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你的眼睛為何失去了光華……”每當聽到《燭光里的媽媽》這首歌時,我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淚水,眼前又浮現出了那個畫面。
高一上學期,老師說我的學籍名字錯了,必須讓家里人送戶口本來。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里亂極了。因為爸爸外出,家里只有媽媽一個人,媽媽又不知道學校的具體位置。但沒有其他辦法,我只好打電話給媽媽,把戶口本讓客車捎來,我下課后去車站拿。
第二天,上完課,我趕緊往學校外走。走在寒風里,我凍得直哆嗦,想著可能會錯過客車,心里很著急。
“珊珊!”耳邊傳來熟悉的聲音。順著聲音看去,我真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媽媽!寒風中,媽媽本就瘦弱的身體越發顯得單薄,好像一陣強風就能把媽媽吹倒。可媽媽還是倔犟地在寒風里站著,向我開心地笑著。
我趕緊跑過去,從媽媽手中接過戶口本。啊,好涼,媽媽的手!而戶口本卻是暖暖的。我又心疼又意外:“媽,您怎么來了?不是說讓客車捎來嗎?”媽媽說:“你要得那么急,我怕出岔子,就自己來了。還好,十點鐘就到了,沒誤事吧?”天哪,媽媽已經等了一個多鐘頭了!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淌下來。媽媽卻說:“傻孩子,哭什么?”
媽媽要趕時間回家,我只得送媽媽去坐車。媽媽走在前面,奇怪,往常動作利落的媽媽怎么有些笨拙?媽媽的腳好像跛了。我連忙追上去:“媽,您的腳怎么了?”媽媽輕描淡寫地說:“在家不小心踩在釘子上了。現在已經沒事了。”為了給我送戶口本,媽媽竟然忍著腳疼在寒風中站了一個多鐘頭。或許媽媽尚未痊愈的傷口又要裂開,或許媽媽的雙腿已經站得麻木,雙腳已近乎凍僵,而這些,媽媽都沒有說。
客車開走了,媽媽還在大聲地囑咐我快回學校,別凍著。望著車開走的方向,我拿著戶口本,忽然感覺它變得沉重起來。它不單是一個小小的戶口本,它也藏著媽媽沉甸甸的愛。這愛是我永遠的懷念,畢生的珍藏。
“噢,媽媽,相信我,女兒自有女兒的報答。”歌聲再次響起,我擦去臉上的淚水。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報答媽媽。媽媽給了我愛,我就回報媽媽優異的成績,美好的明天。
點評
本文通過媽媽送戶口本這一典型事件,突出了重點;多處細節描寫,使人物形象更豐滿,如對天氣的交代,媽媽對自己腳傷的“輕描淡寫”和對女兒交代的事情的態度的對比,有力地烘托了媽媽對女兒的關切愛護之情。
【作者系山東省無棣縣第二高級中學高一學生,指導并置評:田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