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里藏針”原意形容外貌和善而內(nèi)心歹毒;將其用做辯論技法,指的是在論辯中,由于特殊的語言環(huán)境,被動的一方把擊中對方要害的不能不說而又不能直說的話,以委婉和緩的方式表達(dá)出來,達(dá)到制服對方的目的。也就是說,用表面相當(dāng)溫和而實際帶有尖銳批評意思的話,對對方的謬論進(jìn)行反駁。這是一種十分機智而又具有策略性的辯論技法。如:
春節(jié)期間,火車上十分擁擠。一位年輕姑娘中途上車,見對面兩張座位上坐著三個年輕人,旁邊的座位空著,就走了過去問:“師傅,這兒沒人吧?”
對方說:“沒有。”
年輕姑娘于是放下東西,準(zhǔn)備就座。不料,其中一個男青年竟突然把腿放到了坐席上,姑娘一愣,問:“你這是為什么?”
“因為你不會說話。”
“那么,請問該怎么說?”
對方瞇起眼睛裝腔作勢地說:“看來你是井里的青蛙,沒見過多大的天。讓大哥告訴你,你得這樣說:‘大哥,這兒有人嗎?小妹我坐這可以嗎?’哈哈哈……”說完肆無忌憚地狂笑起來。
姑娘臉上一陣發(fā)燒,真想上去抓破他那張狂笑的臉。但轉(zhuǎn)念一想,不妥。有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你耍滑嘴,我難道沒有口才?
于是姑娘說:“聽你這一說,我確實沒有見過你們這種獨特的‘禮貌’方式。不過,你們既然見過世面,又有自己獨特的‘禮貌’方式,見了我,就應(yīng)該按照你們的‘禮貌’方式辦事才對。”
“你說怎么辦?”
“那還不容易?看見我來了,就該起身肅立,躬身致禮,說:‘大姐,這兒沒人,小弟請你賞臉,坐這可以嗎?’咳,可惜呀!你連自己的‘禮貌’信條都做不到,還想教訓(xùn)別人,真是土里的‘蚯蚓’——一點藍(lán)天都沒見過!”
姑娘的話,逗笑了周圍的乘客。只見那男青年的臉一陣白一陣紅,尷尬極了。他的一個同伴忙打圓場道:“快請小姐坐下吧,咱惹不起。”
那個耍小聰明的男青年忙說:“小姐請坐,為了獎賞你的口才,我決定把這整張坐席都獎給你。”
姑娘冷著臉說:“這是大家的列車,你無權(quán)把坐席獎給別人,我也決無霸占之意,一席之地,足矣!”說著,大大方方地坐了下來。
例子中的這位姑娘面對惡意的嬉戲,既沒有暴跳如雷,也沒有因被戲弄而羞赧結(jié)舌,而是采取了“綿里藏針”的方法挫敗了對方。
在辯論中使用“綿里藏針”的技法要注意以下三點:
其一,處變不驚,沉著應(yīng)付。辯論是唇槍舌劍的交鋒,被對方惡語攻擊,受到傷害,遭到侮辱,也是辯論中的尋常事。一個高明的辯論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心不跳,這是運用“綿里藏針”法的心理基礎(chǔ)。如例子中姑娘面對侮辱人格的戲弄,沒有大發(fā)雷霆,因為那樣既顯出自己無能,又正中了幾個無賴之徒的詭計。這位姑娘“制怒”后,找到了“綿里藏針”的良策,有力地回?fù)袅藢Ψ健?/p>
其二,以“綿”爭取聽眾,“綿里”不忘“藏針”。“綿里藏針”技法是指辯論時說話的語氣和態(tài)度比較和緩,而其中表達(dá)的內(nèi)容卻有比較強硬的成分。使用這種辯論技法時,學(xué)生要注意多用敬辭、委婉語等,以“綿”爭取人心,造成有利于己的論辯局勢,又要適當(dāng)使用反問句等,闡明自己的觀點,“綿里”不忘“藏針”。如例子中姑娘以表面委婉和緩而實際卻針鋒相對的言辭,有力地回?fù)袅四莻€無賴的男青年的挑釁,又爭取了周圍的乘客,造成了有利于自己的辯論局面,使對方感到了正義的威力,不得不有所收斂。
其三,“針”既要硬,又要扎得準(zhǔn)。使用“綿里藏針”辯論技法關(guān)鍵在于“針”不僅要硬,而且要真正扎中對方的要害,使其有所顧忌,便會知難而退。如例子中姑娘面對惡意戲弄,針尖對麥芒,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盡管語氣和態(tài)度比較和緩,但“綿里藏針”扎中了對方要害,使對方不敢小覷,只得打圓場,找臺階下。
總之,“綿里藏針”辯論技法的要義是“軟中帶硬,外柔內(nèi)剛”。它是辯論中的一種柔勝之術(shù),在許多特殊的辯論場合中有其獨特的作用。當(dāng)然,“綿里藏針”辯論技法與“以柔克剛”辯論技法在柔化辯辭的鋒芒方面有相通之處,但“以柔克剛”辯論技法重在以柔情教育感化強硬的對方;而“綿里藏針”辯論技法則重在外柔內(nèi)剛,柔中有剛,形式盡管委婉和緩,批評反駁謬誤卻是比較尖銳的,這兩種技法的區(qū)別還是比較明顯的。