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西省昔陽縣片區扶貧開發核桃產業項目正式實施,4年內,村民們既無需購買材料,也不用操心苗木的栽種和維護,還能打工賺錢學技術,一舉多得。
該項目由省、市、縣三級政府共同出資,實行工程施工招投標制、大宗材料政府采購制、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從整地、苗木、栽植、管護等方面進行流程作業,栽1年管3年,竣工驗收后,移交回農民手中。項目建成后進入盛果期,項目區核桃年產量可達到60萬千克,產品銷售收入將達到400萬元,項目區農戶人均增收1000元,惠及500個貧困農戶、2000名貧困人口,將大大加快項目區農民脫貧的步伐,
為了保質保量實施項目,縣、鄉兩級政府成立了專門領導組、多部門聯手、組織重點鄉村干部到汾陽縣參觀學習、聘請專家進行實地規劃……做足了前期工作后,他們在項目立項上,堅持高標準,公平競爭,擇優扶持,并對資金、土方、建設標準的到位做出承諾,為項目的立項創造良好環境;在工程建設上,實行工程施工招投標制、大宗材料政府采購制、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整體工程分4年實施,從整地、苗木、栽植、管護等方面進行流程作業,工程竣工驗收后,及時辦理移交手續。落實管護措施,確保制度、隊伍、資金三到位,試行項目工程轉讓、租賃、拍賣等產權制度改革,積極探索項目工程管護新路子;在資金管理上,實行專戶專存,專人分管,專賬核算,專款專用,一支筆審批,資金的劃拔做到與工程同步,財政部門跟蹤檢查,紀檢、審計部門提前介入,把好、把緊資金關口,杜絕資金的跑冒滴漏,讓公共財政效用在項目區得到充分發揮:建立規劃后評估制度,由縣扶貧辦、縣林業局組織評估,從目標、效益、影響和法律等角度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適時對規劃進行調整修訂。
目前,工程進展順利,項目區孔氏鄉的土地上已遍栽核桃樹。站在該鄉的山頭上遠望,層層疊疊的梯田里站滿了鋪天蓋地的核桃苗。通過片區開發核桃扶貧項目,在幫助群眾在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的同時,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及早脫貧致富,同時也可改善空氣質量、減少水土流失,項目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