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果樹品種適地栽植(1)酸棗是抗旱抗瘠薄最好的樹種之一,凡是野生酸棗長勢旺盛的山坡、梯田、利用酸棗嫁接優質大棗發展棗樹生產。(2)頁巖山地具有一定厚度的風化緩坡梯田、溝谷適應板栗生產。(3)土層較厚的丘陵、梯田,栽植較為喜肥喜水的蘋果、桃、李子等樹種。
2、保水、抗旱山區旱地果樹水分供應主要來自自然降雨,有效保存水分才能達到抗旱的目的,具體做法是,利用坡地來水面積大,挖坑蓄水。即在雨季到來之前果樹上方,來水方向挖一深60-100厘米的彎月形深坑,長度與樹冠相等,取出的坑土在樹下方疊一弧形埂,土埂要求中間粗,兩邊細,踏實防止水滿埂毀。注意事項:一般經過雨季坑泥瘀滿,次年要重挖,隨著樹冠不斷擴大,蓄水坑和土埂應逐年外移。幼樹蓄水坑應適當淺些。
3、保墑(1)秸稈和灌木覆蓋。將樹盤整理成畦,畦埂高20-30厘米,用雜草、灌木或秸稈覆蓋再覆少量沙土,有良好的增溫保溫作用。(2)地膜覆蓋。果樹定植灌水后,以苗為中心,修一個80-100厘米鍋底坑,地膜覆蓋,用土埋好邊緣,在靠近樹干周圍將地膜打3-5個小孔,用土埋好即可。注意事項,雨量過大,雨后須揭膜中耕,防止土壤板結龜裂,高溫季節應適量覆土和雜草,防止溫度過高傷其淺層根系。(3)應用抗旱保水劑。以樹干為中心,挖深30厘米、寬40厘米、間距40-50厘米放射溝,外緣達樹冠外圍,用細土將保水劑拌勻施于溝內覆土,每株施保水劑30-50克,無水源條件雨季時施用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