上也可各取所需。
多年來,日本與印度一直在探討軍事合作事宜。2009年12月,日印兩國首腦就曾經達成舉行海上聯合軍演的協議,后因種種原因而沒能實現。但就在同年,印度海軍不遠萬里來到日本沖繩附近,同美國、日本舉行了代號為“馬拉巴爾”的大規模海上聯合軍演。從中,人們可窺見日印軍事合作有“美國因素”,在美國重返亞太的今天,美國更是支持日印軍事合作,企圖將其拉入自己的戰略設計,君不見美國要拉日印等國建立亞洲小北約嗎?
這些國家打著如意算盤,企圖利用印度,但印度有自己的利益,也有它的世界大國夢,它決不會甘居人下,充當馬前卒的角色。如若不信,走著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