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高處是蓬萊,采取靈芽余自栽。
地僻芳菲鎮長在,谷寒蝶蝶未全來。
紅裳似欲留人醉,錦幛何妨為客開。
咀罷醒心何處所,近山重疊翠成堆。
這是中國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朱熹在游歷了武夷山后所作的《詠武夷茶》,勾起了愛茶之人的無限遐想!
6月9號,當端午棕香還在口中回味時,帶著對武夷山巖骨花香的神往,楚天茶友會的茶友們一行13人啟程前往世界烏龍茶與紅茶的發源地、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的風景勝地——武夷山。在縱情武夷山水的同時,去拜訪三位武夷茶界名人:大紅袍之父——陳德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傳承人——劉國英,金駿眉創始人之一——梁駿德。
親近武夷山水
早上6點起床,按耐不住激動的茶友們在早飯后乘車直奔武夷山景區,沿途景色迷人,郁蔥的山嵐,聳立的松樹,隨風搖曳的竹林,一條緩緩流淌的澗溪猶如絲帶般穿流在秀美的山林間,溪水清澈見底。山風拂面而來清爽宜人,沁人心脾,好不愜意!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天心永樂禪寺。史載從貞元年間天心庵的僧人們就開始培植茶葉。禪、茶聯姻,“名寺出名茶”、“茶佛一家”、“茶禪一味”在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找到了最真實的寫照。我們去時由于寺廟遭遇了洪水,部分寺廟建筑被損毀,修葺擴建工程正在進行中,雖沒有觀瞻到廟宇全貌,也不曾與僧人一起品茶論禪,但茶友們還是虔誠地游覽了這座成就了茶中王者“大紅袍”的千年古剎,并在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萬語與千言,不外吃茶去”偈詩石刻和一代茶界泰斗張天福題寫的“大紅袍祖庭”石碑前拍照留念,定格難忘瞬間。
離開天心永樂禪寺,我們向“三坑兩澗”挺進。只見一路峰巖高聳,峽谷深邃,兩邊巖壁被茂密的樹木和一叢叢茶樹覆蓋著,山坑溝壑之間層層茶園蒼翠欲滴,巖壁裸露的部分呈現出紅褐色,山泉從巖壁縫隙滲流涌出,滋養著茶樹。巖壁下溪流潺潺,清澈見,底,魚蝦游來游去,大家都忙不迭地捧起這清涼的甘泉,或是喝上一口,或浸潤在臉頰上,大概沒有比“一捧清泉,一洗塵心”來描述此情此景再合適了!唯有身臨其境,才能真切體會到正是這一方神奇的山水才孕育出這神奇的“巖骨花香”!九龍窠,猶如一位正欲揭開新娘面紗的新郎——大紅袍,我們來了!
“不到九曲溪漂流,枉來武夷山”。九曲溪是武夷山中的一個山溪,全長8.5公里,有9個彎,故名九曲溪。用過午餐后,興奮的茶友們踏上竹筏開始了九曲溪上的漂流。一男一女兩位艄公撐著竹筏順流而下,只見溪水清澈見底,水里的銀色透亮的魚兒配合著我們興奮歡快的節奏不時躍出水面。隨著竹筏慢慢向下游漂去,峰回溪轉,玉女峰、大王峰、各種形狀的巖石在溪中形成美麗的倒影,放眼望去,兩岸翠綠層疊的樹林,高聳入云的秀峰,嘩嘩的溪流聲耳畔縈繞,好一幅“人在畫中游”!
相約武夷茶人
11號上午,楚天茶友會茶友一行在北斗茶業園區如約見到了被譽為“大紅袍之父”的陳德華大師。陳老和藹可親非常好客,雖華發銀灰,但精神矍鑠,一來就拿出上好的巖茶并親自為我們沖泡,大家自然也不會放棄這般絕好的與大師“零距離”接觸的機會,一邊品飲著佳茗,一邊爭相向大師請教。陳老對大家的提問也都有問必答,就像是一位慈祥老人講故事一般娓娓道來,解開了茶友們諸如大紅袍的由來、如何進行無性繁殖、育種推廣及大紅袍商品化等心藏已久的疑惑,這可是茶友們獲得的關于大紅袍寶貴的ORIGINALEDITION!下午我們又拜訪了另一位武夷巖茶的制茶大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傳承人、武夷山茶業同業公會會長——劉國英。劉所長在他的巖上茶業科研所園區接待了我們。進入園區,只見亭臺樓榭,格調雅致,處處都體現出了園區主人的品位與用心。在會客廳內,茶藝小姐將沖泡的好茶向大家一一奉上,劉所長及夫人黃姐與茶友們邊喝邊聊,茶香笑語,其樂融融,好不愜意。不覺已近黃昏,大家還都意猶未盡,臨別時我們同行的茶友、湖北書法家協會會員段肇紅老師代表我們楚天茶友會將自己的書法對聯“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斗茶”送給了劉所長以作紀念,好客的女主人也將八年陳大紅袍贈與茶友們,并期待著大家再次相聚。
12號清晨在駿德茶廠梁天雄總經理的引領下,我們驅車前往桐木關拜見大家期待已久的金駿眉創始人之———梁駿德大師。他在自家的客廳里招待了我們,眼前這位為大家親自沖泡金駿眉的梁大師,儼然一位樸實可親的茶農,一泡沸水落下,茶香彌漫這整個房間。我們與大師邊喝邊聊,就像平時在家里拉家常一樣,沒有絲毫的拘束感,金駿眉的“傳奇”更是讓大家聽得如癡如醉……桐木一日,我們感受到的是“桃源”般的生活。遠離世外的喧囂,一份淡泊的心態,也許是對茶人最好的詮釋吧!
五天的行程很快就過去了,臨到返程之時茶友們都恍若隔世夢醒,意猶未盡!且不說九龍窠大紅袍的美麗傳說、秀美的九曲溪、迷人的三坑兩澗、桐木關原生態的誘惑,更不用說大師們的風范、神奇的巖骨花香、山下樸實的茶農、焙火茶香的集市、印象大紅袍山水舞臺的震撼……“面對現實的誘惑和世俗的紛擾,我們都放下了嗎?放下了,放下了……”可唯獨放不下的就只有這一片山水,我們似乎都已經和武夷山融為一體了,讓我如何放下?
禪說:聚即是散,散即是聚。
汽笛響起,拾起行囊,作別武夷。揮一揮衣袖,帶不走這一片山水,手捧一壺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