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是一名飽受失眠痛苦的人,去看西醫,醫師說我是神經衰弱,幾經治療,癥狀未能解除。后我又轉去看中醫,中醫師給我開了些安神藥,也無效。再去,醫師給我挨了另一種安神藥,還是沒有效果。請問我該如何治療為好?另外,中醫師說我的肝膽很不好,肝胃不和,有較嚴重的胃病,平時我連水果都不敢吃,這和失眠之癥有無關聯呢?
浙江德清:符露
符讀者:
應該說中醫治療失眠是有很大的優勢的,但很多失眠患者在看中醫時,醫生大多是開些寧心安神之類的藥,如柏子養心丸、天王補心丹、酸棗仁湯等。事實上失眠并不像西醫認為的只是神經衰弱那么簡單,同時光靠中醫寧心安神的藥物療效是極有限的。在臨床上,更多見的是肝脾不和、膽胃不和引起的中焦不通而導致。患者常常伴有胃炎、半夜口干口渴口苦、尿多、耳鳴、眼睛干澀、膽怯易驚、怕冷也怕熱,好不容易睡著卻盡是做夢等癥狀。這就是因為肝膽功能失調,中焦不通,引起的上熱下寒之證。
中醫認為:正常人的身體上清(清涼之意)下溫,是無病的體質。而要上面清涼,下面溫暖,則要靠膽經的肅降功能,膽經在經絡系統中,屬陽經,屬木,以陽木而化為相火,此火下降則下焦才溫暖。如果膽經相火上逆,則上熱下寒,百病叢生。其中引起的膽胃不和,是胃炎發病的直接原因。
肝膽本互為表里,是患難兄弟。膽氣不降,也有肝氣不升的原因,肝為乙木,主風,性疏泄,肝經主升,如肝氣郁結或下陷或疏泄太過,也會帶來諸多疾病。俗話說,肝為百病之源。肝經的失調,同樣會導致上熱下寒的癥狀。
像您的情況,就是典型的肝膽問題引起的失眠,對因肝膽出現問題的失眠患者,治療以升肝降膽為主,兼顧補脾土,常常收到好的功效。特別是
用經絡進行調理,常常手到病除,很多患者往往治療一至二次就能睡上一個好覺。
如果失眠不是很嚴重,可以通過自我按摩調理就可以改善睡眠。可以針對肝經和膽經的穴位進行按摩,如敲大腿外側的膽經,按太沖、期門、風池、支溝、間使等穴,都能起到較好的疏肝和胃、升肝降膽的作用,有很快改善睡眠的作用。但如果失眠日久,病因復雜,則應找專業的經絡醫生調理。
“餓死癌細胞”不科學
呂大夫
編輯同志:
我有一位朋友患有癌癥,最近他拒絕進食一些營養品,因為這位朋友聽說腫瘤生長也需要營養,如果給予太多的營養,腫瘤會長得更快,故此他采取了“餓死癌細胞”的做法。請問這一做法可否科學呢?
江西遂川:南迪
南讀者:
目前有些腫瘤病人為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就不敢增加營養,錯誤地認為腫瘤生長也需要營養,如果給予太多的營養,腫瘤會長得更快。其實這樣的觀點是不全面的。營養與腫瘤有著密切的關系,營養攝入不足可使腫瘤病人出現營養不良,而營養攝入不均衡也可誘發腫瘤發生。研究表明,約有5%的癌癥患者在確診時已伴有營養不良,而死于癌癥的患者,其營養不良的發生率幾乎達到100%。
國外一份2918例癌癥統計資料表明,胃癌患者體重下降率占85%,肺癌患者體重下降率占61%;營養不良引發癌癥死亡者占90%,營養不良可使癌癥出現并發癥者占70%~80%。由此看來,癌癥患者的臨床營養狀態,是癌癥治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治療手段。
與普通饑餓所致的體重下降不同,癌性營養不良病人的機體組成變化不但有顯著的脂肪群丟失,還有大量的肌肉群和體細胞的丟失,同時伴有細胞內、外液、肌肉群、蛋白質群、骨和礦物質等多項機體組成成分不同程度的消耗。肌肉群的丟失會導致病人生活質量下降,機體功能障礙及生存時間縮短。因此,腫瘤病人予以正確的營養治療很重要,因為腫瘤細胞的代謝與正常機體細胞代謝不同,根據腫瘤細胞的代謝特點來調節營養成分的組成比例,使其既不能利于腫瘤生長又能給機體足夠的營養,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營養治療是目前最新的治療手段。治療主要是通過人為地改變其比例,造成體內某種特定物質過剩或缺乏,使其不利于腫瘤細胞的擴增,或提高腫瘤對抗腫瘤治療的敏感性,或減少其他治療的毒副反應。正確的營養治療不但可改善惡性腫瘤病人的營養狀態,還能起到治療腫瘤的作用。當前營養治療已經不再是以往治療手段的輔助,已經逐漸成為腫瘤臨床治療的一項重要的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