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成敗對語文成績的影響是很大的,因此,高考作文不能等閑視之。那么,低分作文的表達有怎樣的病灶呢?高分作文的表達又有怎樣的特征呢?筆者愿結合自己多年的閱卷經驗來談一談高考作文的各種表現。
一、低分作文的病灶
1.“套作”“套用”這類作文就是人們常說的“抄襲的作文”,根據作文評分執行細則,如屬“抄襲的作文”,只能得基礎等級分,且在四等內給分,發展等級為0分。因此,這類作文最多得12分。即使局部抄襲,得分也偏低。
病例:有的文章,或開頭或文中或結尾出現了材料中的字眼,但主體部分與材料含意無關,這就是“套作”。這類作文即使再好,也只能給二等靠后的分數。如2010年四川高考作文有一篇題為“堅強”的作文,某學生圍繞“堅強”,運用排比寫了一個精彩的開頭。第二自然段寫“堅強”就像幾何學上的點一樣,沒有長度、寬度、高度,無數個堅強,就像無數個點一樣,就能構成無數條線,無數個面,無數個幾何體。主體部分寫勾踐、司馬遷、李麗是怎樣的堅強,結尾再運用排比,扣住“堅強”寫了一個很有文采的結尾。最終這篇文章被定為“套作”的作文,內容賦分9分,表達得12分,發展等級得10分,總分31分。
備考方略:學生要認真練習寫作,切實掌握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學會各種實用文體的表達,切莫背幾篇好作文來“套”!
2.偏離題意切題是作文的生命。如果作文偏離題意或立意不當,那么作文入等就差,基礎等級中的“內容”只能入四等,給分范圍是0~6分,表達項、發展等級項可在三等及其以下酌情給分。這樣,即使每一項得最高分,總分也只有28分。
病例:有的學生看到材料中一些字眼,于是就圍繞其立意,結果被判偏離題意,得分偏低。
備考方略:學生要加強材料類作文的審題立意訓練,立意要依據材料主旨,不可一葉障目,只見樹木,而不見森林。
3.游戲表達有不少學生將高考視為游戲,寫作時,隨意胡編。
病例:2010年四川高考作文考的是新材料作文,有些學生對材料理解得太膚淺,行文幼稚,胡編亂造地寫成文章。有個學生以“語文考試變數學考試”為題,抄寫完給定材料后,然后寫“為什么語文考試要寫數學題材料的作文呢,所以我沒寫”。這個考生分明視高考作文為游戲,最終這篇作文只得了5分。
備考方略:學生參加考試要擺正心態,珍惜難得的考試機會,把寫高考作文視為展示自己才藝的機會。
4.表達不規范表達不規范,指在書寫、標點符號、分段、文章體裁、語言等方面不規范。
病例:(1)有位學生以“集腋成裘”為題,可見,學生是把握了材料的主旨,想到用成語來擬題也是不錯的。可是,“集”“裘”分別寫成了“積”“襲”,僅僅是四個字的標題就扣了兩分,真是可惜!而在文章第一行中寫“高考不是唯一”又把“考”字和“唯”字寫錯了,分數自然不高。書寫不規范丟分可惜!
(2)有些學生字跡潦草,凌亂,狀如蝌蚪,形似怪物,分明是在摧殘閱卷老師脆弱的神經。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作文很難得高分。
(3)有一類作文文體不明,開頭、結尾像議論文,中間又像記敘文,講述一個故事,這樣既不是議論文,又不是記敘文,就是“四不像”作文,得分自然很低。
(4)有些學生行文一段到底,或者只寫三段,或者三兩句頻繁地獨立成段,這種胡亂分段直接影響得分。
備考方略:學生平時要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消滅錯別字,要加強書寫訓練,力求清楚、工整、卷面整潔。平時作文訓練時,段落劃分要勻稱合理。
二、高分作文的特征
1.新穎的表達新穎,即構思新穎。許多閱卷老師看作文的第一感覺比較準,特別是在高考閱卷場上,當閱卷提速之后,組長要分時間段登記閱卷數量,并且予以公布,壓力之大可想而知。閱卷老師一般用一兩分鐘閱完一篇作文,一般采用“一錘定音”的方法。這樣,構思新穎的作文就備受青睞,易得高分。
有些學生或選用歷史文化名人為題材,或選用現實中的人為題材,并采用擬小標題的形式,演繹一篇散文。如2010年四川高考作文有一篇題為“點,驚鴻一瞥”的高分作文,這是一篇精彩的散文!作者采用蒙太奇手法,精選三個典型人物事跡連綴成文,有古之帝王(成吉思汗),有古之高潔之士(林逋),有今之時代弄潮兒(翟墨),形象地表達“這無數光點匯集到一起時,就成了一條浩渺的星河,照耀千萬年”的主題!精心擬定三個小標題:“草原一點”“西湖一點”“大海一點”,并且善于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使文章語言優美。
成功啟示:一般采用日記體、采用蒙太奇手法、采用詩歌來寫作,或大膽采用應用文體(尋物啟事、會議記錄、感謝信、實驗報告等文體)來構思寫作,往往可以以創意取勝,取得高分。
2.深刻的表達立意深刻的文章,易得高分。立意深刻表現為立意的角度選得巧,或思維有深度,有廣度,或見解不凡。
如2010年四川高考作文有一篇題為“偉大的微小者”的高分作文得了58分,其突出亮點就是立意深刻。作者聯想恰當,由幾何學上的“點”與“面”“線”“幾何體”的不同,聯想到“微小者”與“偉大者”的歷史貢獻,立論為“微小者是偉大的”,見解新穎,深刻。
成功啟示:學生平時作文訓練要加強思維訓練,力求多角度思考,選好角度,角度決定深度。
3.有底蘊的表達蘇軾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內涵豐富的作文易得高分。學生將閱讀時吸納的詩文素材入文,文章就有底蘊。
如有一學生熟讀了《西游記》和《紅樓夢》,深入思考了兩部名著中的主要人物,用一個詞概括其性格特點,比如沙僧的“踏實”、豬八戒的“灑脫”、孫悟空的“果敢”、唐僧的“執著”,并將其視為我們在生活中應追求的點,再聯系《紅樓夢》中賈寶玉、林黛玉作適度拓展,最終寫就了一篇精彩的散文。
成功啟示: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生要多讀書,并學會吸納,這樣,寫作時就能筆下生花。
4.亮麗的表達得高分的作文一般都有或優美或深刻的語句,或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如排比、比喻、引用等。這就是文章的亮點。這些亮點或許是切合主題的名言警句、古典詩詞,或許是富有哲理的語句。
如2010年四川高考作文有一篇題為“捻亮點點心燈”的作文被評為59分,其突出特征就是語言有文采。那位學生讀了很多書,而且很聰明,敢拿來為我所用,幾乎句句用典,或化用詩句,或直接引用詩文名句,或妙用經典故事,文章極具文學底蘊。
成功啟示: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學生平時訓練要加強文采訓練,使表達更生動,更形象。
5.詩意的表達詩意的表達,即恰當選用詩詞中的意象入文,運用詩化的語言,營造悠遠的意境,濃郁的詩意。
成功啟示:學生平時要積累詩歌意象,理解其內涵,寫作時要善于聯想,力求靈活表達。
總之,學生明確了高考低分作文的病灶、高分作文的特征,平時又注重了規范訓練,高考考場上就會得心應手,寫出令閱卷老師滿意的高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